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谭山平
(2002年9月25日)
湘潭市各级政府认真学习和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中央8号文件)精神,坚决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体育工作的意见》,落实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新目标、新任务、新要求。中央和省里的《意见》都强调,要大力发展体育产业,培育体育市场,逐步形成有利于体育产业发展的良好机制,为体育事业的长远发展指明了方向。下面,我结合贯彻两个《意见》精神,就我市培育体育市场,发展体育产业的情况作一个汇报。
一、创新求发展,打造新型产业链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体育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群众体育蓬勃开展,人民身体素质明显改善;竞技体育部分项目的水平进入了全省的先进行列;承办大型体育赛事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然而,体育投入不足,场馆设施老化,体育产业发展滞后等问题也严重困扰着我们。
[SITESERVER_PAGE] 为了改变现状,力求突破,我们在开发体育竞赛市场方面作了一些大胆尝试,取得了一定成效。今年初我们引入八一振邦足球队,签订了三年主场经营协议,使中国顶级足球联赛的大旗终于在湘潭这片热土上飘扬,为我市体育产业的兴起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找到了一个极为有利的切入点。为办好中国足球甲A联赛湘潭主场的比赛,我们按照“政府组织、市场运作、公司经营”的思路,组建了国有独资的湘潭市文化体育产业发展公司,由政府委派董事长,全权经营八一振邦湘潭主场的各项商务活动。一是将广告经营和推介湘潭企业,产品相结合,采取每场赛事展示一个方面或一个行业的成果的做法,达到了既宣传企业形象,又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二是将市场经营与激活球市相结合,通过对球赛赛程,对手的精心分析,每一场球赛都努力寻找到一个兴奋点,借以刺激球迷们的观赛欲望和调动企业做广告的兴趣,因此,门票销售一直保持很高的出售率,场地广告也卖得火热。三是将赛场经营与服务行业经营结合,公司与各宾馆、运输企业、旅游点等进行联系,,各经营链条上的企业通力合作为球队和球迷提供优质服务。由于经营得当,球赛的商业运作成效明显,形成了湘潭市盛况空前的“金牌球市”。足球热带动了经济热,拉动和辐射效应显著。首先是盘活了存量资产。建于1986年的市体育中心,曾是全国十大体育场之一,但多年来资产基本上被闲置。八一振邦来潭后,体育中心改造成合格的甲A比赛的主场地,盘活了闲置资产,减少了财政补贴。其次探索了体育产业化发展的路子。新成立的文化体育产业发展公司,自主经营,努力开拓,经营收入可观。通过三年的主场经营,有望培养出一支专业经营队伍,摸索一条发展壮大文体产业的路子,从而实现我市体育产业实质性的飞跃。再次迅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我市的旅游、餐饮、娱乐、客运、商贸等产业都不约而同地呼应了“八一振邦”的主场经营活动,纷纷向这块极富商机的品牌淘金。1—7月旅游综合收入7.27亿元,同比增长12.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48.94亿元,同比增长11.7%;餐饮业营业收入达6.83亿元,同比增长39.9%。全市第三产业呈现一片新的生机。
[SITESERVER_PAGE] 引进八一振邦,打造“金牌球市”,为我们发展体育产业,培育体育市场拓宽了思路,增强了信心,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下一步,我们将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力口强体育工作的精神,从我市实际出发,以经营八一振邦主场赛事为契机,进一步加大力度,加速发展,把我市体育产业做大做强做活,不断增强我市体育发展的后劲。
二、建立产业机制,激活体育市场
体育事业与经济、社会的发展是紧密相连的。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我市将进一步拓宽思想,深化体育体制改革,确立全新的体育产业发展机制。一是明确体育产业发展方向。建立体育事业“投入产出”机制,努力开发体育无形资产,加强对商业性赛事的运作,增强体育产业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发展后劲。二是完善体育产业管理机制。明确政府和社会的事权划分,实行管办分离,把不应由政府行使的职能移交给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中介组织,形成新时期有利于体育产业化发展的运行机制。三是形成产业经营的合力。要鼓励社会力量对体育赛事、公益性体育机构和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支持;大力支持发展民营体育产业,积极拓宽资金投入渠道,活跃体育市场。
[SITESERVER_PAGE] 三、加强三项引导,营造良好氛围
一是政策引导。把发展体育产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定有利于体育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在组织专业竞技赛事的同时,引导体育经营进社区、进机关厂矿,进乡镇村,引导城乡居民扩大体育消费,活跃体育市场。我市正研究出台《关于加快文体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该《意见》对体育产业的税收优惠政策、融资投资政策等方面都有很具体的规定。二是规划引导。将体育设施建设与城镇规划建设统一起来,改善体育设施在公益设施中的结构状况,使城镇人口公共体育场地占有面积逐步达到人平0.8平方米以上。新建居民小区和经济开发区一律要求配套建设相应的体育设施,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投入使用。公共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正确处理好公益性和经营性的关系,收费标准充分考虑人民群众的经济承受能力。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体育设施也要逐步实现社会共享,实现大众化,产业化的目标。三是投入引导。政府增加对体育事业的投入,将体育事业经费,基本建设资金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和基本建设投资计划,并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步增加对体育事业的投入,确保体育事业经费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逐步增加。同时,积极申请第三产业引导资金,为发展体育产业提供启动资金。政府的投入将适当分离部分用于引导社会资金投入体育产业,采取以奖代投或股份合作等方式,引导企事业单位或个人投资兴办面向社会的体育服务经营实体,走政府支持与社会兴办相结合的路子,逐步形成有利于体育产业发展的社会氛围。
[SITESERVER_PAGE] 四、强化市场运作,促进体育产业可持续发展
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努力开发体育无形资产和新体育运动项目,整合体育资源,促进体育产业发展。以企业为载体,充分发挥“文化体育产业发展公司”的拉动和辐射作用,面向市场,培育市场,搞好体育经营。一是抓赛事经营。以大型体育赛事为依托,搞活体育市场,带动体育产业。今年主要是承办八一振邦主场比赛,并承办全国青少年年龄组游泳比赛;明后两年我市继续承办八一振邦主场比赛,并协办全国第五届城市运动会,还将举办一些大型体育文化活动,把体育市场搞火搞爆。二是抓有偿训练。创办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在发现培养体育后备苗子的同时,提高青少年参加业余训练的人数比例,树立新的体育消费观念,形成花钱买健康的时尚,不断开拓体育市场。三是抓体育彩票发行。努力搞好电脑体育彩票和即开型体育彩票的发行工作,把国家给体育部门的特殊政策用够用好。通过市场运作,使体育产业成为我市拉动经济增长,促进体育发展的重要力量,促进全市的两个文明建设。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