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顺泰 谢 屹 周祖兰
(湖南株洲九方中学 湖南 株洲 邮编412001)
摘 要:企业职工体育是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湖南省国有大企业职工体育现状的调查分析,指出现状与特点。认为今后湖南国有大中型企业职工体育主要以发展单位、系统体育为重点,大力发展社区体育,重视老年体育,形成三位一体、同频同振的发展格局。有计划、有步骤的发展体育产业。
关键词:湖南国有大企业;职工体育;全民健身计划;发展对策
1 研究目的
对湖南省国有大企业职工参与全民健身的态度、项目、时间以及参与人员的经济状况等进行综合研究,目的在于对湖南省国有大企业职工当前全民健身活动开展情况进行分析,探讨企业职工今后体育发展对策,为更好地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高生活品位、优化生活结构、改变生活方式提供有益的参考依据。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湖南省国有大企业体育协会所有成员。湖南省国有大企业体育协会成立于1986年,有26个理事单位,有职工30多万,行业包括了冶金、化工、机制、运输、矿山、纺织等,万人以上的企业有14家,企业所在地域分布全省10个地市。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调查
查阅与本研究有关的文献资料和大企业体协的有关文件和材料。
2.2.2 实地访问调查
访问了大企业体协的有关领导和车间、分厂领导和文体委员,随机访谈了616名晨练者。
2.2.3 问卷调查
在大企业体协内发放问卷1268份,有效回收76.5%。
2.2.4 资料统计分析
[SITESERVER_PAGE] 3 结果与分析
3.1 职工参与健身的目的
体育价值观念是体育意识的清晰流露和更为具体明确的体现,它以自身需要为尺度来评价体育参与的根本观点,它集中体现在人们参加体育活动欲望达到的目的上【1】。调查结果表明:增进健康,有旺盛的精力从事工作、消遣娱乐、加强人际关系、提高运动能力等是企业职工参与健身活动的目的和主体需要。充分体现了企业职工通过体育活动获得的收益以及从这些收益中形成的对健身活动实质的认识。也使企业职工对体育活动功能认识更加理性化。同时为提高生活品位、优化生活结构、改变生活方式等体育价值特征,更深入每个家庭和个体。
3.2 职工健身活动内容
调查发现职工健身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男职工主要选择球类、跑步、散步、游泳、钓鱼,占所选内容的83%;女职工主要选择散步、跑步、舞蹈、健美操、球类,占所选内容的72.76%。
3.3 企业职工体育开展的组织形式
企业职工体育活动开展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企业工会、女工委、团委组织的群体活动。企业体协把全年的群体活动根据企业生产任务、天气、节假日等情况安排到各个月份,如:元月份的迎新趣味运动会、“三·八”节的家庭运动会、五月份的龙舟赛、十月份的球类比赛等。企业下属分厂、车间、班组围绕全年活动组织职工锻炼参赛。二是以健身辅导站为中心分散的、自主的健身活动。辅导站有企业办的、有民间自发组织的,职工根据兴趣、爱好、方便,自由参加。三是“以我为主”职工自主、自发的晨练和黄昏练,项目形式多样。
[SITESERVER_PAGE] 3.4 职工体育管理
在企业层层实行承包责任制后,随着改革的深化积累了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这些经验在职工体育工作中产生了积极的作用。职工体育作为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纳入了企业目标管理,列为企业“双文明建设”、“创建职工之家”的评比条件,列入了工会工作综合评比条件,把体育工作与年终奖励挂钩、与年终评先挂钩。湖南省大中型企业在企业工会的领导下,成立了文体中心或体协专门管理职工体育的机构,它上与省市各部委联接,下与分厂、车间联接,职工体育管理规范化,在制度上促进了职工体育的开展,在形式上更加贴近企业实际,在内容上促进不断创新发展。
3.5 体育人口
调查表明:截止2002年,湖南省大企业职工体育人口为40.76%,其中男性为53.63%,女性为46.37%。与1996年全国15.64%的体育人口相比高出25.3个百份点。在年龄结构上呈现为两头大、中间小,偏老年型的特征。中青年科技人员的体育人口不到20%,原因有两种,一是生产科研任务压头,挤不出时间参加锻炼;二是家庭负担过重,要上照顾老下照顾小。
[SITESERVER_PAGE] 3.6 职工体育经费
经济体制改革给职工体育注入了新的活力,为职工体育开辟了广阔前景。企业职工体育经费来源主要由企业拨款、社会集资、文体收入,一般职工体育活动经费人平5~10元,有的企业达到人平25元。
3.7 企业体育场馆
随着企业经济实力的不断增长,使得体育场馆、设施适应了形式的发展和职工的要求,日趋高档化,不少企业出巨资建造体育场馆。据统计,省大企业体协理事单位已建成体育馆15座,游泳池21个,体育场24个,场馆全部对职工开放。 3.8 职工经济收入与体育消费
体育健身活动的开展和个人体育消费与企业职工经济收入成正比相关。家庭年收入在2万元以上的经常参加和参加健身活动的在70%以上,而年收入在1万元以下的家庭经常参加和参加健身活动的只有25.8%。采访时间其原因,生活拮据无心参加锻炼,心思多花在怎样能增加收入上。
[SITESERVER_PAGE] 3.9 职工对体育比赛报道的关注程度
随着社会的进步,职工余暇时间的增多,体育宣传和报道已成为职工关注和选择的重要内容之一。关注体育新闻、体育报道、体育与健康,欣赏体育比赛已成为职工业余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调查显示:湖南省企业职工主动关注体育的占总人数42.84%。在调查中还发现企业职工内部单位的比赛、本企业对外来单位的比赛,职工关注程度特别高。企业内部一场很普通的比赛能吸引本单位绝大多数职工观看、呐喊、助威;企业对外来单位的比赛,体育馆内座无虚席,观众围得水泄不通为双方加油。关注程度的提高反映了企业职工对体育的爱好和兴趣,同时也加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创造了企业的良好形象。
4 问题与差距
①湖南省大企业职工体育人口有较快发展,由上世纪90年代初的不到30%提高到目前的40.76%,但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差距。在体育人口结构中呈现“两头大、中间小”偏老年型的特征。30~59岁的职工参加锻炼的还达不到30%。30~59岁的职工是企业的主力军,他们体质和身体素质的强弱实
际上决定着企业能否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重视加强这一人群的体育锻炼和参与体育活动。
②体育设施尤其是群众健身设施还很落后,还很少,与企业职工日益高涨的健身需要还不相适宜。
③体育产业发展还是一块空白。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建立和现代化企业制度的逐步完善,体育产业作为一个新兴事物必将走进企业和社会。
④随着企业经济实力的增强,职工居住条件的改善,居民小区逐步形成。目前企业内居民小区的功能只局限于治安保卫、清洁卫生、生活服务,而忽视了小区的人员相对集中,便于人们的生活互动,易于就近开展体育活动的特征。
[SITESERVER_PAGE] 5 发展对策
5.1 扩大宣传引导职工树立健康意思
职工健康意思的强弱直接影响到体育健身的需要和体育发展的动力。企业领导应从当前经济实力、职工体育发展水平出发,扩大宣传,使职工树立体育锻炼有利于健康、科学锻炼促进健康的观念。
传播媒体对职工体育起着推动作用,尤其是职工内部的先进典型的宣传,使职工看得见、听得到,能引起极大的反响。随着大众体育的推广,媒体应不断向职工传播健身的科学方法、手段,使广大职工热爱体育健身活动,懂得科学健身方法。
5.2 落实全民健身计划,增强职工身心健康
企业应紧密结合城市文明建设,落实全民健身计划,以发展本单位、本系统职工体育为重点,大力发展社区体育,重视老年体育。形成三位一体、同频同振,有企业特色的发展格局。
发展企业体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以企业体育为载体,使全民健身计划落到实处。同时,提高职工身心素质,不断超越自我,充分表露并挖掘自身的潜能,并籍以养成良好的品质。体育运动是一个互动领域,能促进人际交往,发展交际能力。同时体育也是联系群众、教育群众的一个有力手段,是培养企业凝聚力,提高企业文化的有效途径。
新型企业制度的建立,使社区建设担负起历史的使命,因此社区体育是群众体育的发展方向,企业中的居民小区要以企业体协为主导、居民小区体协为核心,以体育辅导员和体育志愿者为骨干的社区体育组织。
由于离、退休制度的正常化,每年都有一大批的老同志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开始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他们要求开展老年体育活动的呼声日高。同时这一年龄群体的社会影响力高,他们对体育的积极性,能对其他群体的体育活动的开展产生良好的作用。重视开展老年体育也是提升企业文化品位的重要组成部分。
5.3 努力开创体育产业的新局面
1985年国家就把体育划为第三产业,已经确认了体育产业属性。近些年来企业职工生活水平的提高、收入的增加,人们有着“花钱买健康的欲望”,个人、家庭对体育的投入比例在增加。这些直接推动了体育产业的发展。体育产业化的实质是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符合现代体育运动基本规律的基础上开发体育的经济功能。把体育与经济紧密结合起来,以增强体育事业的造血能力,建立体育经费的补偿机制,形成体育事业的良性循环发展。同时这也是企业体育产业化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5.4 充分利用现有场馆,积极建设新的场馆
国有大中型企业过去建了不少体育场馆,目前应提高场馆全面开放率,提高利用率。随着企业职工健身活动的普及和提高,企业应有计划加快新场馆的建设,力争在较短的时期达到或超过全国平均0.5个/千人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刘德佩.我国城市居民体育现状及其发展战略思考[J].体育科学,1990(10)
[2]赵炳.体育产业政策体系研究[J].体育科学(4)
[3]刘德佩.对现阶段我国城市群众体育发展趋势的研究[J].体育科学,1994(3)
[4]王则珊.群众体育学[M].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