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国家体育总局 | 湖南省政府门户网站 无障碍浏览 |

近代竞技体育与体育竞赛 长沙乒乓球史话

湖南省体育局 发布时间:2011-08-18 11:06 【字体:

蒋建甫

  乒乓球进入我省是在20世纪20年代初期,由英国传教士在长沙“基督教青年会”开始的。当时只有两张老式球台,拍质为木板,中间有小孑L,椭圆型。20年代末30年代初在长沙几所小学逐渐传开,球质乃塑料花色。30年代初进化到全白色。后来有上海出产的盾牌硬质与软质两种,盾牌“101”为硬质,“102”为软质,比赛就采用了盾牌“102”球,此球一直用到50年代中期,在此其间,还有“光荣牌”软硬质两种球同时使用。
  1933年我省中小学乒乓球竞赛开展较为普及,校与校之间经常进行比赛。当时一师附小最为突出,占有绝对优势。1935年长沙有几个成人名手,以李棵、胡中熬为代表,由于两人各有千秋,不能相容,两人各自发展自己的势力,组织球队,成立了以李棵为首的长风队,胡中熬为首的秋水队,这是长沙最初仅有的两个球队,竞争性非常强,名誉感也特别重,谁也不能输,由于长风队实力较强,秋水队始终不能取胜,至1937年,该队就解散了,胡中熬随之也退出了乒坛。长风队的李棵由于找到了当时政界后台,经济上也可以维持,就发展了长风乒乓球成人男女队、少年队,由李棵任总队长,我任少年队队长。少年队的队员均系一师附小的学生。由于长风队盛极一时,省内无对手,相约汉口、南昌等外地球队来长比赛。1938年,由于全面抗战爆发,南京电信局南迁途经长沙时,该局职工打乒乓球的人多,技术水平较高,与长风队交锋时,打败了长风队。从此李棵退出了乒坛,长风队也随之解散。当时南京电信局留下了部分职工,在长沙电信局工作。其中有龙国梁等乒乓球好手,我与龙打球很相称,个性也相投,每天在民众俱乐部乐群厅打球。1943年7月,由在长沙的浙江商人与衡阳的广东商人争市场,两家约定在衡阳市举行乒乓球比赛,长沙商人特邀了我和龙国梁,衡阳商人则邀请香港乒乓球手相对抗,双方交战,打得很精彩,轰动了衡阳市,结果,长沙商人队获胜,最后广东商人离开了衡阳市。1944年长沙沦陷,被日本人占领”我离开了长沙,从此,长沙的乒乓球活动出现低潮。
  原载:《湖南体育史料》第十二辑1989年11月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近代竞技体育与体育竞赛 长沙乒乓球史话

10091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