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湘江机器厂几位劳模锻炼身体的事迹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健康的体魄,想大干干不了,心有余而力不足。”这是湘江机器厂几位劳动模范的共同体会。这里向读者介绍他们是怎样坚持锻炼身体、为四化做贡献的。
拚命大嫂彭祝玲
在湘江机器厂,被人们称为拼命大嫂的彭祝玲,今年已44岁了,仍然坚持站机床,一年干几年的活。从1976年开始的近7年中,她已干了25年的工作量,被授予湖南省劳动模范和全国“三八”红旗手的光荣称号。可是在以前,她想干也干不了,因为身体不行啊!1963年她患了肝炎,后又因支气管扩张吐血闹了4年病。1973年,厂里号召向李临庄学习,为革命锻炼身体。彭祝玲同大伙一起跑步、爬山,坚持几年后.她身体果然强壮了。于是,她大胆提出与李临庄开展对手赛,每天清晨跑步不懈,一年四季大干不止。当我们问她时,她深有感触地说:“幸亏有好的身体支持着我,不然意志再坚强,想完成生产任务也是空话一句。我要是提前十年开始锻炼身体就好了。”
老守门员陈和恒
陈和恒不仅是个革新迷,而且还是个足球迷。1975年从西安航空学院毕业分配到湘江机器厂后,一直是厂足球队的守门员。1980年8月,厂足球队参加全市足球比赛,陈和恒正好奉命要去国外接受一部机床。这是他第一次出国,准备工作够忙的,可足球门不能不守啊:他边参加比赛边做出国准备,比赛一结束,他就急忙上火车,脸上的伤处还贴着胶布呢。
[SITESERVER_PAGE] 其实,踢足球并不是老陈的“传统项目”。早在上海南洋模范中学上学时,他就对棒球入了迷。上大学后,他是西安市高校棒球代表队队员,毕业分配时,他把球和棒子都带来了。由于工厂棒球活动没有开展起来,他只好改踢足球,当了25年守门员。当车间足球队参加全厂比赛时,年过半百、已当上车间副主任的老陈同样上场拼搏。
老陈兴奋地对我们说:“长期不懈地进行体育锻炼,使我获得了两点好处:一是体质好。我从未进过医院门;二是精神好。脑子好使,思路清楚。有了这两条,大大提高了我的工作效率。”十余年来,他先后被评为厂先进工作者、厂劳动模范,1979年还被晋升为工程师。
篮球前锋李铁军
湘江机器厂年轻劳动模范李铁军,今年1至7月份就完成了七干多个定额工时,相当于三年半的工作量,在全厂处于冠军地位。更使人惊异的是,他的活都是左手干出来的,他的右手因1979年严重外伤只剩下一个大拇指。
问他哪来这么坚韧的毅力,小李说:“体育锻炼给了我强壮的身体,强壮的身体给了我克服困难的力量。”
早在中学念书时,李铁军就是校乒乓球队队员。进厂后,他先后在厂业余篮球队打了十年前锋,是队里的主要得分手。1979年元月,他的右手受伤后不能再打球了,就用左手打。经过半年的刻苦锻炼,他那在球场上运球投篮灵活自如的左手,操纵起机床来也很灵活自如,这一年就完成了五年多的工作量。他长期坚持早上班,晚下班,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节假日还主动加班。他有着为四化建设大干的强烈愿望,而长期坚持体育锻炼,保证了这个愿望的实现。
(原载1982年8月29日《株洲日报》与贺可来、刘爱国合作)
本文作者 湖南省体育局 周克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