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国际体联女子技术委员会第一副主席燕呢喃
1996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上,陆莉在高低杠上自由翻飞勇夺湖南奥运首金;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刘璇在平衡木上凌空跳跃,李小鹏在双杠上腾空回环,他们双双走上最高领奖台;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中国体操由于运动员一个个从器械上掉落,陷入低谷……
三届奥运会纪录着中国体操人的辉煌和挫折,湖南体操人的骄傲和落寞。而这些背后却有着一位重要人物,她虽然站在聚光灯之外,但对中国体操的影响却无处不在。她就是国际体操联合会女子技术委员会第一副主席、国际体操裁判、国家级体操教练燕呢喃。
体操裁判不仅仅是打分
“体操裁判工作并不像有些人想的那样仅仅是打打分,”燕呢喃说,“体操规则每4年就要更新一次,了解最新的规则变化,从而指导体操训练、控制比赛、找到发展方向,这是体操裁判不同于其他裁判的地方,也是往往被外界忽视的价值所在。”
刚结束2006年体操世锦赛裁判工作的燕呢喃对记者说:“从2000年奥运会我国体操运动员取得辉煌成绩,到2004年仅得一金,再到这次10月底结束的世锦赛夺得8金的好成绩,事实证明了体操训练与裁判指导相结合的重要性。通过学习规则,结合规则来进行训练,从而进一步加深对规则的理解,我正是这样做才带出了2000年奥运会上的体操湘军。”
李小鹏的双杠金牌和团体金牌,刘璇的平衡木金牌和全能铜牌,以及杨玲的高低杠银牌和凌洁的铜牌……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中国体操队里湘军撑起了半壁江山,那年燕呢喃正是湖南体操运动管理中心主任及总教练。
她回忆说,那时的国家队非常重视裁判的意见,她由于是体操裁判的权威,每个月都被邀请去国家队,指导队员按规则来规范训练,编排高质量、高规格、但难度与稳定性合理结合的动作,正是这样才使运动员和教练员的辛勤劳动有方向、有收获。
[SITESERVER_PAGE] 可是2004年中国体操跌入低谷,其实这不是运动员的难度和技术有问题,而是没有根据体操规则的最新发展情况编排动作,导致没能保证稳定性。她说:“在奥运会裁判席上看着队员们一个个从器械上掉下来,我心里难受极了:中国队有实力,有付出,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
好在一批老体操人又回到了国家队的领导岗位上,她尽管已年逾六旬,但再次成了国家队的红人。“现在去国家队都是几个教练抢着要我去指导。”她笑着说,只要大家成为一个团体,相互支持和合作,2006年世锦赛上的成功一定会在2008年的奥运会上得到再现。
成为规则制订者
在中国体操界燕呢喃是一个响当当的名字,因为湖南体操取得在国内的突出地位凝聚着她无数的心血,她也随中国体操走向世界而扬名国际体操裁判界。这其中她付出了许多,并一直朝着既定的目标而努力。“文革”一结束,她就参加了1978年恢复的第一届国家级裁判考试,成为湖南第一个国家级体操裁判,接着成为湖南第一个国际裁判。自1985年开始,她伴随着中国体操运动员参加了13次世锦赛、4次世界杯总决赛和3届奥运会的裁判工作。由于她有目共睹的努力和成绩,并一直十分重视裁判经验在训练中的重要性,她2000年成为了第一个入选国际体操联合会女子技术委员会的中国人,2004年她成功当选为女子技术委员会第一副主席。
就这样,她从一名普通的少儿体操教练成为了国际知名裁判,从一位国际规则的学习者成为了重要规则的制订者,她可以更快更准确地将有关最新规则变化的信息传递给国内的教练们,指导他们更加合理地组织训练。本国运动员在奥运会上的成功也是有着相同国籍的裁判的梦想。虽然燕呢喃站在幕后,但是每当中国体操运动员,特别是湖南体操名将登上最高领奖台的时候,她总觉得眼前的领奖台延伸到了她的脚下。她为自己能对国家和家乡作出一点贡献而骄傲,也为自己的奥运梦想能在一届一届的运动员身上得到延续而自豪。(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李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