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桂森
20世纪30年代,是长沙市体育运动的全盛时期。那时不但学校体育开展得好,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均有球队组织,如银行、邮电、盐务等,由于比赛频繁,吸引了广大的群众观看,社会各阶层群众参加体育活动的人越来越多,出现了不少群众自发组织的球队与体育团体。其组织形式多样,有以同乡会、校友会、家庭为单位组织的球队,也有混合组成的,如雨后春笋,遍及全城,大大推动了长沙市体育活动的蓬勃开展。其时组织较大、参加人数较多而项目较全面的为南强体育会。
1934年号称“泰安球王”之明德学校男子排球队,自第五届华中运动会夺魁归来后,声名大噪。其中主力队员谢继先、刘业昭、潘基顾、黄炳烈等,每逢假日,均集中在队友刘兴衡家练球,因刘家辟有球场,使用方便,故从未间断,是以球艺大进。当时湖南第一纺纱厂(即现在的长沙纺织厂)厂长范新度,喜好体育活动,常往刘家做客,观看球队训练,有时随队外出参观比赛,他提出以明德球队为基础,并邀请长沙市部分体育界名流参加,共同组织一个南强体育会。
南强体育会成立于1935年7月14日,并在湖南第一纺纱厂会议室召开会员大会,到会者有潘南顺、冯崇毅、杨芳、张镜先、谢继先、左大杰、刘业昭、刘兴衡、陈嘉俊、张孝德等数十人。会议通过了组织章程,推选了负责人,有会长范新度,总干事刘久彝,文书干事张孝德,交际干事陈嘉俊,财务干事谢继先,篮球干事张镜先,排球干事刘业昭,足球干事李国继,网球干事刘虚舟,田径干事潘南顺,游泳干事钟达三,各项体育活动的干事为组队人,并兼任教练。大会还规定了各项体育活动的练习场地与时间,制定了比赛活动的计划,作出了扩大组织发展会员的决定。
[SITESERVER_PAGE] 南强体育会成立后,各组开展活动非常积极。每周星期一、三、五下午为游泳、田径训练时间,地点在青年会游泳池与公共体育场;二、四、六为球类训练时间,地点在湖南第一纺织厂与明德中学。体育会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训练,很少自由缺席者。每当寒暑假,京、津、汉等地大学生回长参加活动,南强体育会更为活跃。据长沙《全民日报》1935年8月10日载:“南强排球队与雅礼队,在青年会球场进行比赛,结果以三比零胜雅礼队。”8月11日载:“南强篮球队以四十二比二十九之优势,大胜长沙篮球劲旅兑泽队。”又讯:“南强排球队以三比二战胜久负盛名之岳云队。”8月20日载:“岳云排球队再向南强挑战,又以零比三惨败。”再讯:“南强足球队与我省足球盟主雅礼队激战,以一比一握手言和。”9月28日载:“南强网球队以‘南强杯’名义,发起双打公开赛。”南强球队在当时与长沙市篮、排、足、网球各路劲旅比赛,所向披靡,名声大振。
同年8月下旬,南强体育会与长沙市各球队几经较量,无有对手,便有远征武汉之举。据长沙市《市民日报》1935年8月26日载:“久负盛名之南强球队,为观摩球艺起见,特派篮、排球各一队共十六人,由总干事刘久彝率领,远征武汉。”22日在汉开始排球比赛,首战湘鄂路局励志排球队,观众甚为踊跃。比赛结果,南强队以绝对优势,直落三局获胜。23日则与名震全汉之警备旅排球队交锋于中山公园球场,观众更多,有万人空巷之势。南强队以三比零大获全胜。24日对湖北省师范队,该队是当时武汉之菁华,上场时盛气凌人,目空一切,结果又以零比三惨败于南强队之手。原拟继续举行篮球比赛,因主力队员谢继先突患重病,潘基顾、周怒安两人又未能如期赶到,是以作罢。遂于29日乘车返长,会长范新度率领左大杰、许定诚等十余人到车站欢迎,并在三和酒家设宴为之洗尘。
936年以后,南强体育会成员多数离开长沙。次年卢沟桥事变,会员聚合不易,会长范新度亦离长沙,因而南强体育会的活动,遂告终止。
南强体育会的活动时间虽短,但因组织健全,领导有方,兼之经费充裕,会员训练刻苦,对外比赛频繁,各队菁华荟萃,每战必胜,在长沙市人民脑海中至今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原载:《湖南体育史料》第三辑1983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