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国家体育总局 | 湖南省政府门户网站 无障碍浏览 |

体育产业化与体育社会化的探索

湖南省体育局 发布时间:2002-12-31 17:02 【字体:

  在1995年的全省体委主任会议上,省体委将体育产业开发作为主要议题进行了讨论研究。湖南的体育产业开发起步较晚,发展慢、规模小、效益差。70—80年代初,就业矛盾的突出和公司的兴起,促使全省体育系统兴办了一批劳动就业性的服务公司。80年代初,按照“以体为主,多种经营”的创收模式,将一些管理型的场馆逐步转变为经营型的事业单位,力争自给自足。同时将体育活动作为一种载体推向市场,推出了“体育搭台,经贸唱戏”的做法。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提出了体育产业开发问题,将发展体育的运作方式转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轨道上来,“以体为本,多种经营”的创收模式开始向“本体推进,全面发展”的产业化方向发展。如出租门面、招商引资、地皮转让、发行体育彩票。经过十几年的实践,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在体育产业开发的实践中认识到,体育产业开发应从实际工作出发,无论是体育活动本身,还是和体育相关的一些产业,或者是体育界去办的一些产业都可以搞。体育早进入市场,就早受益,早主动。体育产业开发的指导思想是改革管理体制,转换运行机制,依托社会,面向市场,以体为本,全面推进。开发的目标是在本世纪末的五年内,使全省的体育产业基本形成以体育主体产业为基础,多业并举的发展新格局,力争各级体委直属的事业单位逐步成为自收自支和企业化管理的经济实体;开发项目增多,形成一定规模;开发效益明显增加,全省体育产业开发的收入达到当年财政拨款的1/3以上。开发的重点,一是加快体育有形和无形资产的开发;二是大力开发体育综合服务业和其他相关产业;三是积极发行体育彩票。
  按照以上对体育产业开发的共识,进行了五个方面的试点:1.开发体育竞赛市场;2.积极推进协会实体化;3.围绕全民健身开发健身、健美、娱乐市场;4.开发收费训练市场;5.开发体育人才、技术信息市场。为了保证体育产业开发工作的进行和体育经营活动的开展,1997年1月24日,省人大审议表决通过了《湖南省体育经营活动管理条例》。据初步统计,目前全省从事体育经营活动的实体约6000个,年创税费1亿多元,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商业性、赞助性体育竞赛活动大幅增加,1996年首届亚洲体操、艺术体操锦标赛,全部由社会集资,除整个比赛开支外,还增添价值100万元的体操、艺术体操器械各两套。全省从1994年开始代销和直销中国体育彩票,累计销售2.5亿元,总收益4100万元。《体坛周报》从1993年成为独立经济实体,冒风险自负盈亏经营,经过几年奋斗,期发量由1993年的30万份增加到1999年的148万份,成为当年全国期发量最大的体育报纸,不但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益,而且呈现良好的经济效益,1999年除上交国家税费外,还向省体育事业资助800万元。
[SITESERVER_PAGE]  80年代,在体育改革中提出了坚持群众体育社会化的方向和群众体育群众办的方针。90年代初,省体委在业务指导思想上开始将战略重点向全民健身转移。1990年和1991年的省体育工作会议,提出了实施“增强后劲,县为重点”的指导思想。1994年5月,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体育工作的决定》,强调要推进体育社会化,实施全民健身战略,提高劳动者身体素质。到本世纪末,全省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应达到总人口的1/3,其中一半以上的参加者应达到国家有关锻炼标准。1995年的省体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全省体育工作战略重点向“全民健身,增强体质”转移。1996年又进一步提出全面落实“两个计划”,全民健身,增强体质,促进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协调发展。要从思想观念、领导精力、宣传方式、组织形式、活动内容、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六个方面向全民健身这个战略重点转移。
  为了推进体育社会化,落实全民健身计划,1995年2月,“湖南省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委员会”成立,全省14个市、州以及大部分县市、大型企业,也相继成立相应机构。省政府向全省发布《湖南省全民健身计划实施方案》。有关部门先后制订和发布了《湖南农村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意见》和《湖南省职工全民健身计划实施意见》。现在,一个以全民健身为基本内容,初具特色的群众体育社会化网络体系在全省初步形成,并在运作中取得显著成效。体育群众团体在体育社会化中的作用得到有效的发挥,以2万名社会体育指导员为主线的全民健身技术指导系统遍及城乡。城市体育以社区为重点,居委会为纽带,辅导站为基地,社会体育指导员为骨干,成为现代城市的一道风景线。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体育产业化与体育社会化的探索

10092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