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利县地处世界风景明珠——张家界东大门,总面积3700平方公里,总人口68万。勤劳、智慧的慈利人民自古就有崇尚体育的优良传统。改革开放以来,慈利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体育事业发展,社会各界、全县人民热情支持,积极参与体育事业建设,全县体育事业得到了蓬勃发展。1988年慈利即被原国家体委命名为全国体育先进县。此后的10多年内,慈利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工作亦是捷报频传。
体育基础设施初具规模,场馆设施进入湖南县级先进行列。县体育中心占地72亩,建有400米跑道标准田径场,50米泳道成人游泳池,25米泳道少儿游泳池,2000座席灯光球场、综合训练馆和广场看台,常年开放,为广大群众健身、娱乐、休闲提供有效服务,每天都有数千人到场晨练、活动及附近学校学生进行常规训练。
群众体育工作常年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红红火火。全县每年都要组织较有规模、有影响的群众体育活动5次以上,如四年一届的全民运动会(已办四届)、连续三届公费医疗“健康杯”广播体操大赛、四届“建行杯”篮球邀请赛等。学校体育、农村(乡村)体育、行业体协工作跻身市、省先进行列。
业余训练形成规模、特色。县体育运动学校开设乒乓球、柔道、田径、游泳、摔跤、武术散打等项目,坚持常年训练。柔道、乒乓球、田径已成为传统强项,均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因项目上的优势,1995年、2000年慈利县成功组织举办了湖南省青少年柔道比赛和乒乓球比赛。体校还为省以上运动队输送运动员9名,其中国家队2名(乒乓球队刘文华、柔道队唐红英),省体大队优秀运动员5名,一大批优秀运动员进入高等院校深造。体校注重与教育部门协作,走出了一条体教结合、相得益彰的业训路子。1993年至1999年先后7次被评为全省优秀重点业余体校、全国业余训练先进集体、全省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全省民族体育工作先进集体等。
竞技体育成绩突出。近10多年来,慈利运动员参加各级比赛,在柔道、乒乓球、田径、中国象棋等项目省以上大赛中共夺得金牌46枚,银牌41枚,铜牌31枚。其中,获全国银牌3枚,铜牌2枚,3个全国第5名;全省柔道比赛连续四届获县级团体总分第1名。1996年,省第8届运动会上,慈利运动员成绩出色,慈利代表队被张家界市人民政府授予参加省八运会“贡献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