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国家体育总局 | 湖南省政府门户网站 无障碍浏览 |

湖南省2000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

湖南省体育局 发布时间:2002-12-06 10:51 【字体:

 湖南省体育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规定和国家体育总局关于2000年开展首次全国性国民体质监测工作的指令,省体育局、省民政厅、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卫生厅、省农业厅、省科技厅、省统计局、省民委、省总工会等部门于2000年联合在全省14个市、州进行了首次全省国民体质监测。
  本次监测对象为3—69周岁的中国公民,按年龄分为幼儿(3—6周岁)、儿童青少年(学生)(7—19周岁)、成年人(20—59周岁)和老年人(60—69周岁)四个年龄段。各年龄段分为城、、乡两种人群,其中城市成年人又分为体力劳动者和非体力劳动者两类。本次监测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共获得有效样本54717人,其中幼儿12443人,成年人37536人,老年人4738人。有效数据1,600,000个(学生部分由教育厅监测)。
  本次监测的检测指标是从体质所涵盖的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方面确定的,既注重科学性和理论价值,又保证町操作性,连续性和可行性。
  本次体质监测工作完成了20世纪初我省国民体质状况基础数据的收集任务,为我省国民体质监测工作的科学性、系统化和规范化建设奠定了基础,建立了我省国民体质监测系统和数据库,掌握了我省国民体质现况和发展趋势,为长期动态观察我省国民体质状况,推动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和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计划提供了科学依据。现将本次监测结果公告如下:
  一、身体形态
  (一)基本情况:
  1、身高:所有人群在3—18岁期间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20—29岁期间呈稳定状态,我省成年男子身高均值为165.84厘米,女子为155.64厘米,不论男女,经济发达地区的成年人身高较高,显著地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则较矮,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此后,随着年龄增大呈缓慢降低趋势,45岁后降低趋势加快,60—69岁男性比均值低3.24厘米,女性低2.45厘米。湖南省成年男女的身高平均值,均矮子1997年进行的体质监测的18个省市自治区的均值。
  2、体重:所有人群从3岁起随年龄增长而增长。男性在35岁后趋于稳定,女性在40岁后趋于稳定,此后,男女均随着年龄增长呈降低趋势。我省成年男子体重均值为62.80千克,女子为53.7千克。按国家标准评价,湖南成年人与1997年全国平均水平相比,男子偏轻者比例较高,偏重者比例较低;而女子偏轻偏重者比例均较高。按工作种类分,男子偏重比例由高到低为城市非体力劳动者、城市体力劳动者、农民,而女子则与之相反。
[SITESERVER_PAGE]  3、围度(胸围,腰围、臀围):所有人群从3岁起随着年龄增大而增长,40岁前均显缓慢增长趋势,40岁后变化相对较小。从增长的幅度看,腰围的增长最大。湖南省成年人胸围均值男子为88.26厘米,女子为85.12厘米;腰围均值男子为80.59厘米,女子为74.85厘米;臀围男子为92.46厘米,女子为90.69厘米。
  综上所述,我省国民身体形态各项指标随着年龄增长呈现出增长、稳定和降低过程,但各项指标数据发生变化的时间和幅度不同。
  (二)、特点:
  1、城乡差异
  所有年龄段城市人群的身高、体重和围度均明显大于同龄农村人群,城市幼儿与农村幼儿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特别是在形态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经济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幼儿差异不明显,有些方面甚至优于发达地区。
  2、地域差异
  从身高与体重的比例关系看(克托莱指数),我省男子方面要显著地小于全国平均值,与邻近靠南的广东省相比,除36—40岁年龄组明显大于广东组。湖南和广东无明显差异;而与邻近靠北的湖北相比,30岁前无显著差异,30岁后均显著地低于湖北。女子方面,除与广东无明显差异外,我省均低于全国平均值。也就是说我省成年人与全国水平比,显得比较单瘦。此外,从分析中发现。长沙、衡阳成年人身高较高,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而自治州较矮,低于全首平均水平。长沙、自治州的腰臀比要显著大于全省平均值,而株洲、衡阳的则明显小于省平均值,腰臀比值差异明显。
  二、身体机能
  (一)基本状况
  1、安静脉搏:所有人群从3岁起随着年龄增大而降低,19岁后趋于稳定,20岁后保持在76次/分左右。男子均值为76.3次/分,女子为76.0次/次。
  2、血压(收缩压和舒张压):所有人群从7岁起随年龄增大呈上升趋势,20—39岁期间趋于稳定,男子收缩压为117.7毫米汞柱,女子为113.2毫米汞柱;男子舒张压为78.3毫米汞柱,女子为74.6毫米汞柱,40岁后随年龄增长呈较快上升趋势。我省人群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高于国家监测均值。
  3、肺活量:我省各年龄段成年人指标明显大于全国均值,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差异逐步变小;对我省不同工作种类人群的样本分析,男子方面,从大到小依次为:农民、城市体力劳动者,城市非体力劳动者,而女子则与之相反。
[SITESERVER_PAGE]  4、心血管机能:反映人体进行有氧运动的能力。我省成年男女各年龄段的心血管机能均显著地大于97年全国均值,我省的特征是,年龄越大优良率越高,年龄越小不合格率越高。说明我省年轻人,特别是男子有氧能力低下。
  (二)特点:
  我省各年龄段成年人心肺功能指数明显大于1997年全国体质监测的平均值。但不容乐观的是,心肺功能评定的优良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步下降,不合格率则表现为成年人中,年龄愈小其不合格率愈高,在18—25岁男子中不合格率高达32.8%,说明我省青少年严重缺乏体育锻炼。
  对于不同工作种类的成年人,心肺功能优良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农民、城市体力劳动者,城市非体力劳动者,其中农民高出城市居民的10个百分点以上。
  三、身体素质
  (一)基本状况;除握力、背力两次指标外,我省成年人各项身体素质指标水平均随年龄增大而下降,25岁后各项身体素质指标水平开始快速下降,比全国监测结论认为的身体素质指标水平开始快速下降的年龄40岁要早。
  20—34岁期间,反映肌力的握力和背力达到最大值,随年龄增大变化幅度不大,35岁后肌力随年龄增大呈下降趋势。爆发力、柔韧性和平衡能力没有最大的保值期,从20岁起随着年龄增大呈降低趋势,其中柔韧性和平衡能力下降趋势显著。
  (二)工作种类特征:不同工作种类湖南省成年人身体素质指标水平有较大的差异。
  男子方面,农民在反应力量的握力/体重、背力/体重与反映柔韧性的坐位体前屈项目优于城市体力劳动者、城市非体力劳动者;其他反映肌肉力量、身体灵活性、平衡能力、神经系统衰退水平方面的素质指标城市非体力劳动者与城市体力劳动均明显优于农民。
  女子方面,农民在反映力量的握力/体重、背力/体重项目优于城市体力劳动者、城市非体力劳动者;在反映柔韧性的坐位体前屈项目上与城市体力劳动者与非体力劳动者无明显差异;其他反映肌肉力量、身体灵活性、平衡能力、神经系统机能水平的素质指标城市非体力劳动者与城市劳动均明显优于农民。
[SITESERVER_PAGE]  综上所述:我省与全国水平相比,成年人形态矮小,但体脂率较高,机能指标与素质指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我省农民男子身体形态相对细瘦矮小,身体机能方面,有较好的心肺功能,灵敏性素质较差,农民女子,身体形态相对粗壮矮小,身体机能方面,心血管机能较好,肺活量较差,灵敏性素质差。城市非体力劳动者,男子身体形态相对高大粗壮,体脂率较高,腹部脂肪积累较多,身体机能方面,心肺功能较差,身体素质较好。城市非体力劳动者,女子身体形态相对较为细瘦,身体机能方面,心血管机能一般,肺活量较好,身体素质好。城市体力劳动者介于农民与城市非体力者之间。
  与97年全国体质调研资料相比,我省幼儿生长发育在全国处于中上水平,运动能力方面却存在着差异,缺乏有效的体育锻炼,形态发育虽好,但能力上差距较大。城市幼儿与农村幼儿存在一定差异,特别是形态方面差距较大。我省老年人身体形态良好,身体机能和素质女性整体水平比男性强。
  我省每周参加1次以上体育锻炼者的比例远低于97年国家体质监测中每周3次的比例,特别是30—45岁男子,25一30岁的女子参加体育锻炼的比例最少。工作忙、无兴趣、家务事多是不参加锻炼的主要原因。在体育锻炼的项目上,男子喜欢跑步、长走,球类,女子喜欢爱好跑步、健美操、舞蹈,长走。锻炼的主要场所是公园和体育场馆。
  四、建议
  1、充分运用各种宣传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健身知识的普及和锻炼方法的指导,提高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目的。
  2、针对农村人口身体素质差的特点,要大力开展以提高身体素质的健身舞蹈、武术、小球等易于开展、带趣味性的社会/社区的体育活动,提高农民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比例。
  3、大力开展城市单位间的大众体育竞赛活动,以提高城市工作者30—45岁年龄殴人群参加体育锻炼者的比例。在运动项目方面,针对城市人口台阶指数指标较差的特点,重点开展健身操、长跑、长距离游泳等有氧运动项目,提高城市人的心血管机能。
  4、每年进行一次体质检测,让群众充分了解自己的体质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健身锻炼。
  5、将国民体质监测指标纳入社会统计指标,逐步将国民体质测定标准作为招收和录用国家工作人员的标准,将党政机关工作人员的体质检测结果纳入年终考核范畴。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湖南省2000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

10097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