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国家体育总局 | 湖南省政府门户网站 无障碍浏览 |

近代竞技体育与体育竞赛 湖南早期的体操运动

湖南省体育局 发布时间:2011-08-18 11:16 【字体:

皮灿

  体操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据文献记载,古代医学名著《内经》中就有“导引养身术”,能强筋健骨,祛病延年。又东汉末期医学家华佗编有“五禽戏”,即模仿虎、鹿、猿、熊、鸟五种动物的动作,用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宋末有徒手操“八段锦”传于民间,流行一时。1973年在长沙马王堆西汉墓出土的帛画《导引图》,距今两千多年,其操练动作包含有呼吸、四肢、持械、歌舞、杂技及个人和集体动作,内容丰富,锻炼全面。鸦片战争以后,有欧美式体操传人我国。在新中国成立前,我国宝贵的体操遗产以及国外引进的各式体操,均未得到应有的发展。
  我省体操分继承宝贵遗产与国外引进的各式体操两类。前者是我在1916年至1923年所见的体操形式,其内容有龙舞、斗狮、方桌、叠罗汉等,造型美观,每逢春节连续演出半月,最受广大群众欢迎。此外还有文艺团体如长沙市苏家巷的同春园、育英街的新舞台,他们不独趁春节演出,平常也在舞台上表演体操技艺,常见的表演内容有鱼跃、高空翻下、连续后翻、前后腾空翻等动作,结合剧情适时演出。
  国外引进的体操是我在1920年起陆续看到的,当时长沙市除部分学校有一点点体操器械设备外,北门外雅礼大学的雨操坪安装有平梯、单杠。以后又在岳云体专、明德中学、第一师范、长郡中学发现有单杠,木马等设备。八角亭鱼塘街有一个消防大队,他们的主要任务是救火,救火必备攀登、腾越、平衡等技术设备,设有天桥、爬竿、单杠、跳马等器械。队员一日两次苦练基本功,在灭火救灾中成绩显著,深受市民钦佩。
  原载:《湖南体育史料》第四辑1984年12月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近代竞技体育与体育竞赛 湖南早期的体操运动

10091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