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国家体育总局 | 湖南省政府门户网站 无障碍浏览 |

与时俱进 积极创新 加快体育改革与发展

湖南省体育局 发布时间:2002-12-31 09:03 【字体:

  2001年是我国“十五”计划的开局之年,昂首新世纪,喜事连台。北京申办奥运会成功、世界杯足球入线、上海APEC会议和中国加入WTO四件大事令国人自豪,世界瞩目,这必将给我国乃至世界体育事业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发展带来深刻变化和影响。7.13申奥成功,体现了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得到了世界的认可,中国有能力为奥林匹克运动发展作出贡献;中国入世标志着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做好了体制和政治上的准备,中国再次向世界承诺,一是搞市场经济,二是搞开放市场。八年申奥之路,15年入世谈判的艰辛都划上了圆满的句号。新的一年来临,历史将翻开崭新的一页。
  “申奥”和“入世”这两件大事联系在一起,既是偶然的,也是必然的。改革开放以采,我国体育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全民健身逐渐成为国民的时尚,国民体质得到了极大的增强。竞技体育全面发展,27届悉尼奥运会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竞技水平进入世界前三强;足球出线,圆了44年的梦想。这些成绩的取得都充分反映了我国国力的明显增强,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必然结果,这就是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辩证关系。中国入世面临的国际大背景是经济全球化。当前,全球正在以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动力,以跨国公司的全球运作为载体,进行全球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全球化是发展的大趋势,必将带来全球经济的发展和竞争。入世后国际环境发生了变化,我国现行经济体制必将进一步深化改革,面临更为开放透明的改革环境。环境变化,适者生存,这是自然规律发展的必然结果。申奥成功与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人文、环保等社会发展息息相关,反过来,又为体育事业的发展创造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当前,体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目前,我国现行的体育体制和运行机制还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不适应世界体育规则和法则。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未来,深化体育改革和发展的进程,确保体育事业的“全面入世”是摆在体育战线面前一项艰巨和光荣任务。江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充分说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引导社会前进的强大力量。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我们的思想认识也应不断前进,应勇于和善于根据实践的要求进行创新。因此,与时俱进,积极创新是当前进一步加‘陕体育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所在。体育战线要以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力加快创新步伐。
[SITESERVER_PAGE]  一、大力推进观念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体育事业兴旺不竭的动力。面对当前的形势,各级体育部门,尤其是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首先要大力更新观念,要牢固树立“管办分离”的观念,加,陕体制和机制的创新步伐。各级体育行政部门既具有行政职责,又具有事业职能。在“管”的方面既要依法管理体育,从宏观上对体育工作的开展进行管理。一方面对体育工作的开展起着领导、指导、监督、管理的作用,一方面依法制定发展战略方针政策及体育运动的“规则”,既依照国际惯例,又强化政府合理职能。而“办”的方面即事业职能应全部推向社会,具体由各种协会、俱乐部、中心等事业单位、社会中介组织去办。从观念上变“全能政府”为“有限政府”,以构建新型的政府行为理念,积极提升各级体育部门的法制能力、管理能力和服务能力。要牢固树立“经营体育”的观念。体育既是社会的一项重要事业,又是一项推动经济建设发展的重要产业。“经营体育”就是要将经营理念贯穿于体育工作的开展、管理全过程的一种新的发展思路,把市场经济的经营意识、经营机制和经营方式等各种要素逐步运用到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和体育市场管理上来。对体育资产进行聚集重组和营运,实现体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增量资产激活存量资产,以有形资产带动无形资产。要进一步加强体彩管理,形成行业规模。走一条以体建体,以体兴体,以体办体的体育产业化之路;要牢固树立“体育品牌”观念,实施品牌战略。体育同样存在着品牌,存在着“入世”后的激烈竞争。无论是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都要根据各自的优势和特点,创造自己的品牌。入世后,国外体育组织、经营体育的企业,必将纷纷进入我国,我们既要充分利用外资和国外先进技术,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品牌,壮大自己,又决不能失去原有的阵地,这就要大力营造体育品牌,以取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SITESERVER_PAGE]  二、大力推进制度创新
  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体制和机制,是促进体育事业快速发展的根本保证。好的管理机制和良性循环的运行机制就是好的政策、制度和办法的具体表现。目前我国体育正实施两个战略,即全民健身战略和奥运争光战略。在两个战略思想的指导下,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都取得十分可喜的成绩,实践证明,实施两大战略方针是推进我国体育事业不断发展行之有效的重要决策。“入世”后,如何进一步完善和实施这两个战略,笔者认为必须大力推进制度创新。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是一项利国利民,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民心工程”。在实施的过程中,其指导思想和内容应以全方位增进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为宗旨,保证人民群众参与健身的合法权益,指导人民群众进行科学健身。而健身场所、健身方法、指导队伍、活动组织是《纲要》的主要要素。围绕这些要素,我们要积极推进“场地设施制度”创新,要从政策上强化健身场地设施修建的制度;要完善创新体育先进县、乡镇及城市社区的评比办法和标准,体现全社会参与的程度;要体现出在城市建设中体育设施的位置和份量;要积极推进“业务制度”的创新,制定各项体育职业标准,进行职业技术鉴定,搞好职业培训,努力适应市场和群众的要求;要积极推进“健身产品”的创新,不断开发适应社会需要的健身产品;要积极推进“服务制度”的创新,充分开发利用和推介传统的、现代的、各种科学健身手段,提高服务水平;要积极推进“创建、考核、评估制度”的创新,建立科学、合理、公正的全民健身和体育先进县、社区等评估考核体系;要积极推进“指导员队伍制度”创新,建立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标准化制度;要积极推进“活动组织制度”创新,让全社会共同参与和兴办体育活动,使健身活动的投入多元化、形式多样化、比赛灵活化、项目大众化。制度的不断的创新才能给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注入无穷的活力。实施奥运战略,采取举国体制,无疑在现阶段是切实可行的,而且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实施举国体制,要将国家、省(市)、县即上、中、下三个重要环节一并统筹考虑。这三个环节各有其任务和重点,但共同的任务即是夺取奥运会金牌,为国争光。这就决定了实现这一奋斗目标所采用的制度具有共同点。因此,我们要积极推进“组建国家队伍制度”的创新,强化优秀体育人才培训的办法和条件,确保国内外优秀运动员、教练进出有序;要积极推进“项目设置制度”创新以保证我国重点项目、优势项目得到最大的发展空间,并带动弱势项目的发展;积极推进“竞技体育社会化”制度创新,逐步将竞技项目推向社会,推向市场,吸收外来先进经验,完善自身队伍建设,增强竞技体育发展的能力;要积极推进“人才培养制度”创新,大力支持市、县基层开展业余训练。要充分发挥教育部门的作用,认真搞好体教结合,实行院校挂钩,强强联合,联合办校,资源共享的办法。可将一些基础性项目如田径、球类等由省、市、县各级教育部门承担,一些学校不易开展的项目则由体育部门负责,将体教结合落到实处;要积极推进“项目布局制度”创新,各省(市)地处东南西北,气候、自然环境、人群特点、经济状况各不相同。要打破项目设置大而全和人才封锁的局面,要集中财力,根据各自情况开发优势项目,为国家输送奥运人才;要积极推进“体育教育制度”创新,学习国外经验,国家强项、强队和有条件的、知名度高的高等院校联办。一方面使体育教育走向世界,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一方面可以培养一支有文化的高水平运动员队伍。一支没有文化的奥运队伍,其生命力是短暂的。我国很多优秀运动员小小年纪功成名就后再上大学读书,原有文化可能九年义务制教育还没有完成。因此,运动寿命与国外相比要短得多。要实施举国体制,还有很多方面的制度要加以改革,建立符合世界现代竞技体育特点的各种制度,促使竞技体制和机制与世界接轨。
[SITESERVER_PAGE]  三、大力推进全运会创新
  有活动才有活力,有活力才有发展。通过举办各种体育竞赛活动给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发展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同时又不断提升国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特别是通过参加奥运会,全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热情空前高涨,这种作用非体育所能替代。国内竞技体育最高级别比赛是全运会,从第一届到刚刚闭幕的第九届,党和国家领导人都亲临开、闭幕式,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体育工作的高度重视,体现了体育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作用和地位。举办四年一届的全运会是中国的特色,全运会作为一种手段为体育事业的发展,为实施奥运战略可谓功不可没。“全运会”赛制在今后的发展中,还应延续下去。但随着情况的变化,竞争的激烈,全运会有“变味”之势,社会上一些不正当行为混入公正、公平的体育竞赛之中。为了夺牌,有的不惜损害运动员身体,以身试法使用兴奋剂;在比赛中重牌子不重成绩为之普遍。有的搞“君子协议”,谋取私利;有的裁判贪赃枉法,“吹黑哨”等等腐败现象屡见不鲜。这些现象给实施奥运战略带采十分不利的影响。有的地方省运会也类似全运会,“雇佣军”、以大充小、弄虚作假等现象甚嚣尘上。为什么会出现这些腐败现象呢?一是思想上淡化了奥林匹克精神,强化了金牌意识;二是各省各地面临着巨大的政治压力,成绩不好,难以交差;三是全运会赛制存有庇漏,有隙可乘;四是举国体制的思想没有统一,国内练兵,一致对外没有落到实处。为此,我们必须对全运会赛制进行改革,大力推行全运会创新。一、要改革奥运会在前,全运会在后的时间安排。全运会要放在奥运会之前一年举行,要通过全运会的比赛,选拔奥运参赛选手,促使各地既要金牌,更要成绩。二、项目设置要根据南北特点加以区别,什么是必报项目,什么是可报项目,充分发挥各地特点。同时,要规定限报项目数量,以利用有限财力、突出各自重点。三、要制定参赛标准,限项不限人,只要符合国家制定的标准,可以突破该项报名人数,使优秀体育人才获得更多机会施展自己的才能。四、要进一步加大对兴奋剂检查和打击力度,在全运会前、中、后三个时期都要跟踪药检,形成出现必打的局面。五、全运会可增设少年组,一方面为下届奥运会贮备苗子,一方面促使各地力口强基层业余训练工作,扭转目前严重滑坡局面。六、完善省(市)之间的人才交流办法,使人才交流合理、合法、有序流动。七、要进一步加强裁判员队伍管理,制定培训、选调、管理等方面有效办法,避免权钱交易。八、要提高比赛器材科技含量,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尽量减少裁判中人为因素。九、奥运会金牌可加倍进入全运会,突出奥运战略。
  时代在变化,体育战线一定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积极创新,才能确保我国体育事业永远立于世界之林。

                       (岳阳市体委 张本笃)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与时俱进 积极创新 加快体育改革与发展

10089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