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国家体育总局 | 湖南省政府门户网站 无障碍浏览 |

群众体育干部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

湖南省体育局 发布时间:2006-07-20 09:42 【字体:

  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我党的三大作风。我国优秀的群众体育工作者,除了具备这三大基本作风之外,还创造和形成了具有群众体育工作者鲜明特点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其主要点包括四个方面:
(一)甘为配角,什为人梯,甘当无名英雄
体育运动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是同步进行的。体育事业的发展,严格地受到经济、社会条件的制约。体育发展规模和发展水平,从总的方面来说,取决于国民经济发展的水平。
我国是一个人口多、底子薄的国家,是已经建立先进的政治、经济制度,但还需要继续完善的社会主义国家。在这种情况下,国家不可能拿出更多的钱来发展体育。为了保证我们国家在国际上应有的体育地位,国家将对体育的投资相对集中地重点保证竞技体育。这种历史发展中的暂时现象,使作为基础的群众体育,没有竞技体育那样引人注目。但是,如果削弱和失去了群众体育,高水平的竞技体育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从根本上改变全民族体质、强国强民便成为一句空话;广泛发动全社会办体育、建设体育强国便会付之东流。因此,我们必须通过自己的艰苦努力,创造条件,使群众体育运动即全民健身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
历史条件、社会环境和经济状况,决定了现阶段我国群众体育工作者的地位是配角而不是主角。在整个社会活动中,体育工作不可能是主角,而是配角,然而,这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配角。我们每个群众体育工作者,甘做铺路石,甘当无名英雄,努力为增强人民体质、为培养更多的体育后备人才而默默地奉献自己的毕生精力。
加冕之人,名震天下;织冠之人,默默无闻。将珍珠缀上皇冠的人,闻名遐迩;采撷珍珠之人,无人知晓。群众体育工作者,便是默默无闻地编织皇冠的人,是鲜为人知的采濒珍珠的人。
群众体育工作者象工蚁一样,辛勤地耕耘在体育运动广阔的土地上。当家家户户体质增强、幸福地享受天伦之乐时,为此而付出毕生劳动的群众体育工作者,往往已到春蚕丝尽的时候。春蚕吐出了丝,丝织成了锦,当人们赞美其巧夺天工时,春蚕已变成了峨,继续从事着培育和繁殖新一代的神圣义务去了!
[SITESERVER_PAGE]  群众体育工作者又像是蜜蜂。蜜蜂辛勤劳动,酿出了蜜。当人们喝着蜜、吃着糖,喷喷称赞之时,谁又会去考究这些蜜是哪些蜜蜂采集的?
在我们国家里,产生了许许多多闻名世界的金牌获得者。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时候,曾经在冠军成长中辛勤铺路的群众体育工作者激动地感觉到自己正在从事着崇高的事业,尽管他们的名字永远不会同冠军的英名一起刻在冠军杯上,留在人们的记忆中,但是他们能掂量出自己的分量和价值,义无反顾地工作在最基层。
(二)百折不挠,知难而进,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
我们是在经济底子薄、体育条件差、社会体育意识低的环境中开拓新的局面,群众体育工作者几乎每走一步,都要碰到许许多多的困难。然而,我们的工作,是建设体育强国的基础工作,是关系到民族强盛,影响千秋万代的具有深远意义的工作。正是基于这一点,每一位群众体育工作者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异乎寻常的困难,使我国群众体育工作进入黄金时代,促进了整个体育事业的发展。
曾经,有人将群众体育工作者这种知难而进、百折不挠、一往无前的精神,诙谐地形容为“铜头铁嘴橡皮肚子飞毛腿”。这句话,虽然多少带点贬意,但确实将群众体育工作者的工作态度和顽强精神作了入木三分的描绘。
不怕困难,不怕碰壁碰钉子;有困难,非克服不可;此次碰了壁,下次再来;这一回碰了钉子,静下来想一想,改变策略和方法。总之,看准了目标,非达目的不回头!钉子碰得多,便将头碰硬了,久经锻炼,终于成了“铜头”。如果碰一次钉子便回头,永远也不会前进!
所谓铁嘴,就是善于宣传发动。广大群众体育工作者从民族强盛的战略目标出发,关心体育运动;不厌其烦地介绍体育知识,宣传体育的重要意义;不厌其烦地去打通阻碍群众体育发展的每一个思想障碍,特别是那些举足轻重的领导者的思想障碍。为此,每个群众体育工作者都要勇于宣传,善于宣传。久而久之,他们便磨炼成一张铁嘴。不会宣传的人,不能生动活泼地拨动人民群众心弦的人,是不能从事群众体育工作的。
橡皮肚子,有人干脆讥为“哈蟆肚子”。即谓群众体育工作者气量大,“宰相肚里能撑船”,能容得下来自东南西北的热讽和冷嘲。由于整个社会的体育意识水平低,人们对群众体育不理解,冷嘲热讽便不奇怪了!除此之外,群众体育工作者成天奔波于群众之中,晴天不见影子,雨天不见脚印,家里人也不高兴了!他们说,人家搞竞技体育的,得了好成绩;又是领奖,又是登报,领导接见,群众鼓掌,多风光啊!唯有你们搞群众体育的,一天到晚与老头小孩残疾人、跑步做操放风筝打交道,何时出国上了电视啊?这且不说,人家逢年过节,合家团圆,尽享天伦之乐,你们搞群众体育工作的,越是节日越忙乎;人家下班了,你们更起劲,还惦记到有个家没有?碰到这些事,群众体育工作者笑了笑,将“气”全部装进橡皮肚子中去了!
[SITESERVER_PAGE]  飞毛腿者,乐于奔波之谓也!群众体育面广线长,钱少人缺,全靠一双飞毛腿,到处奔波。如果一年四季呆在办公室,不深入群众,群众体育工作一定是一事无成。
随着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群众需要我们去帮助他们解答工作中出现的疑难,去传授体育知识,去辅导新的体育项目。更为重要的是,为了获得群众体育“立体型”发展的效果,群众体育工作者必须与社会各界交朋友,认真细致地发动各界人士都来支持群众体育,开展体育活动。时间就是效益,时间就是金钱。群众体育工作者凭着一双飞毛腿,克服了不少困难,赢得了时间,赢得了效益!
所有这些,是群众体育干部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的宝贵结晶!
(三)高热情,高效率,高质量
满腔热情,是干好工作的先决条件。因此,每个群众体育工作者,都要热爱自己的工作。只有热爱,才能产生热情。除了对自己的工作满腔热情之外,对我们的工作对象,即广大人民群众,更要满腔热情。人民群众既是我们的工作对象,更是我们的服务对象。群众体育工作就是服务,为全体人民服务。离开了人民群众,便失去了群众体育工作存在的意义。
长期以来,由于封建衙门思想的影响,我们一些同志自以为高人一等。使人感到机关里“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极大地损害了执政党的形象,紧张了党群关系,延误了办事效率。既然我们是于群众体育工作的,顾名思义。我们必须诚诚恳恳地为群众服务,当好人民的公仆,当好人民的勤务员,满族热情地迅速办好群众需要我们办的每一件事情。
满腔热情的突出表现,便是办事的高效率和高质量。在社会进入信息和电子时代的今天,办事的高效率显得更为重要。任何办事疲疲沓沓或敷衍塞责的入,是不称职干群众体育工作的。群众需要你办一件事,你拖拉不办,或马虎潦草,其直接后果便是冷却了群众的一片热心。要使一颗冷却的心重新热起来,必须付出以前两倍甚至三倍的热量。我们的社会是一个整体,犹如一部大机器,各个部件互相制约。如果你办事拖拉,便影响着整个机器的运行。
我们目前所处的社会,是迅速发展的社会,如果我们不以适应这个社会发展的高热情,高效率;高质量,去处理我们面前的问题,我们必将被历史的列车甩出前进的轨道!
高热情,高效率,高质量,不仅能赢得时间,更能赢得信任,赢得威信。
[SITESERVER_PAGE]  (四)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实事求是,不尚空谈
人们通常将体育划分为三个方面:学校体育、群众体育、竞技体育。这三个方面由于其任务不同,参加者的感情也不同。
学校体育,带有行政强制性,即以行政命令的形式布置下来。要求每个学生必须参加一定的时间,必须完成一定的强度,必须达到一定的标准,非完成不可。
竞技体育,是属于贡献型的。为了达到体育技术水平的最高峰,从事竞技体育的人,不仅贡献了自己的精力,同时也贡献了自己的青春,有些人甚至贡献了自己的生命。如果没有贡献精神,要想在竞技体育高峰的崎呕道路上攀登,几乎是不可能的。
群众体育,则是自觉型的。就是说,是人民群众自觉自愿地参加的一项活动。尽管我们在组织群众体育活动时,由上级下达了许多文件和指示,这些文件、指示具有行政的和法律的约束力,有一定的强制性。但是,群众体育活动,完全是建立在群众自愿参加的基础上的,不允许一部分人或某个人,用行政或法律的手段强迫另一部分或某一个人去参加体育锻炼。
群众体育工作的这一特定性质,决定了群众体育工作者决不能坐在小房子里发号施令,而应当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及时了解群众的要求、群众体育工作的动态、经验和问题,实事求是地采取符合实际的措施,指导群众体育的发展。切忌夸夸其谈!
社会的前进,促进了经济、文化的发展;经济文化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水平。不同时期,人民群众对体育需求的形式、内容、效果差异十分显著。五六十年代,人们积极参加广播体操、跑步、游泳、打拳;到了八九十年代,当初被人们视为洪水猛兽、邪门异教的健美活动、健美操活动、健身舞蹈活动活跃于大小城镇,七八十岁的老头老太太也穿上鲜艳的服装跳起了迪斯科。
从某种意义上讲,体育对人民群众除了健身作用之外,还有刺激作用。任何一种刺激物,如同商品流通二样,迟早会产生“饱和效应”,这就是为什么有许多东西,在热烈了一阵子之后便会冷却下来的内在原因。在群众体育活动中,几乎没有那一项活动是长久不衰的。作为群众体育工作者,一定要经常深入到群众中去,及时了解群众的体育需求“信息”,指导群众体育不断发展,常抓常新。
[SITESERVER_PAGE]  社会的发展,使群众体育的工作方法也带有鲜明的时代特点。五六十年代,大都采用行政动员的办法发动群众,实行的是可行性原则;七十年代,一般采用召开现场会,推广经验,观摩学习的方法,实行指导性原则;八十年代,则较多地采用评比、竞赛、目标管理等激发性原则;九十年代,随着《体育法》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颁布,群众体育已走上了法制化、制度化原则的轨道了。由此可见,群众体育工作没有现成的一成不变的经验。群众体育工作经验,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创新、不断深化。群众体育的经验产生于群众之中,每一个群众体育干部,一定要经常深入群众,进行实事求是的调查研究,及时总结出群众体育工作中产生的新鲜经验,归纳、总结、研究、升华,成为系统的理论性的经验,再反馈到群众中去指导群众体育。如果我们不深入群众,或者是人深入下去了,心没有真正想到群众体育工作的不断发展即没有用心去考察实际,我们还是得不到符合实际的东西。即使得到了实际的东西,研究方法错了,不是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方法,而是想当然的形而上学的研究方法,必定是空谈理论,用以指导群众体育,“非徒无益,而又害之”。因此,每一个群众体育工作者,一定要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实事求是,不尚空谈!(1989.6)

  附记:一九八九年六月,原国家体委组织编写《群众体育工作指南》一书,我根据自己十多年从事群众体育工作和体育新闻宣传工作的实践与体会,并借用众多专家学者的成功经验和理论成果,编写了该书的第一、第六部分书稿。此书出版后,我将这两部分原稿凑在一起,取名《群众体育与群众体育工作》,作为资料留下来。前不久,朋友送来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的,由卢先吾主编、何振梁题签的170万字巨著《全民健身大全》,上述书稿的大部分内容被收录,使我对七年前写的这份书稿的作用增加了一份新的信心。于是,便把原稿找了出来,进行了必要的修订,奉呈给群众体育工作第一线的同志们。毕竟是时间过了多年,形势变化很大,而且由于本人的学识所限,错误在所难免,希望同行站在对群众体育工作负责的立场上,对此稿认真审视、修改,以求正确,而较少谬误。如这份资料能对大家的工作有所帮助,则幸甚!(周克臣1997.4)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群众体育干部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

10091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