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国家体育总局 | 湖南省政府门户网站 无障碍浏览 |

我省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蓬勃开展

湖南省体育局 发布时间:2004-08-13 11:03 【字体:

——省体育记者协会组织中央、省会媒体深入基层采访

  7月7—14日,省体育局青少年体育处和省体育记者协会联合组织中国体育报、湖南日报、三湘都市报、潇湘晨报、长沙晚报和湖南经视等六家中央、省会新闻媒体,对我省青少年业余训练及体育后备人才基地进行了采访,这次采访意义不同凡响,成果显著。此次活动历时9天,行程2000多公里,历经安化、新化、娄底、邵阳、麻阳、湘西自治州、古丈、花垣、永顺、浏阳、长沙等11个市州县,采访考察了举重、体操、蹦床、羽毛球、赛艇、皮划艇、摔跤、柔道、跆拳道、射击、田径、游泳、乒乓球等10多个项目的业余训练及后备人才基地。通过考察得出以下几点初步感受:
  第一,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体育部门扎实工作,青少年业余训练和后备人才基地建设大有希望、大有作为。各地党委、政府对体育事业高度重视,坚持树立科学发展观,比较自觉地把体育工作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来思考、来发展,对青少年业余训练工作的认识比较清晰、力度不断加大,成效不断显现。特别是在围绕2008年北京奥运会行动计划,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积极贯彻今年全省体育工作会议和省体育局局务扩大会议的精神,我省业余体育训练及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建设的工作取得了新的发展,出现了一派生机勃勃的喜人景象。各地都在把业余体育训练真正当成了“一把手”工程,真抓实干,成效显著。参加业余训练的人数明显增加,队伍壮大,训练场龙腾虎跃,十分热烈,表明我省坚持实施”精品工程”战略取得了新的成效。我省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工作已经彻底摆脱了低谷,王朝着积极、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业余训练注重了人才的科学选材、注重基础、突出输送的业余训练基本原则,科学性、规范性明显增强,这与省体育局多年来执行正确的工作指导思想、基层体育部门领导的观念和广大教练员业务素质的提高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现在大家有这样一种观念,那就是把夺取奥运金牌当成业余训练追求的最高目标,今天的金牌就是明天的品牌。
[SITESERVER_PAGE]  第二,艰苦奋斗、团结拼搏的精神在新时期业余训练工作中不断发扬光大。这是这次采访给人留下的又一个十分深刻的印象。这次主要采访的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比较落后的地方,这一点表现的尤为突出,古丈县在兴建体育设施过程中,采用的是打通一个隧道、添平两个深坑、建一片场馆的“穷棒子精神”,为改变面貌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新化县的举重、麻阳县的皮划艇和邵阳市体校艰苦奋斗搞训练,令人感动,值得深思。安化县、娄底市,特别是长沙市的训练条件都有了明显的改善,但艰苦奋斗的精神依然在闪光。这是我省青少年业余训练工作能够走出困境的精神支柱。另一个现象是,一个老教练带动了一个项目的兴起,通过数十年几代人坚持不懈地奋斗,终于成为一个地方的体育品牌或文化现象。如:安化县的羽毛球、麻阳县的皮划艇、古丈县的举重等。这表明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要发展一个体育运动项目,先要有一个事业心极强、肯钻研、善学习、品德高尚的好教练,这是事业成功的关键之一。在新的历史形势下,这点也是非常重要的。没有好教练,就是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再好、再完备,事业也不会取得成功。
  第三,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青少年业余训练发展新路,为今后体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积累了一些新鲜经验。永顺县体操的”体教结合”,安化县羽毛球的”一校两制”,娄底市体校的集约化运行机制和社会化办业余训练的尝试,花垣县以体育产业发展促进业余训练,长沙市研究制定”以高水平运动带动发展战略”等等,这些新鲜经验,值得认真研究、加以总结,逐步上升到理论层面,以点带面,进一步推动全省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工作全面开花,真正形成一种万马奔腾、百舸争流的全面发展态势。
  第四,制约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工作的主要问题。一是训练经费不足,这是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这也是表现当地政府能不能解决业余训练实际问题的试金石和分水岭。二是训练场地和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依然是影响我省业余训练工作的主要瓶颈。
  (省体育记者协会)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我省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蓬勃开展

10102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