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春节,新化县举行一年一度的武术表演赛,场上来了一位虎背熊腰的汉子。只见他摆出一个猛虎亮爪架式,紧接着一阵翻江倒海般的冲拳弹腿,“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将虎威虎猛虎姿虎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1988年10月某日深夜,列车驶进娄底站,旅客昏昏欲睡。此时,一个不轨青年乘机行窃,一位虎虎墩墩的大汉猛然而起,疾伸虎爪,钳住小偷手腕。贼伙手持凶器呼哨包围过来。汉子不慌不忙,圆瞪虎眼,三拳两脚,左右开弓,6名不法之徒抱头鼠窜!
这汉子大名邹寿福,30多岁年纪,新化县中医院主治医师。从小跟随父亲练武,后又拜访名师学艺,练就了虎背熊腰好身架和展转腾挪好功夫,尤其是一套虎拳,出神入化。可是,每当他脱下练功服,穿上白大褂时,看到的是一张张苍白的病容,摸到的是一丝丝虚弱的脉搏…他叹息了:练武强民,功莫大焉!
他决心办武馆,传武艺,为民造福!
新化县是闻名退还的武术之乡,旧称梅山。人们恋武成癖,著名的梅山武功便诞生在这片土地上。邹寿福的想法获得亲朋戚友的大力支持。1987年元旦,他开办的“振兴武馆”,鸣炮招生了!
武术馆开办后,门庭若市,慕名而来的习武者,络绎不绝。后来,邹寿福又三易武馆,并将“振兴武馆”扩建成“南北少林武术馆”,开设武术学校,长年面向全国招生。
邹寿福常说:“人家离乡背井千里迢迢慕名来学武,他们的父母将子女交给了我,我可要对人家负责啊!”他注重武馆基础建设,练功房、食堂、宿舍、医务室,井井有条;各类规章制度,章法清楚。他强调教练员“教武先教心”,要求学员“练功先练德”。学员入馆第一课,都要接受“学武为什么”的教育。馆规校纪人手一份,还对学员进行队列训练,养成闻风而动听从指挥的作风。
[SITESERVER_PAGE] 邹寿福对教学要求严格。他专门编辑了南北少林武术专科学校《武术教材》;自编自讲拍摄了《中华武术》电视教学片,从基本手法、步法、身法到套路和散打,边讲边演;还利用武馆的电视、录相、投影等设备,进行电化教学,效果颇佳。
邹寿福积极训练队伍,参加全省和全国各类武术和散打比赛,派出优秀学员参加全国农民运动会和武术观摩表演大会。开馆6年多年来,他本人和学员在各类比赛中获金、银、铜牌90多枚,从武馆毕业的2000多名学员分布在全国18个省市区的21个民族之中,其中有50余人学成之后在各地开设了武术馆。他自己更是虎威十足,在教武的同时,又热心影视,先后在电视连续剧《湖南和平解放》和电影《圣殿幽魂》、《儿子·老子·刀子》、《北京日出前到达》等多部影片中,担任武打设计或角色。
1986年春,邹寿福被授予一级拳师称号。不久,他被评为全国农村体育先进工作者。现在,他正编辑武术系统教材,结合自己练武体会,融汇各家之长,将中华武术精华留给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