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人为本 推进群体工作(节选)
一、把开展群体活动作为推进群体工作的立足之本
群体工作的核心任务是推进全民健身,全民健身需要有丰富多彩的群体活动来示范、影响和带动。近几年,我们坚持把大办活动、办大活动作为群体工作的立足点,以“政府引导、部门指导、社会赞助、协会主办、群众参与”为工作方针,以“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为主题,每年组织开展各类大型群体活动赛事10多次。一是立足全局打造市级群体活动品牌。四年一届的全市体育运动会、老年人体育运动会已办多届,近几年,力求体现时尚特点和适应健身需求,创新项目,改革参赛办法,规模更大,影响更大,使两个运动会成为全市群体活动的“王牌”。同时,根据全民健身新特点,狠抓领导机关和城市社区这两头,首创了两年一届的市直机关运动会和社区(小区)运动会,机关运动会起到了领导带头、机关示范的积极作用,小区运动会把健身、娱乐、交友融于一体,促进了和谐社区建设。此外,由市里组织主办的还有一年一届的市城区万人迎春长跑、全市男子篮球甲级联赛、全市乒乓球比赛和全市全民健身展示月活动,形成赛制,常年坚持,影响很大,干部群众热情高涨。二是立足传统打造县域群体活动品牌。汉寿龙舟、安乡排球和乒乓球、武陵农民排球,安乡、临澧、鼎城的舞龙舞狮,桃源、津市、石门、澧县的乒乓球等,均在当地形成了规模,形成了特色。滨临西洞庭湖区的汉寿县大力发展龙舟运动,湖区乡镇村村有龙舟,全县现有龙舟89条,年年自发组织龙舟比赛,2006年被省里授予“湖南传统龙舟之乡”,去年在全国第三届传统龙舟赛上夺得冠军。安乡举全县之力创建乒乓球之乡,创建任务写进县委、县政府的工作报告,列入十一五发展规划工作目标,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县委书记担任组长,新建了乒乓球馆,全县各行政企事业单位和乡村组织都投放安装乒乓球桌等设施,各级比赛如火如荼,每年参与乒乓球运动人数达28万人,占全县总人数的50%以上。三是立足时尚打造俱乐部运动品牌。近两年,全市新建网球场14个,高尔夫练习场2个,创办健身健美、健身舞蹈、瑜珈、跆拳道等新型时尚运动俱乐部26个。四是立足宣传常德承办国际国内品牌赛事。先后承办了中美篮球表演对抗赛、泛洞庭湖龙舟争霸赛、“湖南屋脊漂洞庭”国际漂流赛暨峡谷动力伞飞行赛、湖南省旅游节汉寿分会场民间龙舟赛、“迎奥五环潇湘行·走进橘乡石门”常德站系列活动、蒙牛《城市之间》全国100城市全民健身展示比赛和湖南省第四届农民运动会等,积极组队参加全省各类大型群体赛事活动。
[SITESERVER_PAGE] 二、把建设体育设施作为推进群体工作的发展之本
体育基础设施是推动全民健身的根本保障。我们坚持“活动与建设并举,重在建设”的工作方针,以“便民、利民、惠民”为目标,全面加快群众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全市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出现历史性的跨越。第一,实施“体育设施进社区工程”和“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近三年,市政府投入1000万元对市城区60个社区、四大公园和公共绿地、休闲广场游园科学规划和配套安装了1700多件(套)健身器材,新建健身场地5个。去年,制定了市城区社区(小区)体育健身设施三年总体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市政府决定每年从财政拿出3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社区体育健身设施的规划建设,并要求城区“四区”政府配套建设经费,由体育、财政、规划部门负责指导和督促落实。同时,按照省市要求,全市完成了104个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规划建设任务。第二,加强公益体育场馆建设。市本级投入1450万元,将市体校建设成为省级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市体育中心升级改造成国家级全民健身中心。近一两年来,全市新建了鼎城区江南体育休闲广场、安乡乒乓球馆、石门综合体育馆、汉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等体育场馆设施。津市体育公园正在抓紧建设,澧县体育中心、柳叶湖体育生态公园、德山全民健身中心正在规划申报之中。第三,加快健身路径建设。近三年,全市通过上级支持、政府扶持、部门单位兴建、体彩公益金捐建、社会捐赠等多种途径与形式,兴建全民健身路径108条,健身路径成为方便广大市民开展健身的最佳场所。
三、把完善服务体系作为推进群体工作的力量之本
我们以构建政府、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多元化全民健身服务体系为目标,不断建立完善群众体育组织网络体系。一是强化党委政府领导。市委、市政府每年召开一次全市体育工作会议,动员部署体育工作;市政府每年召开1次以上的专题办公会,研究体育工作;多次及时召开市长办公会解决具体困难和问题;市委还把体育设施建设和开展体育活动纳入单位、社区文明创建的考核指标;市四大家分管领导亲自出席各类大型群体活动,直接参与。二是建立完善基层单位体育工作管理体系。目前,全市乡镇(街道)、村(居委会)均设立了文体工作站,配备了体育专兼职人员,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均明确了专人分管体育工作,确保全市基层单位群众体育工作有人管、有人抓,成为群体工作的中坚力量。三是创造条件组建单项体育协会等社会服务组织。全市已组建单项体育协会76个,设立社会健身站点112个,发展各类体育俱乐部58个,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会组织更是把体育活动作为工会活动的主体,参加市里组织的大型活动,不讲价钱,舍得花钱,主动提供赞助。四是加强培训扩充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目前全市社会体育指导员1028人,其中国家级8人、一级101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已成为推进群体工作的骨干力量。五是建立群体活动社会舆论宣传员队伍。一方面,市县体育局明确干部专司体育宣传工作,另一方面,与市县两级新闻单位合作,建立媒体宣传骨干队伍,市内主要媒体都明确专人负责体育宣传报道。《常德日报》刊出《体育专版》,常德电台开通了“体育行风热线”等体育专栏、专题。
常德市体育局局长 燕为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