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彭劲松 2.雷志灶 3.周克臣
1.长沙学院 长沙市 410003
2.湖南师范大学 长沙市 410013
3.湖南省体育局 长沙市 410008
摘要:运用问卷调查与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法,对湖南省县(市、区)居民体育健身状况进行研究,发现当前湖南省县(市、区)居民体育健身缺失状况普遍存在。分析认为,与县(市、区)行政管理部门的重视程度,人员配置,活动经费及场地设施等有关,提出了转变观念,优化组织结构,实施目标管理,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增强居民体育健身意识,市场运作增强“造血”功能等基本对策。
关键词:湖南;县;体育健身;问题;对策
1.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以湖南省县(市、区)体育局及其居民为研究对象。2004年4月在湖南省122个县(市、区)体育局中随机抽样出61个,就2001—2003年间各县(市、区)体育局的职能活动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回收问卷61份,回收率100%,经检验,材料真实可靠。同时,实地考察访问部分县(市、区)体育局及其所辖乡镇及居民,及时搜集、整理有关材料,并对所获全部数据进行分类检验与统计。
[SITESERVER_PAGE] 2.结果与分析
(1)县(市、区)居民体育健身缺失问题普遍存在
①举办体育健身活动次数少,活动参与人数少,体质检测不重视调查结果显示,2001—2003年间61个县(市、区)体育管理部门组织举办县(市、区)级体育健身活动次数及活动参与人数逐年有所增加。但从组织举办活动次数及规模上看,单位总人口年平均为561997人的61个县(市、区)中,3年间共举办活动269次,年均县(市、区)为1.46次;参与活动人数共225142人次,年均县(市、区)为1213人,占县(市、区)总人口的比例仅为0.022%,表明无论是组织举办活动的次数,还是活动参与人数,其现实状态都不理想。且从各县(市、区)间组织举办活动的情形看,3年中每年举办活动的占62.29%,3年中有2年举办活动的占16.39%,3年中有1年举办活动的占8.90%,3年中没有举办活动的占13.11%,表明还有一些县(市、区)体育局对于开展居民体育健身活动尚未列入工作日程。
另从组织国民体质检测情形看,2001—2003年间61个县(市、区)只有39个县(市、区)(占63.93%)进行过体质检测,平均检测人数为8137.47人,占其县(市、区)总人口比例仅为1.45%,亦表明当前县(市、区)对居民的体质健康问题尚未引起必要的关注。
②乡镇居民体育健身活动匮乏
实地考察30个县(市、区)中的30个乡镇组织举办乡镇居民体育健身活动情况发现,在30个乡镇中每年组织举办活动的2个占6.66%,3年中有2年举办活动的4个占13.33%,3年中有1年举办活动的8个,占26.66%,3年中没有举办活动的16个占53.33%,表明半数以上乡镇对居民体育健身活动尚未引起关注。从举办过活动的情形看,3年中30个乡镇中共举办活动22次,参与活动人数总计为3880人次,占其乡镇总人口比例仅为0.07%,较之《全国体育先进县标准的细则》中“乡镇每年组织体育竞赛的参与人次不少于总人口的5%”的有关要求,相差甚远。体育事业的发展需要深厚的社会意识和广泛的群众参与作为基础。体育如果没有大多数人民群众,特别是没有占总人口百分之八十的农村居民参加,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全民健身体育,更不能说是真正意义上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SITESERVER_PAGE] ③玩牌、看电视是居民主要休闲活动
从县(市、区)一百户居民休闲活动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其中成年人在休闲时间里的主要活动,按参与百分比排列依次是:玩牌42.62%,看电视40.08%,交往7.10%,洗脚按摩2.89%,饮茶聊天2.18%,体育健身1.14%,唱歌跳舞0.89%,旅游0.89%,种花0.51%,钓鱼0.51%,看书报0.19%等。表明目前县(市、区)居民生活中,除劳作之外,主要以玩牌、看电视等一些久坐为主的活动度过余暇,而益于身心健康愉悦的运动性活动严重不足,体育健身尚未真正进入居民家庭生活,体育健身意识普遍淡薄。
(2)县(市、区)居民体育健身缺失问题的主要原因
①观念陈旧,人员配置不合理,部门设置零乱
一些县(市、区)还没有意识到由于经济发展、技术创新、信息时代的到来给体育功能带来的变化,导致人员配置不合理,部门设置零乱。调查结果显示,61个县(市、区)体育局机关工作人员总计1229人。在平均每个县(市、区)局工作人员为20.14人中,一般包括有教练员5.29人,分管体育健身的0.49人等,这一现象再次证实:对于大众体育的管理,国家一个司,省局一个处,地(市)局1个科,县(市、区)局1个人。而湖南省一些县(市、区)的现状却连1个人的编制也没有,表明人员配备很不合理,势必影响县(市、区)居民体育健身活动的正常开展。从学历上看,在1229人中,本科生108人占8.78%,专科生258人占20.98%,高中、中专生223人占18.14%,初中及小学生640人,占52.07%,学习过体育专业的大、专、中专生219人,仅占17.81%。由此不难看出,一个专职人员少、学历层次低、又不熟悉业务的职能机构,在新的历史时期,要想完成体育服务人民、为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服务的任务,无论认识水平还是服务能力都是相当困难的。这也许是导致县(市、区)居民体育健身活动缺失问题的根本原因。
[SITESERVER_PAGE] 从表1可以看出,县(市、区)体育部门设置较为零乱,虽设置业余体校较为一致(58所,占95.08%),但其职能机构设置混乱,既不能体现出作为一级政府职能部门对于实施国家体育发展“两个战略目标”的宏观调控作用,也不能反映出县(市、区)体育局的工作重点在于指导全民健身,为改善和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服务。从系统管理角度看,组织的结构决定其功能。组织结构十分零乱的体育职能部门群体,势必影响其整体功能作用的正常发挥;一个对于居民体育健身没有明确目标指向的组织机构,显然不可能实现开展全民体育健身活动、为改善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服务的目标任务的。
②“造血”功能虚弱,经费严重不足,场地设施缺乏
[SITESERVER_PAGE] 从表2不难看出,当前各县(市、区)体育局体育经费严重不足。虽地方财政收入逐年有所增加,但体育财政拨款比例小,仅为0.20%,与体育发展实际需求相差甚远。现实中成倍超支完全依赖于体育局自身创收,几乎都是“负债”运行,收支严重失衡,然多受政策制约,不少体育局创收情况不佳,人均体育经费极少,这就使得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体育事业的发展举步维艰。
从表3可见,目前归属于各县(市、区)体育管理部门的公共体育场馆类别少、数量少、容量小。乡镇体育场地更为欠缺,例如:湘南某县的具体统计显示,该县17个乡(镇)共有体育场地182个,其中属于中小学、乡镇政府、厂矿企业的体育场地有168个,真正属于村民使用的只有14个。该县总人口33.6万,其中农业人口27.4万,农业人口中学生5.6万,农村居民21.8万,他们只拥有14个体育场地,平均每1.55万人才有一个体育场地。上述显示各县(市、区)乃至乡镇并未为居民体育健身活动开展提供应有的物质条件,这对于以身体活动为基本手段的体育健身活动的开展是十分不利的。“造血”功能虚弱,是导致体育健身活动经费严重不足,场地设施缺乏的主要原因。
③宣传力度不够,居民体育健身意识淡薄
县(市、区)级体育健身活动参与人数少;玩牌、看电视是县(市、区)居民主要休闲活动等。宣传力度不够,县(市、区)居民体育健身意识淡薄是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
[SITESERVER_PAGE] 3.改善县(市、区)居民体育健身现状的基本对策
(1)转变观念,明确目标,与时俱进
1995年在哥本哈根举行的世界首脑会上通过的《行动纲领》提出:“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是改善和提高全体人民的生活质量。”考察人类社会从农业经济时代———工业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的演进发展不难发现,体育从满足物质生产需要的强健身体转向为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从视“休息是为了更好地工作”到经济建设的目的是为了让人过上更好的生活。“肌肉饥饿”需要在休闲时间里得到“补偿”,休闲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直接需求,是高质量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正在从满足政治斗争需求,为宣传意识形态优越性的争金夺银,转向为民服务。县(市、区)体育部门的工作,直接面向基层老百姓,如果不将体育工作的重心,由抓少数人的竞技转向老百姓的健身,为其提高生活质量服务,显然是舍本求末,必将失去其生存发展的根基。观念指导行为,行为决定效果。因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背景下,只有重新审视新时期体育功能,从指向生产转向生活,从政治“工具”转向人们的健身“玩具”,从为了集团利益的争金夺银转向为老百姓的健身,全面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才有可能做到与时俱进,把握新时期县(市、区)体育职能部门的工作方向,明确目标,充分发挥其现有人力、物力、财力的效能作用,才有可能从根本上改变目前县(市、区)居民体育健身缺失问题的现状。
(2)优化组织结构,增强整体功能
县(市、区)体育行政部门作为一级政府的职能部门,是为了实现体育目标任务而形成的一个集合体。前已述及,当前县(市、区)体育部门机构设置零乱,接受过体育专业系统培训的专业人才少。县(市、区)体育机构组织结构的现状,很难产生良好的职能作用。“结构决定功能,而功能的变化又能动地推动着组织结构调整”。因此,应根据体育工作重心的转移,从满足人民大众体育健身需要出发,调整体育管理部门的组织结构,提高管理人员专业素质。在部门设置上,应紧紧围绕全民健身目标,兼顾竞技体育业余训练;在人员配置上,应根据目前湖南省有15所高校体育院、系2000年以来每年产生近3000名硕士、本科、专科毕业生的人才培养优势,广纳体育专业人才加盟,培训或减少在职业务素质不适合事业发展的工作人员,尽力使人员构成能胜任新时期的体育目标任务,同时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服务社会、服务生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业内外热心人、聪明人、能干人,力求做到组织成员能力互补,志同道合,以增强管理合力。
[SITESERVER_PAGE] (3)市场运作,增强自身“造血”功能
体育健身事关全民生息和健康幸福的生活,是一个巨大的社会市场。既有人们亲自参与的主动性运动和被动性运动的运动市场,也有与其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体育运动器材服装市场,场馆活动市场,技能、人才培训市场、知识信息咨询市场以及图书资料音像市场等。面对平均每个县(市、区)大约50万人以上居民的庞大的社会市场,县(市、区)体育部门如能坚持以人为本,主动争取政府支持,积极制定相关政策,大胆招商引资开发市场,便不愁自身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后,又进一步盘活全民健身市场,为民服务。如此运作,将势必有助于增强自身“造血”功能,摆脱当今普遍存在的资金不足、体育场地设施缺乏的困境,促进全民健身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
(4)加强宣传教育,增强体育健身意识
当前县(市、区)居民体育健身活动缺失问题,诚然与政府职能部门主动组织开展不力有关,但这对于居民个体毕竟仅是一种外因。思想支配行动,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居民体育健身活动能否广泛、常年开展起来,关键取决于个体的认识水平与其内部动力。因此,县(市、区)体育部门应充分利用各种媒介手段,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帮助人们树立健康第一思想,明确体育健身活动有助于人们健身、健心,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改善和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等宣传教育,提高认识。从而缩短体育健身与人们思想认识上的距离,并在鼓励人们参与过程中加强指导,使他们亲身体会到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的乐处与益处,增强意识,引起新的进步动机,懂得“花钱买健康”的真正含义。
4.结论与建议
举办县(市、区)级体育健身活动次数及活动参与人数少;对居民的体质健康问题尚未引起必要的关注;乡镇居民体育健身活动匮乏;玩牌、看电视是居民主要休闲活动,运动性活动少等是县(市、区)居民体育健身活动缺失问题的表面现象。观念陈旧,行政主管部门机构设置零乱,管理人员专业素质低,居民体育健身意识滞后,体育健身资源不足等是湖南省县(市、区)居民体育健身活动缺失问题的主要原因。随着人们对体育健身的需求愿望增强,必须转变观念,优化组织结构,引进市场运作机制,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全民体育健身意识,才能迅速改变县(市、区)居民体育健身活动缺失的现状,推动体育事业广泛深入地发展,更好地为改善和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服务。
[SITESERVER_PAGE] 参考文献:
[1]颜天民、熊焰、余万予《体育概论》、《体育史》、《奥林匹克运动》、《体育法规》[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388-392.
[2]国家群众体育现状调查课题组《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8:4-111.
[3]王雅林《生活方式述评》[J].社会学研究,1995,(4):43.
[4]雷志灶《学校体育健美乐目标的思考》[J].体育学刊,1996,(2):39-41.
[5]李宗浩、曲天敏《体育管理学》《体育经济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0:27-41,118-127.
[6]雷志灶《体育方法》[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13.
[7]苗大培《论体育生活方式》[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0,(3):68.
[8]卢元镇《体育社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7):212-216.
[9]雷志灶、周克臣《体育与城市发展》[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3-10.
[10]卢元镇、刘凤霞、李国军《休闲生活方式:社区体育的立足点—社区体育“以人为本”的讨论》[J].体育文化导刊,2003,(1):3-5.
[11]卢元镇《举办奥运会也应该收获群众体育》[J].体育文化导刊,2003,(12):24-25.
[12]王广虎《“生活世界”与社会体育的生活化》[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0,(4):1-4
[13]裴立新《当前农村体育发展中若干重大问题的理性思考》[J].体育与科学,2003,(3):5-9.
[14]周克臣《淡云灯影—体育馆路1号三十年笔记》[M].香港:世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375-427.
[15][美]杰.科克利(JayjCoakley)管兵、刘穗琴、刘仲翔等译《体育社会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363-373,504-541,627-639.
[16]湖南省统计局《湖南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358.
[17]湖南省统计局《湖南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364.
[18]http://www.hntjgov.cn/tjgb.
[19]PressofWorldHealhOrganization:WHOMeetingStressesHealtBeneftsof“ActiveLiving”[Z].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