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市体育局
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是一项政府宏观引导,依托社会,全民参与的跨世纪的系统工程。在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我们通过全面推行全民健身计划,极大地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健身积极性,有效地促进了广大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提高。我们按照《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总目标和任务以及各个阶段的基本要求,建立健全了各级全民健身指导委员会,加强了群众体育社会化网络的组织建设,大力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认真组织国民体质监测,突出抓了“三个重点”。益阳的群众体育跨入了历史新阶段,正朝着社会化、科学化、产业化和法制化方面迈进。
一、青少年体育以学校为重点
学校体育以学生为主要工作对象,是国民体育的基础部分,是我国体育工作的战略重点。我们积极配合教育部门全面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建立健全了学校体育工作的管理机制。狠抓了教师队伍建设、课外体育活动组织建设,体育课教学水平明显提高。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和《中小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多方开展课余训练和运动竞赛、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加强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建设,培养了一大批体育优秀后备人才。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是开展学校体育的指南。益阳市一中、桃江一中、南县一中、沅江市一中、箴言中学、安化县一中和二中等15所学校先后达到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优秀标准,获得“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优秀单位”称号。安化县东坪完小、南县南洲中学、沅江市共华中学、沅江市琼湖中学等40所学校达二类标准,获“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先进单位”称号。
体育教师队伍是学校体育工作的生力军。我们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的主要做法有:一是定期举办在职教师学习班,提高教师业务水平。二是湖南城市学院体育系增加在益阳招生计划。三是在益阳师范和沅江师范开设体育专业师资班。四是鼓励体育教师爱岗敬业,创优争先。体育教师按中学每5—8个班、小学7—9个班配备一名专职体育教师的标准,全市中学基本配齐,农村小学大部分配备了专职体育教师,少部分有兼职体育教师。
[SITESERVER_PAGE] 为提高体育教师社会地位,调动体育教师工作积极性,我们开展创优争先活动,涌现了一批优秀体育教师。我市先后有沅江市普丰中学彭世根、南县南洲镇完小邱月华、安化县一中肖梦林、益阳卫校张灿平等荣获全国千名优秀体育教师称号;桃花江中学刘德强、益阳市五中杨军、兰溪镇中学张可达、益阳农校沈雁斌等荣获湖南省百名优秀体育教师称号。
体育课是学校进行学生身体教育和锻炼的基本组织形式。不断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是一项长期工作。市教研室配有高级职称的体育工作者专司体育教学研究,聘请体育界、教育界热心科研的资深人员组成益阳市体育教育研究会等学术团体,定期组织年会、教研会和论文报告会,进行教学研究、经验交流和教学观摩,探索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如:关于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关于体育教学的基本要求、关于体育的教学形式与方法等等。组织体育教学评优和参加省级体育教学比武活动,是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有效方法。我市从上世纪90年代初起,坚持每两年组织一次全市的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优活动,收效很好。在湖南省历届中小学体育课教学评优活动中,先后有李丽、朱平、刘志红、杨文胜、顾莉、夏颖、王小平、王光军等18名同志获奖。益阳市一中为提高学生能力,组织实验课题进行科研。由徐子望老师撰写的“提高学生能力的实验报告”论文,入选第四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受到与会专家、学者好评。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组织课外体育活动是抓好学校体育的重要环节。全市各级各类学校,按《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要求,把每周两次(后增加到每周安排三次)班级课外体育活动列入课表,班组课外活动由学生干部组织、班主任指导,有的学校还要求任课教师随班锻炼,场地器材由学校体育组统一安排调配,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的锻炼时间。《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和《中小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实施已有多年,是抓学校体育工作重要内容,在我市中小学校已形成制度,达标面在96%以上。基本形式是将达标项目与教学大纲、体育教材的内容相结合,通过体育课和课外活动来进行,测验工作与竞赛和体育教学成绩结合来评定,达标率城市学生为93.6%、农村学生为80.4%。我市先后有益阳市一中、益阳市桃花仑小学、南县一中、益阳市龙洲中学、桃江县七中、湖南城市学院、益阳师范、益阳卫校、益阳农校、桃江县一中、桃江县小山湾等学校,分别被评为全国、全省实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先进单位,益阳卫校张灿平、益阳县教委陈建被分别评为全国、全省实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先进工作者。
[SITESERVER_PAGE] 积极开展课余训练,办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是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根据《湖南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管理条例》的要求,经学校申请和省市两级体育、教育部门联合检查验收,我市先后有益阳市一中、益阳市箴言中学、沅江市一中、安化一中、安化二中、桃江一中、南县一中、方谷中学等九所学校被批准为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益阳市桃花仑小学、安化东坪完小、桃江县七中、益阳市二中、益阳市三中、大通湖一中、沅江市三中、南县南洲中学等8所学校确定为市级传统项目学校。这些学校的共同特点是:坚持党的教育方针,课余训练形成传统;学校领导重视,成立了领导机构,有校领导分管此项工作;经常参加传统项目活动人数占学生总数的50%以上。中小学实行对口招生;重视选拔学生,注意全面训练,出人才、出经验、出成绩。在历年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检查评估活动中,先后有南县一中、益阳县三中、沅江市一中、桃花仑小学被评为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先进单位;桃江县一中、安化县东坪完小多次评为全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先进集体。沅江市一中教师曹跃进、益阳市一中教师崔建新被评为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先进个人;桃花仑学校教师何维顺被评为全省体育传统项目先进工作者,分别受到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省体育局、省教育厅的表彰和奖励。
认真组织学校体育竞赛是抓好学校体育的重要工作。学校体育竞赛主要是以基层为主,以学校为主,市本级适当组织。为检验教学训练效果,交流训练经验,促进技术水平提高,我们注重做好学校参加省以上比赛的工作。近几年,我市参加省级比赛成绩突出,中学生田径成绩直线上升。2000年在郴州市二中举行的湖南省中学生运动会,益阳市中学生代表团获金牌15枚,团体总分列第三名。2003年省第八届传统体育项目学校田径运动会,我市7所省级传统项目学校派队参加,获得市(州)团体总分第二名,金牌总数第三名的成绩。沅江市一中获初中组第二名、高中组第五名,学校团体总分第三名的优异成绩。该校学生周一帆以3分56秒2的成绩获1500米金牌,并打破该项目全省纪录。
[SITESERVER_PAGE] 二、农村体育以乡镇为重点
益阳市辖2区(资阳区、赫山区)、3县(桃江县、安化县、南县)、1市(沅江市),另设大通湖区和朝阳经济开发区,共有58个乡、70个镇、14个街道办事处,人口457万,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85%以上,是典型的农业市。农村体育的开展直接关系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践和全民健身计划的全面实施。我们开展农村体育工作的做法是:以实现农民健康奔小康为目标,以富裕乡镇为重点,按照体育组织网络化、骨干队伍专人化、健身活动多样化、体育竞赛经常化、评比活动制度化、体育设施普遍化、健身指导科学化的要求,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提出的目标和任务。
以创建体育先进县为龙头,推动《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实施。“一二一”工程启动初期,农村由于受传统习惯、文化素质及经济条件的制约,体育工作处于自然发展的状态,农民群众体育意识不强,体育参与率很低。“一二一”工程启动后,采取多种形式向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大力宣传开展创建体育先进县活动,是促进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协调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举措。在创建过程中,我们对照全国体育先进县的标准,深入调查研究,制定创建规划,创建工作得到了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关注,各部门大力支持’,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我市先后有南县、资阳区(原益阳市)、沅江市被命名为“全国体育先进县”并复查合格,对全面推行全民健身计划产生了积极影响。
保留机构,建立群众体育网络。在机构改革中,我市各区、县(市)都保留体育工作部门。“体委”更名为“体育局”后,加强了对体育事业的领导、协调、监督和服务。群众体育活动网络是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组织保证,各区、县(市)均成立了全民健身指导委员会,由党委、政府领导分工负责,把体育工作列入乡镇文明建设考核评比范畴。乡镇体育工作有计划、有检查、有评比,由体育与文化站合署实施(有的乡镇为文体站,有的乡镇是文化体育广播站)。有的乡镇建立了社会体育指导中心,配备了专兼职体育干部,全市有60%以上乡镇建立各类健身辅导站,每个辅导站配备了2—3名社会体育指导员。充分发挥农民体育协会作用,坚持因地制宜开展科学文明的健身活动,武术、舞龙、舞狮、龙舟和其它体育传统项目在我市盛行。乡镇所在地人口比较集中,学校、机关、企业体育场地,是乡镇群众体育的重要场所。我市农村体育工作,做到了“有人员、有网络、有场所、有活动、有制度”。农村传统节假日,民间体育活动十分活跃。资阳区李昌港乡、新桥河乡、杨林坳乡,南县厂窖乡、浪拔湖乡、八百弓乡,沅江白沙乡、共华乡,赫山千家洲乡,兰溪乡等乡镇龙舟活动长盛不衰。安化县长塘乡、杨林乡,桃江县修山乡、桃谷山乡等单位春节舞龙、舞狮队活跃在农村、集镇,深受农民欢迎。桃江县和沅江市门球队,坚持常年锻炼,多次代表我市参加省级比赛,并取得好成绩。桃江县农村门球队代表湖南省参加在广东清远举行的全国农村老年人门球比赛,获得第三名的优异成绩。乡镇农民体育活动的蓬勃开展,对增强农民体魄,丰富农民文化生活,改变农村不良风气,促进农村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体育下农村,健康奔小康和“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中,我市先后有金花湖乡、牌口乡、迎丰桥镇、沧水铺镇、坪口镇、三码头乡、华田乡、竹莲乡、武潭镇、武圣宫镇、大栗港镇等乡镇评为湖南省农村体育先进单位。金花湖乡荣获“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称号,该乡体育协会秘书长吴神保同志进京出席表彰大会。
[SITESERVER_PAGE] 三、城市体育以社区为重点
我市城区有14个街道办事处、51个社区居委会。在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进程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以“建好群众身边体育场地、抓好群众身边体育组织、搞好群众身边活动”为社区体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满足社区成员参与体育活动的要求,增强社区成员体质,狠抓各项工作落实。
加强领导,建立群众身边的组织。各街道办事处成立由分管领导挂帅,辖区有关单位代表组成的全民健身领导机构,51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基本建立了全民健身辅导站,配备了文体专干和社会体育指导员,建立了社区体育工作制度。各社区将体育工作列入了工作计划,作为三个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文明社区”、“文明家庭”的评比。同时,各种体育社团组织相应成立,老年人体协、门球协会、妇女木兰健身协会等组织形成了社区体育网络。
加速建设身边的体育健身场地。通过承办省“九运会”,城区体育设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近几年,争取中国体育彩票公益金捐建社区全民健身工程(健身路径)18处,我市建设了多处健身休闲广场,资江两岸沿江风光带的建成和秀峰公园的扩建,深受市民的欢迎。为发挥社区单位积极性,将辖区内的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和社区居民联成一体,使大单位和“小居委”成为一家,利用社区内单位的人才资源和场地设施,为社区居民健身服务,为社区成员参加健身活动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物质条件。
广泛开展群众身边的健身活动。在社区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高社区成员身体素质,改善生活质量,提高健康水平,促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是社区体育的根本目的。我市连续6年举办了每年一届的城区大众运动会,通过竞赛的杠杆作用,加强对基层群众体育的指导,调动更多社区成员参加,扩大了体育在基层的影响。每届城区大众运动会我们都提前半年发通知,与新闻单位联合行动,开辟“全民健身,利国利民”专栏进行大宣传、大发动,介绍强身健体的方法,比赛项目的锻炼价值和意义。宣传发动阶段成为各单位选拔组队和训练的时期,也是群众的健身过程。城区大众运动会已形成“政府主导,部门承办,企业赞助,群众参与”的社会化格局,“贵在参与,重在健身”的办会宗旨和“不为争金夺银,只为强身健体”的理念被人们所接受。大众运动会在项目设置上,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传统项目有拔河、太极拳;现代项目有台球、保龄球、飞镖;娱乐项目有趣味体育;竞技项目有篮球、羽毛球等。运动会开幕后,各新闻单位热情洋溢地报道大众运动会的盛况,鼓舞士气,运动会后大力宣传大众运动会产生的效果。
[SITESERVER_PAGE] 根据“业余、自愿、经常、就近”原则,组织群众身边小型多样、喜闻乐见的各类健身活动。每年的全民健身活动周,我市有很多单位开展竞赛活动,电信、电业、银行、公安、烟草、工会等单位每年举办全市性的行业体育竞赛活动。各体育协会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就近就地的群众健身活动,使全民健身工作在社区更深入、更广泛地开展,社区体育人口不断增加。我市汽车路街道办事处、金银山街道办事处积极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成绩显著,被评为第一批湖南省城市体育先进社区。市木兰协会被评为“全国健身优秀集体”,受到全国妇联的表彰奖励。资阳区老年体协辅导站、市委机关健身辅导站、舍宾健身活动中心、市金融系统健身辅导站、南华大桥中老年文体娱乐中心等单位荣获“湖南省先进辅导站”称号,龙爱华等11名同志荣获“湖南省优秀社会体育指导员”称号,受到省体育局的表彰奖励。
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突出抓好群众体育“三个重点”,努力建立亲民、便民、利民的体育服务体系,任重而道远,我们将继续努力,争取新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