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松卿
鸡形拳为湖南永顺张海全所创编。属象形拳的一种,流行于湘西各县的土家族山寨。张海全从小习少林拳,青年时参加过义和团运动。义和团失败后,他隐居深山,养着数十只雄鸡,观其搏斗时的蹦跳、闪躲、嘴啄、站立姿态,结合所学的少林拳术,加以创编整理,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新拳种。
鸡形拳内容丰富,其第四代传人彭继祥又据师传套路结合现代武术特点,择取雄鸡出笼、鸣啼、寻食、啄食、拍翅、展翅、扑灰、追逐、合翅的形象化动作,进行了再创编,使其更具有健身的作用。例如仿鸡的连续拍翅、起落,可使膈肌不断舒缩,有按摩肝脏、肠胃,促进肝内血液循环,提高肠胃消化与吸收能力的作用。
鸡形拳主要有头碰、肩打、胯靠、爪抓、脚弹等技击动作。身法大开大合,颈部时伸时缩;步法以弧形步、矮子步、击步、垫步为主;脚法以弹腿、前踩、侧铲、弹踢、跳跃为辅;手法以勾手代替鸡嘴,有抓、啄、点、叉、削等。讲究爆发劲,要求快速准确,气沉心稳,借鸡鸣之声发力。
鸡形拳的基本功法有鸡爪功、鸡嘴功、闪翅功。鸡爪功先练鸡爪形,再练提桩法。其方法是:将钉在地上的木桩抓起来,再将其钉人地下,再抓起来……如此这般,每天练数次并逐步增加,抓起一次在抓的部位削去一块,直到将木桩削成尖形仍能抓起。练抓葫芦:将葫芦或木制水瓢放在水里,天天抓球形的一面。鸡嘴功先练鸡嘴形,再练啄砂袋,每天数百次,再改啄砖块或墙壁。闪翅功先两脚分开略宽于肩,直立站定,两手侧平举,四指并拢用力上翘,大拇指弯曲用力,两眼平视;两脚不动,膝盖里平,两臂爆发用力下落,两掌拍打两胯,如同鸡拍翅状。接着假设左右两人拉住双臂,迅速屈臂下沉,内夹双膝,然后突然快速用力分膝并向两侧插掌,用劲下沉,用抖动弹开。
[SITESERVER_PAGE] 鸡形拳练功时要运足气,意守丹田。除练好三种功法外,还要锻炼速度、柔韧、弹跳、力量、耐力、平衡等身体素质。鸡形拳的技击法则是“有形无形假假真真,形内藏针是其妙门”。临阵与人交手时,“敌进洪门把钟撞,神爪前伸去投梁;敌抢偏门把草卷,雄鸡踩花定遭殃”。另有12字口诀:“洪门闯,偏门逼,吞而吐,虚实清。”
鸡形拳有徒手鸡拳一套,含起势、雄鸡伸腿、雄鸡啄米、雄鸡闪翅、雄鸡叱口、飞爪戏珠、雄鸡挠尾、雄鸡寻食、雄鸡地坎、金鸡独立、寒鸡抱蛋、雄鸡撩腿、雄鸡扑面、雄鸡折翅、雄鸡过坝、雄鸡拦门、左右金鸡独立、雄鸡拘翅、鸡形步、雄鸡踩花、雄鸡扑灰、矮子步、雄鸡扒地、雄鸡展翅、雄鸡合翅、虚步十字手、雄鸡拍翅、左右后撩腿、雄鸡拍灰、合翅等招式,另有鸡爪棍一套,攻防兼备,有实战价值。
原载:《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志》 广西民族出版社1990年8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