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师资培训班
1.体操研究所。清光绪三十年(1904)初,湖南省抚宪衙门学务处指定“武备学堂”兼办体操研究所(即体操学堂),以游击衙门箭道为场地,招收一年制正科生200人,半年制附设速成科100人,全为男生。办学不到一年即停办,这是湖南第一所公办体育学校。
2.短期体育师资培训学校。辛亥革命前后,一批留学日本攻读体育的湘籍学生回省,在长沙市创办。
宣统三年(1911),吴孔铎、王经武等创办体育社于贾公祠,次年民国成立,人员星散,即停办。民国元年(1912)12月,由湖南省体育研究会发起,创办一所体操学校于雷祖殿,聘留日学生江西人王公诚任教。民国2年,周召南开办湖南第一体育学校于坡子街,后迁织机街,招收学生120人。同年,吴作霖创办湖南第二体育学校于席公祠,王公诚办精武体育学校于通泰街,杨兰阶办尚武体育学校,常德绅士君镜开办体育学校于常德。这些体育学校,虽因经费困难,条件差,大多只办得一年半载,但也培养出一批体育教师。
3.周南女子中学音体科。民国4年(1915)春,周南女子中学师范部开办一年制女子音体专修科一班,毕业16人,为湖南办女子体育专修科之先河。
4.高等师范学校体育科。民国5年(1916)湖南高等师范学校设置二年制体育科,校址在今湖南大学内,招收男学生40人,办至毕业,未续招。
5.岳云中学体育科。民国11年(1922)秋,岳云创办二年制体育专修科,先后招收学生两届,共40多人。
6.复初中学体育科。民国15年(1926),在曾福盛主持下,设二年制体育专修科,招收学生20余人,因“马日事变”,一年即停办。
[SITESERVER_PAGE] 7.湖南省立一中艺体科。民国17年(1928),省立一中在师范部设二年制艺术体育科。招收学生30余人,因缺乏师资,一年后即停办。
8.日新女子美术学校图音体速成科。民国18年(1929),日新女校创办图、音、体速成科,先后招收女生两班,共40余人毕业。
9.第一师范音体科。民国26年(1937),校长陈奎生创办三年制音体班,招收学生40人,毕业后,多在省内任中、小学体育教师。
10.师范学校体育选修科。民国33—37年(1944—1948),湖南先后有7所省立师范学校设体育选修科,共有374人参加选修,培养了一批小学体育教师。
(二)在职教师学习班
民国元年(1912)6月至8月,湖南省教育会借长郡中学主办湖南第一次体育研究会,有中、小学体育教师73人参加学习。次年又办第二次体育研究会,有80多人参加。同年暑期,长沙基督教青年会体育干事挪威人夏义可主办体育教师短期训练班,讲授田径、球类、器械体操等课程。民国6—7年,青年会又连续主办暑期体育教师短训班两次,每次都有中、小学体育教师数十人参加学习。民国13年(1924)7月,省教育会主办暑期体育学校,由陈奎生等任教,有中、小学体育教师100多人参加学习。民国14年(1925)暑期,由彭泽沛、陈奎生等举办女子体育研究会,全省有女体育教师30余人参加学习。同年8月,湖南金工厂厂长李待琛,热心提倡体育,邀请黄醒、陈奎生等在长沙便河举办“乙丑游泳讲习会”。招收中、小学体育教师及游泳爱好者参加学习。民国17年(1928)秋,黄凤歧、彭泽沛等以长沙励志体育会名义,邀集中、小学体育教师每周星期日轮流到各学校进行体育教材的练习和研讨,名曰星期讲习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湖南省人民政府文教部门,特别重视在职体育教师的培训。自1952年至1983年,省教育厅、省体委先后举办全省性短期中、小学体育教师学习班和培训班共14次,参加学习的达2638人次。简要情况见下表:湖南省1952年至1983年体育师资短期培训班情况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