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国家体育总局 | 湖南省政府门户网站 无障碍浏览|

湖南省立足实际探索青少年业训工作新路子

湖南省体育局 发布时间:2015-03-18 17:07:00 【字体:

  如何在投入少、设施差的情况下取得较快的突破和发展,湖南探索出了将有限的资金用在抓特色和强项上,特别是在探索体教结合新模式上下工夫,走出了一条具有湖南特色的青少年体育业余训练发展之路。
  2009年湖南开始实施强县、强校、强项、强人的“四强”工程。即在全省创建一批竞技体育后备人才重点县;在全省中学创建一批体育后备人才重点学校;在全省各市州体校创建一批省级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并确定一批业余训练重点苗子进行重点跟踪、观测。
  一是建立项目基地,全面提升竞技水平。省体育后备人才基地以项目为单位,在场地、器材、教练业绩、输送比例等各方面考核合格后,给予重点扶持和引导。目前全省共建立了30个以项目为单位的体育后备人才基地。每个基地每年给予15到20万元不等的训练经费,各市州同时配套投入相同数额资金。二是巩固源头,集中优势力量打造业训强县。目前全省已确定20个体育后备人才重点县。例如羽毛球已成为安化县的一张名片,先后走出了唐久红、龚智超、龚睿那、黄穗、田卿等27名羽毛球国手。三是强校+强人,提升后备人才数量和质量。目前创建了20所体育后备人才重点校,不仅给予资金扶持,还共享体育部门的各种资源,包括师资培训等。在“强人”方面,湖南推出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每年选拔一批优秀体育苗子进行重点培养,在比赛经费、伙食补贴,以及培训等各方面给予帮助和支持。
  在“四强”工程的带动下,目前湖南省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已经形成5个层次。其中,国家级基地和市州级体校发挥了省业余训练的龙头作用,省级后备人才基地发挥了核心作用,重点校发挥了基础作用,重点学校发挥了示范作用。
  积极探索体教结合特色道路。一是教育支持体育,省级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很多直接建在了中小学校里。常宁市、桂阳县等体校依托当地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组建游泳、田径、摔跤、举重等后备人才基地。基地建在学校内,日常训练和管理工作由学校具体负责;基地在当地中小学选拔的优秀苗子,享受择优生同等待遇;基地所需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教练均为专职教练,编制在学校,工资由财政统一发放。二是体育“反哺”教育,联合教学。体育部门的项目多元、教练专业,可帮助学校体育课开展更丰富的项目,还可以补充学校体育教师的不足,让学生接受更专业的指导。娄底体校与娄底一中开创了“项目进学校,教练进课堂”的体教结合新模式。

[SITESERVER_PAGE]

  坚持“一县一品”的体育发展战略,要求全省各市州县结合自身特色开展业余训练,不要贪大求全,不要铺摊子,而是突出重点,培养精品。目前湖南省20多个县的业余训练“一县一品”战略成效突出。如安化县的羽毛球,永顺县、芷江县的体操,江永县、桂阳县、古丈县的举重,资兴县、麻阳县的皮划艇、赛艇,宁乡、临湘的田径,衡阳的跳水,株洲的游泳等。
  建立青少年后备人才训练营。去年省运会结束后,尝试建立了青少年后备人才训练营,形成一个集选拔、训练、比赛、交流、培训为一体的综合训练平台。与一般集训不同,青少年训练营是将重点运动员苗子的集训与基层教练员的培训结合在一起,实现一举两得。青少年训练营主要聘请省内外专家进行基层教练员培训,组织部分项目不同年龄组的优秀运动员苗子集训,并进行素质测试和专项训练,提高运动技术水平。
  重拳打假营造健康训练环境。去年举办的省运会只打破一项省纪录,是近几届省运会打破省纪录最少的一次。对这一“低水平”,不但不失望,反而欣喜。因为这才是全省业余训练水平的真实反映,是省运会“打假”行动的成果。通过九种手段,在省运会开赛前实际查处1677人,占整个青少年组参赛人数的四分之一。省运会开赛后又取消了103名运动员参赛资格。可以说,十二届省运会是省体育史上一届真正“干干净净”的省运会。
  拓宽出路,解决后顾之忧。湖南各市州积极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23号文件精神和湖南省《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长沙市体操学校、怀化市体校、永州市体校等采取教体联办、就近入学的原则,解决运动员训与读的矛盾。各市州积极拓宽体育后备人才的出路,与高校签订联合办学协议;充分利用教育部门免费师范生政策;开办体育人才公益助学活动;实施《湖南省退役运动员安置办法》,加大政策性安置力度,拓宽入学深造渠道,大幅提高一次性经济补偿费,去年全省退役运动员的补偿费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400万元。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湖南省立足实际探索青少年业训工作新路子

1010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