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对县域体育发展产生极大促进作用的“全国体育先进县”评比活动,在完成其既定计划后宣布结束,距今已近十年。这十年中,国民经济持续发展,中国在奥林匹克大家庭的地位持续提高。中国体育代表团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成绩位居三甲,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以32枚金牌的成绩跻身第二位;北京申办奥运和承办奥运取得巨大成功。所有这些,都对我国体育发展尤其是国民的体育意识产生深远影响。
胡锦涛同志号召,“体育是人民的事业。要坚持以人为本,把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激发的群众体育热情保持下去,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体育健身意识,培养人民健身习惯,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体育活动和全民健身运动。”
社会体育如何适应这种形势?为此,本课题以“湖南县域体育”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了数年的跟踪调查。总体感觉是,随着社会进步、国民经济增长和全民健身计划的广泛施行,人民群众以体育锻炼为主体的健身意识明显增强,健身热情日趋高涨,呈可喜局面。但是,在改革开放和城镇化建设不断深入、县域社会及经济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的变革中,县域体育发展明显滞后,县域体育整体形势落后于政府要求和人民群众的体育需求。据对“全国体育先进县”的调查,东部沿海经济文化较发达地区,“全国体育先进县”的体育工作依然保持持续发展状态;在中、西部地区,约有三分之二的“全国体育先进县”体育工作大幅下滑,“体育先进”的区域影响不复存在,体育场地设施遭到严重破坏,大多数居民不知道本地区曾经被评为“全国体育先进县”;在其他县域,体育事业发展更不乐观,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应当采取对策,促进县域体育快速发展。
[SITESERVER_PAGE] (一)2004年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2004年,通过实地调查和发放调查表,对湖南省县市基层体育工作进
行调查,获取了61个单位的有效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后得到下列情况:
1.人员配置不适应形势发展
机构改革中,县级体育管理机构变化很大。61个县市区的体育行政管理部门,有46个单位为体育局,占75.4%;有12个单位为文化体育局,为19.67%;有2个单位为文化体育旅游局,占3.28%;还有1个单位是教
育文化体育局,占1.64%。
这61个单位中,共配有工作人员1229人,平均每个单位20.14人。其中分管体育健身者0.49人,教练员5.29人。文化程度状况是:本科108人,占8.78%;专科258人,占20.98%;高中和中专文化者223人,占18.14%;初中及小学文化者有640人,占52.07%,超过了半数。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人员中,学体育专业的只有219人,仅占17.81%,也就是说,县级体育工作人员中只有六分之一的人学过体育专业。在高度信息化、经济全球化和可持续科学发展的今天,这样的文化素质,是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
2.经费安排短缺
2001—2003年中,这61个县市(区)年平均财政收入为9938.29万元,年平均财政体育拨款(其中有24.6%的单位含文化、教育、旅游拨款)为20.72万元,平均占县财政收入的0.21%;县市体育部门平均每年的开支为:工资13.88万元,行政费用5.13万元,事业费16.92万元,其他费用4.20万元,合计为40.13万元,除去财政拨款,平均每年超支出19.41万元。就是说,在上述“低消费”的状态下,县市体育部门每年正常开支的经费,有50%必须由自己去“创收”。
体育部门创收的主要门路是销售体育彩票,其次是出租场地。诸如体育竞赛业、体育广告业、体育旅游业等大有可为的体育产业在基层各县市区几乎没有触及。但即开型体育彩票许多地方不敢销售;一些县销售体育彩票应得的公益金迟迟收不到,不知钱在哪里,影响了积极性;为了减少与福利彩票的矛盾,许多县市政府采取了体育彩票与福利彩票隔年销售的措施,且一年内只能销售一次;一些地方反映福利彩票的销售政策与方法优于体育彩票,抢占了彩票市场。
[SITESERVER_PAGE] 3.公共体育场地设施缺乏
据这61个单位统计,可供居民使用的公共体育场地有:田径场32个,占52%,就是说,约有半数单位没有体育行政部门管理的公共田径场;其他为篮球场33个,游泳池29个,综合训练房20个,足球场1个,射击场1个,溜冰场1个,乒乓球房20个,健身房6个,武术馆3个,健身中心54个等等。各城市的区大多数没有体育行政部门管理的公共体育设施。如长沙的天心区,株洲荷塘区,衡阳石鼓区,邵阳双清、北塔区,张家界武陵源区,郴州北湖区,永州芝山区等。还有相当一部分县也没有或很少有公共体育场地。如湘阴县只有一个游泳池,平江县只有一个溜冰场,江永县只有两个篮球场,永州兰山县,怀化中方县、辰溪县、会同县、麻阳县、新晃县,湘西泸溪县等则没有任何正规的公共体育场地。更为严重的是,原来拥有公共体育场地的县市,本次调查中,场地没有了!尤其是全国体育先进县的体育场地占用十分严重。益阳市的南县、沅江市是全国体育先进县,曾经拥有标准的两场一池一房,此次统计中场地一片空白。桃源县是第一批体育先进县,建有标准场地,后来体育局整体搬家,此次统计只有游泳池和训练房,田径场与灯光球场均没有了!全国体育先进县桂阳县体育场地被出卖建成商场,桑植县体育中心被登报公开拍卖。新晃县、凤凰县原来都拥有一座体育馆,现在也不见了!
乡镇公共体育场地更为欠缺。据嘉禾县的调查,该县17个乡(镇)共有体育场地182个,其中属于中小学使用的129个,属乡镇政府使用的23个,属厂矿企业使用的16个,真正属于村民使用的只有14个。该县总人口33.6万,其中农业人口27.4万,农业人口中学生有5.6万,农村居民有21.8万人,他们只拥有14个体育场地,平均每1.55万人才有一个体育场地。可见农民群众基本上没有体育活动的机会。
[SITESERVER_PAGE] 4.体育健身活动不普遍
调查中发现,县市区体育部门由于人员素质、场地设施及经费等条件的制约,体育活动开展得很少。据统计,2001—2003年,61个县市区共举办县市级体育活动269次,平均每县市每年仅1.46次。且3年中每年举办活动的只占62.99%,3年中有2年举办活动的占16.39%,3年中有1年举办活动的占8.90%,3年中没有举办活动的占13.11%。调查还表明,合署办公的单位较之体育局单独设立的开展活动多,表明县(市)体育局困难更大,因多种原因未能将开展体育健身活动列入正常工作日程。
2001—2003年间,61个县(市)有21个县(市)(占34.43%)没有实施国民体质检测,有16个单位(占25.1%)从未搞过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表明县(市)对所辖居民的体育健身问题尚未引起关注。
乡镇体育活动开展薄弱。调查了30个县(市)中的30个乡镇组织举办体育健身活动的情况。结果是:每年组织举办了活动的2个占6.66%,3年中有2年举办了活动的4个占13.33%,3年中有一年举办了活动的8个占26.66%,3年中没有举办活动的16个占53.33%,表明半数以上乡镇没有组织开展任何形式的体育健身活动。3年中这30个乡镇共举办活动22次,参与活动总人数为3880人次,占其乡镇总人口比例仅为0.07%。较之《全国体育先进县标准细则》中“乡镇每年组织体育竞赛的参与人次不少于总人口的5%”的有关要求,相差甚远,显示出目前乡镇体育健身活动几乎无人问津。
体育健身活动少,玩牌和看电视是居民的主要休闲活动。据对一百户乡镇居民休闲活动的调查,其休闲爱好依次是:玩牌42.62%,看电视40.08%,交往7.10%,洗脚按摩2.89%,饮茶聊天2.18%,体育健身1.14%,唱歌跳舞0.89%,旅游0.89%,种花0.51%,看书报0.19%。表明乡镇居民主要以玩牌、看电视度过余暇,而益于身心健康愉悦的体育健身娱乐活动尚未进入乡镇居民生活。
[SITESERVER_PAGE] 5.业余训练重点不突出
这61个单位中,共开办了58所业余体校,开办率达到95%,拥有教练员316人,常年在训人数为5126人,平均每校90人左右。2000年以来向
上输送人才为355人,占在校训练人数的6.9%。平均每校每年输送率约为2人。可见对业余训练各地是重视的。
但是,各单位业余体育训练项目布局比较散乱。除田径所占比重较大(39个单位,占35.14%),其他项目份量很小。依次为:举重14家12.61%;乒乓球10家9%,游泳10家9%,摔跤7家6.31%,射击6家5.45%,体操5家4.5%,武术5家4.5%;柔道、跆拳道各4家,赛艇、篮球各2家,划艇、足球各1家。对省定重点精品工程项目支持明显乏力。
县市业余训练条件很差。江华、江永两县均以举重为重点,但训练房狭小破烂,设备十分简陋,经费欠缺,许多参加业余训练多年且很具潜质、条件很好的学生因交不起伙食费而无法继续受训。有些有希望的运动员苗子因本省运动队名额有限或因其他原因不能进入高一级训练,而运动员流入外省被本省体育管理部门明文禁止。运动员出路单一是影响业余训练积极性的原因之一。
6.农村学校体育状况堪忧
对宁乡县80所乡办初级中学的770名学生(男440人,女330人)调查,有58.6%的男生和69.7%的女生不知道实施全民健身计划这件事,知道全民健身计划的仅有3.2%的男生和1.8%女生。喜欢体育锻炼的男生只占74.5%,不到三分之二;女生只有51.2%即一半多一点;参加过体育但谈不上喜欢的男生只有22.5%,女生是46.1%;不喜欢体育活动的男生有3%,女生有2.7%。每天参加体育锻炼时间达到1小时的男生为21.1%,仅为五分之一多一点,女生只有15.2%,不到六分之一;还有2.3%的男生和4.2%的女生根本不参加体育活动。掌握一项以上体育锻炼方法的男生只有56.6%,女生是63.6%;没有掌握一项体育锻炼方法的男生尚有43.4%,女生有36.4%。
[SITESERVER_PAGE] 7.社区体育不乐观
益阳市是湖南省群众体育开展得较好的地区之一。据调查,益阳市社区体育人口为27.2%。在社区,居民休闲项目占首位的是扑克和麻将。按接受调查人数参与休闲活动的项目比率排列顺序依次是:扑克30.8%,麻将23.2%,跑步17.45%,打乒乓球15.45%,舞蹈14.8%,打羽毛球10.8%,钓鱼10%,围棋8.4%,打篮球8%,健美4.2%,足球0.8%。
以上调查可以看出,基层体育工作开展十分困难,状况不容乐观。县市区体育机构的人员配备不适应体育事业发展,文化素质低,专业水平差;体育事业经费极端欠缺,县市体育部门几乎都是“负债”运行,除了工资之外,其他经费都靠“创收”解决,一年四季为“谋生”奔波,无精力从事体育工作;场地设施缺乏,任意改变体育场地设施及体育用地用途的现象时有发生,当年创建体育先进县建设起来的体育场地设施正在年年减少,被占用建设商场和绿化广场,且制止乏力;《体育法》及国务院《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在基层无约束力,基层政府一些部门违犯《体育法》行为十分严重;县市区业余训练条件差,重点不突出;“全民健身计划”在农村没有影响,知晓度极低;乡镇及农村学校几乎没有开展体育活动;社区居民参加体育健身的比率不高;在一些地方,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国民体质监测制度没有推行。
(二)2008年的现状调查及与2004年调查结果的比较
在2004年调查的基础上,2008年又做了一次较大规模的问卷调查。两
次调查均以湖南省县(市、区)体育管理系统及居民为调查对象,以湖南省县(市、区)居民体育健身存在的问题为研究对象。2004年4月在湖南省124个县(市、区)中随机抽取61个,就2001—2003年间(文中称为第一阶段)县(市、区)体育的基本情况及居民体育活动参与情况进行问卷调查;2008年4月,再次在湖南省124个县(市、区)体育局中随机抽取79个,就2005—2007年间(文中称为第二阶段)县(市、区)体育局的基本情况及居民体育活动情况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对这两个阶段的调查研究结果进行数据处理和对比分析,并实地考察访问了部分县(市、区)体育局及其所辖乡镇及居民,搜集、整理有关材料,并对所获全部数据进行分类检验与统计。n为县(市、区)数量;第一阶段人口年平均数为56.1997万/县(市、区),第二阶段人口年平均数为55.396万/县(市、区)。
[SITESERVER_PAGE] 1.活动举办次数、规模通过两个阶段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状况的比较看出:湖南省各县(市、区)举办体育活动的次数有所减少,但规模相对增大,参加的人数相对增多。表明各县(市、区)举办各类体育活动的规模扩大了,居民参加活动的积极性提高了。但相对县(市、区)平均人口55万多的规模,活动举办次数和参加活动人数显得微不足道,仅占0.02‰和0.06‰。体育与教育、卫生一样,都是政府提供给人民的社会福利,县(市、区)体育行政管理部门是执行者。但是,在社会基层,服务于人民群众的社会体育严重缺失,体育管理体制缺位,导致县(市、区)体育行政管理部门长期处在“无权无钱”的边缘化状态,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组织开展群众体育健身活动缺少具体的政策和指标规定,对社会体育发展不能产生约束,这是社会体育健身活动开展不广泛的重要原因之一。(见下表)
[SITESERVER_PAGE] 2.社会体育指导员
调查显示,第二阶段湖南省社会体育指导员在开班次数、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的规模、社会体育指导员占总人口的比例都有了较大增长。表明,随着我国全民健身活动的深入,湖南省各县(市、区)群众体育骨干的培训力度加大。但是,按照《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第二期工程的要求,到2010年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人数达到65万左右,按全国13亿人口计算,相当于每2000人一名社会体育指导员。所调查的湖南省79县(市、区)总人口为4376.284万人,共有社会体育指导员20482名,平均每2136.6人有一名社会体育指导员,从数字看已经基本达到国家要求。但是,从1996年开始实施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制度以来已有14年,数字统计中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已有相当数量不担任社会体育指导工作。据调查,目前正常从事社会体育指导活动者不足注册者的15%,其中的大部分人又需要知识更新即再度培训。况且,注册社会体育指导员集中在城市里,农村基本上没有。因此,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依然面临艰巨的任务。(见下表)
[SITESERVER_PAGE] 3.体育经费
调查显示,较之第一阶段,县(市、区)体育财政拨款的绝对值上扬。但在这几年,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地方财政收入快速增长,而各地体育财政拨款基数依然很低,所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例下落,人均体育经费低微,体育经费缺失现象严重,各县(市、区)体育经费仍然“负债”运行。体育产业年均收入虽有较大幅度增加,但并没有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而获得良性发展状态,且体育产业创收多为体育彩票,体育本体产业市场消费能力很低。表明地方政府对体育产业市场的前景没有足够重视,体育产业市场没有培养起来,“造血”功能虚弱。(见下表)
第一、二阶段体育经费安排情况比较(万元)
[SITESERVER_PAGE] 4.体育场地设施
调查显示,2008年体育场地总面积相对2004年有了较大改观,尤其是大众化普及型的健身项目场地,不论是数目还是面积都有了较大的增长。但是,相对于《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所提出的到2010年力争人均体育场地设施面积达到1.40平方米,其中人均公共体育设施用地面积达到0.18~0.20平方米的要求,差距很大。篮球是我国最为普及的项目。第一阶段调查,湖南省61个县(市、区),由体育行政部门管理的可供公众开放的篮球场有33片,平均每个县(市、区)0.54片;第二阶段调查54个县(市、区),由体育行政部门管理的可供公众开放的篮球场为45片,平均每个县(市、区)0.83片。虽然较第一阶段增加了0.29片,但数字表明,平均每个县(市、区)尚无一片公共篮球场,也就是说,至少有17%的县(市、区)不存在有由体育行政部门管理的公共篮球场。足可证明,县域是“体育贫困地区”。(见下表)
[SITESERVER_PAGE] 5.国民体质监测
体质监测是通过收集、了解我国国民的体质数据,估价国民的体质水平,为制定相应的政策提供依据。调查发现(见下表),国民体质监测问题没有引起关注,相对第一阶段工作没有改善,反映出各县(市、区)没有把体质监测作为体育的日常工作来抓,没有理解到体质监测在推动全民健身活动中能起到的重要作用。
[SITESERVER_PAGE] 6.体育管理人员配备
据对79个县(市、区)体育行政管理部门的调查,结果显示(见下表),共配备工作人员1074人,每单位平均13.6人,比第一阶段少了。原因之一是国家对县域体育工作没有评定指标,地方政府忽视社会体育健身活动的组织与发动,忽视社会体育健身活动工作人员的配备;二是体育管理机构与其他单位全并,体育管理不再是单设机构。从学历上看(见图),在配备的体育管理人员中,本科167人,占22.15%;专科251人,占28.78%;高中、中专生251人,占28.78%;学体育专业的大专、中专生228人,占21.23%。工作人员的学历结构较之第一阶段有了较大的改善,也有可能是因为合署办公后,其他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学历较高而使比率发生变化,抬高了整体学历。
县(市、区)体育管理人员学历情况
[SITESERVER_PAGE] 7.机构设置
调查显示(见下表),体育行政管理机构中称“体育局”的较第一阶段减少,称“文化体育局”的较第一阶段增加。透视这种现象,可以窥见对体育的两种社会心态:对体育持“漠视”态度的决策者认为:文化与体育都是软指标,其机构的大小、有无,不会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产生“显影”作用。因此,每当机构调整,便首当其“冲”;对体育持“重视”态度者认为,文化和体育功能较为接近,体育与文化合署管理有利于文化和体育资源的整合,实现优势互补、工作互助。这有可能成为未来县级体育行政管理机构发展的趋势。
[SITESERVER_PAGE] 从系统管理角度看,组织的结构决定其功能。调查显示,“业余体校”“训练基地”等与竞技体育发展密切相关的机构在减少,与居民体育健身活动相关的机构,如“体育运动中心”“群体股”等有所增加;少部分县(市、区)对体育产业开发开始重视。(见下表)
[SITESERVER_PAGE] 8.结论
通过对第一、第二阶段调查情况的比较、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县(市、区)举办群众性体育活动的次数有所减少,但规模相对增大,参加活动占总人口的比例也相对加大。但相对县(市、区)平均55万人之多的人口规模,比例相当低。较大型的体育竞赛活动,能对群众性的社会体育活动产生宣传和激励作用,扩大体育人口的主要措施应当是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自觉地经常参加体育活动。
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依然面临艰巨任务。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及占总人口的比例,有了大的增长,但历时15年培训出来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已有相当数量不担任社会体育指导工作,有些需要知识更新即再度培训;况且,已有注册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集中在城市里,农村基本上设有社会体育指导员。
体质监测没有引起必要的关注。
体育经费短缺现象严重。体育财政拨款的绝对值有较大增长,人均体育经费也有较大提高,但基数依然很低。各县(市、区)体育产业市场惨淡,创收能力虚弱。
公共体育场地总面积2008年相对2004年有了较大改观,但距《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要求差距很大;且破坏现象严重。
体育与文化合署管理的县(市、区)增加,可能成为未来县级体育行政管理机构发展的趋势。体育管理人员的学历结构有了较大的改善,负责全民健身计划开展的工作人员配备少,但涉及全民体育健身活动的业务机构略有增加。
总体印象是,县域及其基层单位的群众性社会体育缺失现象没有根本改善,有些地方呈加剧趋势;县域体育工作条件十分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