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国家体育总局 | 湖南省政府门户网站 无障碍浏览 |

跳高名将女足新兵

湖南省体育局 发布时间:2001-11-02 14:23 【字体:

  ——记湖南省老运动员何顺霞
  运动员到了“而立”之年,就其“运动寿命”来说,可以说是“老年”了。可是,女子跳高名将何顺霞,却“返老还童”,在她29岁的时候,“转业”到湖南女子足球队当了名新队员!
  在跳高架前,何顺霞曾经有着显赫的成绩。
  她原是学打篮球的。1971年初她在湘潭市四中读书时,被选调入湖南省田径队。先是练投掷,后又搞五项全能、练中长跑,最后转到跳高组。1974年,她荣获全国女子跳高冠军。尔后,在每年全国田径比赛中,她都名列女子跳高前六名之中。1982年,27岁的何顺霞在全国比赛中又获得银牌。她多次入选国家队代表祖国出访亚、非、欧。如今,这位身高1.70米的运动健将仍然保持着1.81米的湖南省女子跳高纪录。
  1983年9月,何顺霞带着第6名的成绩,从第五届全运会田径场上退下来,省里想让她当教练,或者……。征询她个人意见。回答却大出人们意外:“我想去踢足球!”她在开玩笑吧?谁不知:湖南女子足球队建队仅仅半年,一个老运动员能到一个尚未被人们正式承认的队里去当个“新队员”?!
  结果,“玩笑”却成了事实。
  当时,湖南女子足球队去昆明集训去了,何顺霞这位尚未办理“入队手续”的“新队员”,却一厢情愿地利用运动会的假期,自己训练起来了,她看资料,找男运动员请教……。但是,踢足球与跳高,毕竟是两码事!很快,她的两个大脚趾变成了“红萝卜”,淤血使她穿不了鞋子:有时,不慎碰一下,痛得她双手抱着脚趾直发抖!可是,一到训练场上,她又不顾一切了!一个月后,她竟然作为正式队员,随队去武汉参加了全国女子足球联赛的决赛。每次上场前,医生都得将她脚趾的淤血抽出来。一场球下来,趾甲下的淤血又“饱和”了,她的两只大脚趾甲,也因此“不翼而飞”。
  教练员赵志国对她说:“你身体素质好,只训练基本技术就行了。”何顺霞说:“我是来当主力队员的。我年龄大,更要给小妹妹们作出好榜样。”无论身体素质训练还是基本技术训练,何顺霞都不折不扣地同其他年龄只有她一半大的小妹妹一样去完成。练头球,要算足球训练中最苦最累的项目了,有的小姑娘不.想练,往后缩。何顺霞说:“我来!”一堂课七、八十分钟,原地顶、跳顶、助跑跳顶、两人对顶,先后数百次。一堂课下来,人变成“鬼”似的,满身泥土、满头灰尘,泪水(不是伤心泪,是被球打出来的)和汗水,拌着尘土,将头发、汗毛浆得竖了起来!鼻青脸肿,头昏眼花,可是,没有人听她说过一句泄气话。
  其他队员见她如此拼命干,再没有人往后缩了!
  在平时生活中。她也象大姐姐一样地照料着小妹妹们。队员不慎受伤了,她背着她上医务室诊治;姑娘们噘嘴了,她轻言细语地开导她们。教练说:“你29岁了,个人的事,该花点时间呀!”何顺霞微微一笑。运动队规章制度,她严格遵守,不要“照顾”。
  她这是为了什么?“为了体育事业!”正是强烈的事业心,促使她年近30改行去当“新队员”。现在,全国女子足球运动员,凡认识她的,都尊称她为“霞姐”。这不仅因为她是全国年龄最大的女子足球运动员,更重要的是,她的品德,象个真正的大“姐姐”!
  一分耕耘,十分收获。在武汉决赛中,何顺霞这位女子足球“新队员”,挑起了主力中卫重担,率领十多位小妹妹,冲锋陷阵,湖南队终于跻身于全国女于足球八强之列。何顺霞被全国女子足球界称为“湖南队的中流砥柱”。
  (原载1985年2月22日《体育报》)

  本文作者 湖南省体育局 周克臣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跳高名将女足新兵

10093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