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国家体育总局 | 湖南省政府门户网站 无障碍浏览 |

体育游戏与教学发展学生体育素质初探

湖南省体育局 发布时间:2001-11-15 16:58 【字体:

  摘 要 以1100名初中学生为对象,通过田径、球类、广播体操、健美操、体育游戏教学的综合测定,对学生参加练习的积极性、心理负荷、生理负荷、运动密度进行实验研究,认为合理的体育游戏教学能有效地促进体育素质发展。
  关键词 体育游戏 素质 发展
  1 前言
  1988年2月,柳斌在《人民教育》发表《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是基础教育的根本任务》一文,正式提出了素质教育的概念,指出了世界上真正靠资源优势走上富裕之路的国家是很少的,究其根本,科教的发展,经济振兴,乃至整个社会的进步,都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大量合格人才的培养。周远清同志在1994年委属院校校长书记会上,正式提出了教育思想改革必须“注重素质教育,重视能力培养,注意个性发展,全面实施因材施教”。指出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四个方面,并概括了素质的三个要素“知识加能力,再加一个能使知识和能力更好地发挥作用的东西——做人”。根据素质教育的概念,体育素质教育应包括体育意识、健康意识培养,体育能力培养,身体素质发展,思想品德教育与体育文化培养以及体育兴趣与特长爱好的培养,以达到终身坚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目的。为此我们特在飞山中学运用体育游戏教学作发展学生体育素质的尝试。
  1 研究对象及方法
  1.1 研究对象
  湖南省怀化市靖州飞山中学初一、二、三年级23个班1100名学生。
  1.2 研究方法
  根据教学计划任务,选用田径、球类、广播体操、健美操、体育游戏五项内容教学通过对学生课中的生理负荷,心理负荷,课的密度的测定,以及课堂教学效果综合评估,并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体育游戏教学效果最好(见下表)。
    附表   各类课程及综合评估情况   (平均)

类别

练习密度

生理负荷

积极性

心理负荷

X次/分

注意

情绪

意志

田径

20%

118

一般

一般

较差

球类

20%

110

中上

一般

良好

良好

广播体操

28%

100

一般

一般

良好

健美操

30%

118

中上

良好

良好

一般

游戏

33%

128

良好

[SITESERVER_PAGE]  2 体育游戏的重要功能
  2.1 激趣辅德功能
  初中学生的体育锻炼积极性主要靠激发,体育游戏具有较好的激发作用。现代城镇学生,独生子女多,大部分娇生惯养,怕苦怕累,于是有目的地选择了《红军不怕远征难》等富有教育意义,又有强烈竞争性和趣味浓厚的体育游戏,设立“大渡河”、“过草地”、“爬雪山”等障碍,学生做起来你追我赶,互相帮助克服重重困难,练得满头大汗,胜利会师“延安”。既培养了学生克服困难、勇往直前意志品质,又进行了革命传统教育和锻炼了身体,深受学生的欢迎。
  2.2 心育功能
  现代心理学指出,每个儿童都会经历一段行为和情绪的困扰期,通常这些困扰会随年龄的增长而消失。也有部分儿童无法摆脱而出现行为偏差,因此从提高民族素质及生存发展能力来看,每个儿童都应普遍接受心理辅导。国家教委也明确提出要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水平。体育游戏则是行之有效的辅导手段之一。通过游戏活动,可调节情绪,澄清误解,激发情感,满足心理需要,培养集体主义等健康心理。例如选择了“模仿动物动作”,“可爱的学校”,“和尚挑水”,“你追我赶”等游戏,都收到了较理想的效果。
  2.3 益智功能
  结合体育保健知识,人体运动知识,体育名人,体育竞赛知识及学生平常生活、学习中的基本知识,采用抢答、点答、自问自答、互问互答等游戏形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有关知识,开发学生的智能。特别是利用雨天在课堂里组织一些益智游戏课,效果更好,可开发学生的智力和创造能力。
  2.4 健身功能
  体育游戏多在动态中以竞赛形式进行,对增强学生体质效果更为明显。例如选用“你追我赶”、“丢手巾”、“快乐的天使”、“请你照我这样做”等游戏,既能满足不同年龄学生的心理上的需要,使他们更积极更主动参与学习锻炼,充分表现其智力和体力,又能增大练习密度和生理负荷,有利于更好地增强体质、改善机体机能能力。
[SITESERVER_PAGE]  2.5 创造交流及增强娱乐性
  在体育游戏教学中注重充分发扬民主,让学生自选、自创、自编体育游戏。即使运用既成定式的体育游戏,例如“大家照我这样做”,也要求领头者不断变换动作,并必须在几秒钟内交换一个表演动作;且一人领头必须完成十个不同动作的变换再换下一个领头。这样,在自由组成人数相等的游戏小组里,可以互相帮助启发。既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培养了创造能力,又发展丁个性,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
  3 小 结
  3.1 体育游戏教学能较好地将教育、教养融为一体,利于发展体育素质,利于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服务。
  3.2 体育游戏具有复杂、灵活、多变的特点,从事这些活动,可培养人的综合能力,使反应更敏捷,观察判断更准确,想象更丰富,更能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满足其身心发展的需要。
  3.3 游戏内容选择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合教育对象年龄、心理及身心发育的特点,并根据素质教育需要,不断创新充实练习内容,满足学生各种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 吴纪安.开发游戏功能,更好地为素质教育服务.学校体育科学.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1997.9
  2 朱尔新.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简论,《文化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湖南大学出版社出版,1997
  3 马治经.体育教育与素质教育.学校体育教学.北体师范学院校报,1998.1

  本文作者 田 玲 熊青莲 怀化师专体育系(418008)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体育游戏与教学发展学生体育素质初探

10093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