中国政府网 | 国家体育总局 | 湖南省政府门户网站 无障碍浏览|

队校合作,助力“湘足梦想”

湖南省体育局 发布时间:2018-12-17 10:27:00 【字体:
  2018长沙市中学生校园足球联赛12月1日落幕,明达中学以3比1击败麓山国际实验学校,夺得初中男子组冠军。球队的小队员拥有“双重身份”——既是明达中学学生,也是湖南湘涛华莱U14梯队成员。他们的成长得益于“校园”与“俱乐部”的双重培养,为我省“校园足球”与“职业足球”后备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新的借鉴。
  学校绿茵场,有了一支“专业力量”
  看着孩子们夺冠,明达中学校长曹建新无不感慨:“当年的尝试,真的走对了。”
  得益于明德中学深厚的体育文化积淀,作为旗下一员的明达中学,一直在思考培育更好的体育氛围,就得更专业、更细致。
  2016年,湖南湘涛华莱俱乐部深化青训体系。在省体育局的支持下,湘涛青训U14梯队落户明达中学校园。
  中学校园来了一支专业足球力量,这在全省也是首例。2016年9月,首批入队的24名U14队员成为明达中学的学生,他们被分在同一个班级学习,既是同学,又是队友。
  “既然是专业力量,就要在‘专’字上做文章。”曹建新介绍,迎来湘涛梯队后,学校开启“竞技+文化”的专业路子。“术业有专攻”,合作双方各履其职,学校负责“搭平台”,俱乐部负责“技术输出”。
  据介绍,学校专门成立“体育总管班子”,除了提供孩子们训练、学习、生活的场地设施外,还从“班子力量”与“教学力量”两方面入手,既协调保障梯队的日常训练与生活,又搭建专业教学团队为孩子们集中授课,在文化、思想、后勤等方面保驾护航。
  另一方面,湘涛俱乐部青训部门提供专业的教练团队,专注保障球队的日常训练,负责队员资格注册、赛事参与等方面。
  梯队足球小将,在“双重培养”下成长
  踢球也要有文化,这是很多足球专业人士强调的。
  夺冠后,14岁的廖子扬又要开始“补课”了。今年,他还参加了全国青少年足球锦标赛、全国青少年足球超级联赛。回到课堂上,足球小将瞬间切换成“学霸模式”,在明达中学就读期间,他的最好成绩甚至排到明德中学旗下总排名的第39位。
  拥有梯队球员与初中学生的“双重身份”,廖子扬与队友享受着明达中学与湘涛梯队的“双重培养”。双方的分工协作很明确,训练时间“球员只需听教练的”,回到课堂则要绝对服从“老师教导”。
  除了“单独成班、集中教学”外,就连球队外出参加各类比赛,明达中学都会派出老师随队前往,利用比赛间隙集中给队员补习。
  常年与青训工作打交道的湘涛青训总监黄成观察到,目前我国大部分俱乐部梯队更关注队员个人能力与球队比赛成绩,而在训练、比赛之外,球员的文化水平容易被忽视,教练“心有余而力不足”。
  黄成很清楚,不是每个“练过足球”的孩子都有机会走上“职业道路”,倘若文化水平不高,未来出路将会变得非常狭窄,“学校提供‘知识支持’,极大解决了球员、家长的后顾之忧,这才是中国足球后备人才的发展方向。”
  自2018年起,中国足协对小球员的文化水平有了进一步要求。以全国青少年男子足球超级联赛为例,赛事已作出“参赛球员必须是文化课学习成绩考试合格,在当地校足办注册备案的具有正式学籍的全日制普通在校中学生”的明确规定。“这也预示着,校园将成为我国培养足球后备人才的基地。”黄成说。
  湖南足球“后备军”,将在校园成长
  在明达校园成长的足球小将,也承担着湖南足球的希望。为了征战2021年陕西全运会,湘涛明达U14梯队已被确定为湖南“全运班底”。
  看着这批孩子3年后将代表湖南征战全运会,曹建新憧憬着他们快速成长,为家乡争光,也为其他学生树立好榜样。他感觉身上的担子更重了,场地设施、住宿条件等硬件,需要进一步优化,“现有的那片足球场,已经快‘装不下’这些足球小子了。”曹建新笑了。
  曹建新心里始终绷着一条“红线”——如何平衡文化与训练。“肩负起备战全运会的任务,这给学校和俱乐部提出了新的挑战。”在他看来,想让“体教结合”的程度更紧密、成效更显著,学校与俱乐部之间的“磨合”永远是“进行时”。在校老师应充分理解孩子们的“球员身份”,在文化指导上循序渐进,主动成为他们文化学习上的“陪伴者”;俱乐部教练团队也要充分尊重学校的安排、管理、协调,协同学校监督球员的思想和文化素质的提升。
  “永远都在寻求一个平衡点,这是门学问,也是我们未来发展专业运动的源泉。”曹建新说。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队校合作,助力“湘足梦想”

10090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