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唐霞 李夏涛
辰溪,古名辰阳。屈原《楚辞·涉江》中“朝发枉渚兮,夕宿辰阳”的诗句,让这片土地早已载入中华文化的历史长卷。
公元前205年置县,2200多年的历史积淀,赋予这片土地丰富的文化遗产和自然风光。
千年古辰阳,文旅正当时。如今,这座沈从文笔下“令人神往倾心的美丽地方”,正以一场深刻的文体旅融合发展变革,迎来她最美的时代。
“百年兵工营”里打响“村BA”赛事,千年古驿道重现昔日繁华,藏书洞与书院传承文化薪火……一场关于文旅高质量发展的变革正在这里上演。
热门活动——“村BA”赛事燃动“百年兵工营”
辰溪县孝坪镇,正在被越来越多人熟知。当全国性赛事落地辰溪,当全网关注度投向孝坪,在篮球的闪转腾挪间,在游客的纷至沓来中,“百年兵工营”不断解锁蕴藏的“宝藏”,找到了“突围”发展的路径。
2025年8月20日至27日,大地流彩·2025年全国和美乡村篮球大赛(村BA)南部赛区在孝坪镇开赛。8天赛程、18支球队、44场比赛、近40万人现场观赛;193家中央、省级媒体参与报道;开闭幕式线上直播观看量达3993.2万次;相关话题全网流量突破14亿次。
这场国家级赛事让孝坪镇火爆出圈。据传播情况分析报告显示,全国“村BA”南部赛区在各媒体平台流量统计超18亿。#成毅点燃怀化辰溪村BA现场# #村BA球员带你云游辰溪# 等话题登上抖音热榜、微博热榜、快手同城榜38次,话题阅读量超10亿。赛事直播覆盖国家、省级、地市、区县、商业等多级别平台,全网直播观看量达5994万人次。
孝坪因兵工厂而起,随兵工厂而兴。1938年,汉阳兵工厂迁至此地,建设了抗战最前沿的兵工营,留下“汉阳造”的传奇。此后,这里经历辰溪兵工厂、湖南枪弹厂、沅江机械厂等历史阶段,延续至“三线”时期的辉煌,成为国内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兵工遗存聚落。
走进孝坪兵工营,研学馆里的抗战机床仿佛依旧轰鸣,兵工俱乐部修复后的星型天窗闪烁着历史光影,民宿街墙上的弹片擦痕、枪管巷19号的铜制门环,都在低声讲述烽火与岁月。
兵工记忆不仅是工业遗产,更孕育了“孝”文化。几代军工人在此生活,把“小孝持家、中孝敬业、大孝爱国”的精神,化为民族复兴的力量。如今,孝坪开展“四比”活动(比孝心、比勤劳、比整洁、比文明),仅数月便实现了人居环境与民风的双提升。赛事前夕,孝坪人更以一纸朴实倡议书欢迎宾客:“腾出座位、让出文明,请把有限的座位礼让给远道而来的观众。”
孝坪兵工营,历史与篮球在此交织,让这片土地闪耀出新的光彩。
千年驿路——京昆古驿道(辰溪段)重现繁华盛景
京昆古驿道穿越辰溪而过,千百年来既是交通要道,也是文化长廊。驿道遗迹至今依稀可辨,古碑摩崖与乡村风貌相互映衬。如今,这里正逐步开发成为徒步研学和文化体验线路,让古道焕发新生。
京昆古驿道(辰溪段)自驾游文化旅游项目位于辰溪县船溪乡船溪村,距县城20公里,是辰溪县的北大门,京昆古驿道的驿站之一。
船溪村始建于元代,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设船溪驿站。自此,村落人口增多,名门望族纷纷进住,修建了数十栋古色古香的房屋建筑。
昔日繁华的驿站风雨桥依然横跨在小溪上,两边的桥头亭、桥尾亭刻有“北通京都”“南达云南”等字样。驿站还保留着上马石和下马石,供官员上马和下马之用,让人仿佛能看到当年驿使穿梭、商旅往来的热闹景象。
辰溪县委书记丁热平在督导该项目时指出:“要优化展陈设计,通过系统挖掘古驿道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展陈形式,增强展览的知识性、趣味性与参与度。”如今,这条千年驿道正以其独特的历史文化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游客前来探访。
文献珍藏——中华藏书洞与大酉书院传承千年文脉
在大酉山下,有一处闻名遐迩的“中华藏书洞”。这里自古以藏书著称,被誉为“书通二酉”的文化源头。洞壁摩崖与洞外景致,共同诉说着书香与智慧的积淀。
中华藏书洞项目是辰溪重点文旅项目之一,依托辰溪“书通二酉”的深厚文化底蕴,打造沉浸式文化体验空间。与之相辅相成的大酉书院,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地标,秉承和传播德祖善卷道德文化与“心意三合”的行为准则,与藏书洞形成文化联动。
项目创新运营机制,构建政府监管、专业运营、村民参与的多元合作模式,确保项目可持续性。通过推动资源联动,设计精品旅游线路,推动藏书洞与周边景点协同发展,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真正实现“文化出圈、经济见效”。
当全国“村BA”的哨声在百年兵工营响起,当千年驿道重现商旅往来的盛况,当藏书洞与书院传承千年文脉,辰溪正在书写文旅融合发展的新篇章。
在这片古老又充满生机的土地上,历史与现代对话,文化与赛事交融。孝坪的兵工记忆与篮球热潮,京昆古道的驿路风情,藏书洞与书院的书香余韵,共同汇聚成辰溪独有的文旅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