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国家体育总局 | 湖南省政府门户网站 无障碍浏览 |

象棋、围棋

湖南省体育局 发布时间:2001-11-01 15:55 【字体:

  湖南的棋类活动历史悠久。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六博”用具,虽不等于现代的中国象棋(以下简称象棋),但为象棋的滥觞则无疑。《楚辞·招魂》中记载:“蓖蔽象棋,有六簿些。”清代道光年间成书的《宝庆府志》载:“棋盘岩在宝庆府城南五里,相传武侯曼兵著棋于此。有石盘,广六尺,其痕尚存。”说诸葛亮曼兵著棋,暂无考证,但古湘中一带人们石刻棋盘以对弈,其俗至今。
  根据史书记载,象棋基本定型于宋代,明、清时期已普及到寻常人家。民国时期,长沙基督教青年会设立象棋室,并从民国14年(1925)起,每年举行一次象棋赛。当时,长沙的象棋活动地点还有火宫殿与又一村,象棋选手有柳相贤等。自民国24年(1935)起,长沙开始举办全市范围的象棋比赛。当年10月28日《国民日报》报道,长沙市民众教育馆与市象棋研究会于10月27日举行首次象棋比赛,30余人参加,李载谋获冠军,田季纯、张国俊分获亚军、殿军。此后全市每年举行一次象棋赛。澧县、临澧、石门、保靖以及律市、常德等地,象棋活动在民国时期亦较普及,并涌现出王文宣、刘裕双、李广兴、黄祖逢、王泽浩、李远活等一批棋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湖南象棋活动仍处于民间自发开展阶段。以长沙为例,在长沙街头有经营象核对局的茶社,有摆摊设点的“江湖排局”。长沙第一棋手柳相贤就在又一村摆棋卖茶,并常去北正街口郭姓老头的烟酒店摆设象棋擂台,店门高挂“象棋访友,胜者白于四两、卤味一盘;负者练兵一周再战”的字样,前来对局者虽多,却无能胜者。1950年中秋节后,南门口白马巷周适龄来店与柳相贤对弈,周连胜两局,加赛一局为和棋,自此以后,长沙象棋界流传着“南周北柳”的佳话。1956年国家体委将象棋列为竞赛项目后,湖南象棋进入有组织地发展阶段。全省各级体育部门和工会把组织群众开展象棋活动作为群众体育工作一项重要内容,且经常举办竞赛活动。1959—1986年,湖南举行过10次全省象棋赛(含一、四、六届省运会象棋赛)。长沙市代表队7次获团体冠军,衡阳市、株洲市、常德地区各获1次团体冠军。获男子个人冠军的有长沙市李定一、马友共、黄志辉,株洲市罗忠才,衡阳市王定军,湘潭市唐小毛,津市万福初;邵阳市的颜金玉4次获女子个人冠军。
  1980年,湖南省棋类协会成立后,省辖6市及大部分县(市)相继成立棋类协会,象棋活动在全省城乡更加普及,有了更为广阔的活动阵地。工厂、农村、机关、学校一般都有棋类活动室,各层次象棋比赛更加频繁:其中有体育部门、棋类协会举办的,还有城镇个体户、农村专业户举办的。
  与全国相比,湖南象棋棋艺水平不高。1956—1987年,湖南象棋选手先后参加过12届全国象棋个人赛(其中女子3届),13届全国象棋团体赛(其中女子6届),个人与团体成绩均徘徊在第20名左右。80年代,李正田、罗忠才曾在全国性象棋赛中获第19名,为湖南历来获全国个人赛的最好名次。
[SITESERVER_PAGE]  二、围棋
  湖南之有围棋当在汉代之前。1976年长沙咸嘉湖唐墓出土的“青瓷围棋盘”,以及湘阴唐墓出土的围棋盘,皆为中国古老的围棋盘。前者为14道棋局,后者为15道棋局,均有别于汉代就己使用的19道棋局。唐代刘禹锡在任朗州(今桃源县以东沉江流域)司马时,写了一首《观棋歌送师西游》的诗:“长沙男子东林师……行尽三湘不逢敌……雁行布阵众未晓,虎穴得子人皆惊。”这说明唐代长沙地区就有棋艺高超的围棋手。此后各历史时期,湖南的围棋一般是在亲友、棋友家对弈,并无公共围棋活动场所。喜好围棋的人多限于文人学子及军政人员。如清代道光年问的长沙贡生姜柏梅,人称全国第二围棋高手;曾国藩、左宗棠以及辛亥革命领导者之一的黄兴均爱好围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湖南围棋仍仅限于小范围内的对局,发展缓慢。1956年国家体委把围棋列为体育项目后,湖南的围棋在各级体委的重视和当时著名围棋手郑定远、张名世等的推动下,才逐步向群众普及。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前期,长沙市有4个公共围棋活动场所:即市政协围棋研究组、基督教青年会围棋室、县府坪史姓茶馆和蔡鍔北路四海春茶楼。在“文化大革命”中,学校停课“闹革命”一部分学生学习围棋消遣。70年代初,长沙、株洲、湘潭、衡阳、津市等地的一批中学生棋手服颖而出,棋艺提高很快。长沙的梁鹤年、陆军、杨云杰等成为中学生围棋手的代表。
  80年代,围棋活动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其特点有三:第一,爱好围棋的人成倍增加,公共围棋活动场所越来越多。1974年长沙市举办的首次职工围棋赛,报名参赛者仅110人,而1987年举办的第二届“九星杯”围棋个人赛,报名参赛者1353人。到1988年6月止,长沙市有14家棋室,公共围棋活动场所比60年代增加近3倍。衡阳市以冶金机械厂和建湘柴油机厂,株洲市以南方动力机械公司等大企业为重点,开展群众性围棋活动显得很活跃。湘潭、岳阳等市以及怀化地区的围棋活动发展也很快。在全省围棋活动逐步普及的基础上,省围棋队于1986年正式组建,六段棋手梁鹤年任主教练兼运动员。第二,少年儿童棋手迅速成长。1982年,长沙市创办全省第一个少年儿童围棋训练班。接着,长郡中学、长沙客车厂子弟学校、“白龙”围棋俱乐部、青少年宫等单位,先后开办了少儿围棋训练班或青少年业余棋校。到1988年5月止,上述各单位共培训围棋新苗800多人,其中出现一些尖子运动员,如长沙市的吴新宇入选省围棋队后,1987年(13岁)升二段。同年7月,他在天津获全国少年围棋冠军,成为湖南省首次在全国夺魁的棋手。入选省队的衡阳市罗洗河,1987年(10岁)在“蜂花杯”国际棋童邀请赛中获“国际儿童围棋王”称号。第三,社会办围棋己成时尚。长沙的“白龙”围棋俱乐部、九星围棋社、天元棋社,衡阳的南岳棋院、古樟楼围棋馆,怀化的棋牌楼等等,均系大企业或私人所创办。长沙建筑涂料厂不仅出资兴建可供80人对局的“白龙”围棋俱乐部,而且出资承办1985年全省围棋选拔赛,并资助湖南省围棋队参加1985、1986、1987年3届全国比赛的经费。长沙卷烟厂、衡阳建湘柴油机厂等10多家企业也集资承办过省、市围棋赛。
  省内各地的围棋棋艺水平首推长沙,次为衡阳。1978—1986年,湖南共举行8次全省围棋赛(其中3次有女队参赛),长沙男队获6次团体冠军,女队获2次团体冠军;衡阳男队获2次团体。冠军,女队获1次团体冠军。与全国比,湖南的围棋水平居中下游。1981—1988年,湖南省组队参加了7届全国围棋团体赛,男女队名次均徘徊在14—20名之间。1988年5月在杭州举行全国围棋团体赛,湖南由梁鹤年、吴新宇、姜志强、罗洗河组成的男队,虽以7胜2平2负的成绩晋升为甲级队,但总名次仍排全国第15名。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象棋、围棋

10093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