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国家体育总局 | 湖南省政府门户网站 无障碍浏览 |

孔雀西飞——记“新中国体育开拓者奖”获得者杨迪

湖南省体育局 发布时间:2005-02-22 00:50 【字体:

  2002年农历正月初七,吉首潮州大酒店,“祝您生日快乐”的乐曲声中,一群中年汉子齐齐举杯,向一位白发老人衷心祝福。
  这位老寿星就是杨迪。那天,是往日的学生们在为他庆贺80寿诞。自古孔雀东南飞,杨迪,却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初那极为艰难的岁月里,飞到湖南西部来的一只孔雀。先是在保靖民中,后调入湘西自治州体校,他为湘西体育事业的进步与发展,献出了自己的毕生精力。42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如今,老人已是桃李满天下,奖牌等身齐了。
  穿土布鞋的战胜穿洋钉鞋的
  杨迪是湖南长沙人,从小喜爱运动。小时候读的是私塾,没有体育课,就和小伙伴们以比试跳高摸树枝为乐。1941年,他18岁,还在抗战时期的省立联中读书。当时的湖南省第15届运动会在耒阳县金盆塘举行。全省以10个行政督察区为参赛单位,分学生组、公开组,有近千名运动员参加。杨迪作为一区代表队运动员,参加学生组100米短跑和急行跳远两个项目的角逐。
  抗战时期草创的省立联中,上课勉强正常,生活则仅及温饱,当然也就没有什么运动场地、训练器械、人员装备。杨迪是穿着一双母亲手工做的布鞋出现在运动场上的,个子又很矮小,要不是背上贴着号码,根本不像一个参赛选手。参加100米短跑的其他运动员,个个身材高大,穿洋钉鞋,样子非常神气,哪里把杨迪放在眼里。有位运动员还好心地走过来劝杨迪自动退出比赛算了,免得在场上出丑难堪。杨迪默不作声,心想等一会儿看家伙。
  发令枪响,杨迪似离弦之箭,到达终点时,已把对手甩下10多米,成绩为12秒3,达到了当时省田径运动的最好成绩。这时,那位劝他退出比赛的运动员不禁满脸愧色,低头离去。
  打那以后,杨迪又参加过省第16、17届运动会,还入选省队,参加了1948年5月在上海举行的旧中国第7届运动会,夺得一枚又一枚奖牌,为学校、为湖南争得了荣誉。
[SITESERVER_PAGE]  草鞋队叫板球鞋队
  1948年7月,杨迪从省国立师范学院(即现湖南师范大学的前身)体育科毕业,去设在茶陵县的省立二中任体育教师。1949年湘西解放之时,急需各方面人才支援。杨迪响应政府号召,1950年7月随西进大军来到湘西,决心为湘西的体育事业建功立业。杨迪被分配到省立八中(现保靖县民族中学前身)任体育教师。想不到他在那里一干就是30年,直到1980年因工作需要才调到湘西自治州体校。
  回忆起在保靖的30年,杨迪老师不禁感慨万千。初进保靖中学,那里根本没有什么体育设施。好在学校就在酉水河边,沙滩平坦宽阔,正好当作体育场,跳高跳远跑步操练,老师教得认认真真,学生也学得有滋有味。一到学校要开运动会了,那就只能到离学校不远的公路上举行。那时湘西汽车极少,不要担心影响交通。不过,无论条件如何简陋,总算让大山深处的湘西学生开始接触一些新的东西,逐渐懂得“体育”二字的含意。
  1952年8月,湘西苗族自治区成立(1957年才改为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953年2月,自治区首届运动会在自治区首府吉首举行。保靖县代表队以保中学生为主体,参加田径、游泳、篮球等项目的比赛,杨迪担任指导。在那届运动会上,保靖队在田径项目中占尽优势,女子篮球队夺得冠军。因而,杨迪和几位学生同时入选区代表队,参加同年8月在长沙举行的湖南省体育运动大会。
  杨迪担任自治区男子篮球队队长。当时的几位男篮运动员,除中锋“何高子”(广东人,其名已记不清)有1.83米外,从吉首选拔的几名,罗学超、周德旭、周德强,都只有1米7多一点,而担任核心后卫的杨迪,则不过1.65米,在身高上是占不到优势的。但他们也有自己的特点,一是速度快得出奇,二是投篮准得出奇,一路过关斩将,杀进决赛。
  男篮决赛在湘西自治区代表队和长沙市代表队之间进行。长沙队个个身高体壮,服装鲜亮,球鞋齐整,气势咄咄逼人。自治区队则是身着苗家土布背心,脚上一色水草鞋,人员参差不齐,但也显得精神抖擞。一时场上你来我往,比分交替上升,上半场打成平局。
[SITESERVER_PAGE]  下半场再战,长沙队有些心急,拼命想把湘西队甩掉。但湘西队死打硬拼,死死咬住不放。眼看只剩下最后1分钟,场上比分仍然不相上下。这时一声哨响,湘西队中锋5次犯规下场,杨迪也已犯规4次,不敢再轻举妄动。在缺少主力上阵的情况下,湘西队最后以一球之差落败,但湘西来的“矮子草鞋队”却为广大观众交口称赞。
  他为湘西培育了好多个“第一”
  杨迪球技出色,运动会结束后,几位老同学找到他,提出让他留在长沙工作,不要回湘西了。杨迪的回答是:“湘西的条件虽然艰苦,但民风好,学风好,我只去了短短三年,就发现了很多体育人才。在那里我有用武之地,还是在那里继续干下去吧!”杨迪婉言谢绝了同学们的好意,回到了湘西。
  不久,省里来了一个调训通知,杨迪入选省男子篮球队,参加中南区运动会。运动会一结束,杨迪又回湘西来了。他是铁了心要在湘西干一辈子。
  上个世纪50年代的湘西,有大学文化的人可谓凤毛麟角。可是,杨迪这位大知识分子,却能全心全意地热爱湘西,勤奋工作,不断为湘西争得荣誉,赢得了领导和同志们的信任和敬重。自治区政府曾专门安排了一次汇报会,请他介绍勤学苦练体育技巧,为湘西为湖南赛场拼搏,安心湘西工作为教育事业献身的种种情况。这只西飞的孔雀,就这样在湘西扎了根。
  要把杨迪老师几十年的教学生涯一一叙述出来,那是不可能的。课堂教学一丝不苟,课余训练兢兢业业,师高弟子强,名师出高徒,杨老师的学生中,涌现出了一大批体育运动的精兵强将:
  唐运菊,傅家琼,是湘西第一批入选省队参加全国性赛事的运动员。她们作为湖南省代表队运动员参加了在青岛举行的全国田径运动会。
  杨锦明,杨晓明,为自治州首次夺得全省中学生田径赛800米跑、跨栏2枚金牌。
  蒋远福,王及弟,张高鑫,分别考入武汉体院和山东体院,后来均成为著名体育教授。
  周名熙,在湖南省第1届运动会上夺得男子田径十项全能冠军;向东升,在湖南省第3届运动会上夺得男子田径十项全能冠军;董官清,在湖南省第5届、第6届运动会上夺得800米、1500米、3000米跑的5块金牌,是湘西在省级大赛中夺取金牌最多的运动员,后被北京体院破格录取,并入选国家队参加国际田坛大赛,又是湘西第一个取得出国比赛资格的田径选手。
[SITESERVER_PAGE]  晚年余热
  1986年,杨迪老师从自治州体育场退休,但仍然在为湘西的全民健身活动发挥着光和热。他曾作为自治州老年乒乓球队员参加湖南省第2届老年人运动会,曾作为湖南省老年登山队员攀登过泰山。更难得的,对上门求教的篮球爱好者和青年学生,他仍然是一名好教练、好老师,不厌其烦地指点,不厌其烦地示范。一位名叫彭金香的女孩子,先是被湖南省队招去,后又转会广东,成为一代女子篮球名将,课余时间,就曾长时间接受杨老的精心辅导。
  杨老的家庭,在杨老的影响下,也成了名副其实的“体育之家”。大儿子曾是保靖县男子篮球队主力;二女儿在长沙市体育局工作;三女儿任职州农校,也曾是州乒乓球队的运动员。就连他的老伴谭老师,自打嫁给杨老,也成了体育爱好者,一有重大体育比赛,她是非看不可,有时还会拿起乒乓球拍与孙子们打上几板。1993年吉首市组织家庭运动会,杨老以70高龄带领儿孙参战,还在篮球赛中打进了前6名呢。
                                     (作者:李元浓 秦可国)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孔雀西飞——记“新中国体育开拓者奖”获得者杨迪

10096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