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国家体育总局 | 湖南省政府门户网站 无障碍浏览 |

省体育局考察湘西体育并提出支持湘西体育事业发展的措施

湖南省体育局 发布时间:2002-12-31 08:25 【字体: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是党中央高瞻远瞩、总揽全局、面向新世纪作出的重大决策,具有十分重大的经济和政治意义。湘西自治州已纳入西部大开发范围,比照执行西部大开发的有关政策。根据党中央的指示精神和中共湖南省委[2001]10号文件精神的要求,从实践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出发,结合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培养优秀体育人才,省体育局党组全体成员及机关各处室主要负责人,于7月27日至8月3日对湘西自治州及所属七县一市进行了考察。
  通过实地考察,对湘西自治州的体育事业发展现状和发展方向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一是领导高度重视,群众热情支持。考察期间,所到之处,都能深刻体会到州、县(市)两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对体育事业的高度重视;也能深切感受到湘西自治州土家族、苗族、汉族等各族群众对体育事业的热情支持。正是由于党和政府及各族人民群众的重视、支持,为湘西自治州体育事业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发展氛围。在这次考察期间,湘西自治州的有关领导表示,在州、县两级机构改革中将保留体育局的机构设置,这为湘西自治州今后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组织保证。
  二是群众体育和业余训练稳步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来自湘西自治州的运动员杨霞勇夺奥运会历史上首枚女子举重金牌,为国家争了光,为省、州添了彩。杨霞的成功是湘西自治州及各县市近年来狠抓业余训练,突出重点,形成精品项目,培养精品人才的结晶。目前,湘西自治州在举重、体操、皮划艇等项目上形成了一定的优势,为国家和省专业运动队培养和输送了一批优秀运动员,并在这些项目上涌现出了一批优秀苗子,为湘西自治州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储备了一批后备人才。在群众体育方面,湘西自治州紧紧抓住全民健身工程和民族体育两个拳头,形成了鲜明特色。群众体育项目多样化,参与群众化,活动经常化,办赛社会化,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超过30%,已进入全国、全省先进行列。
[SITESERVER_PAGE]  三是体育场馆得至到了进一步改善。体育场地等硬件设施是开展业余训练、组织群众体育活动必不可少的条件。目前,湘西自治州除个别县外,均拥有自已的体育场或体育中心,有的县还正在兴建或准备修建大型的、现代化的体育场馆,为体育事业增强后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是艰苦创业、勤俭办体育事业。湘西自治州虽然处在“老、少、边、穷”地区,经济尚欠发达,财政收入与发达地区相比仍有差距,但湘西自治州及所属县市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勤俭办体育,令人称道。古文县在修建体育中心过程中涌现出的动人事迹是湘西自治州艰苦奋斗、勤俭办体育的代表和典范。有钱出钱,有力出力,领导带头,社会参与,全民办体育卓有成效,证明贫困地区、人口稀少的边远农村地区也能办大体育。
  湘西自治州体育场馆的建设为全省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古丈县、保靖县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建设体育中心的事迹是全省体育战线学习的榜样。省体育局将组织全系统进行学习和推广。
  抓住实施西部大开发这一历史机遇,促进湘西体育事业在已有成绩的基础上有较大的发展,是全省体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湘西自治州广大体育工作者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同时,省体育局在“十五”期间将采取一系列措施在群众体育工作、青少年体育工作、体育产业的发展、体育场馆建设等方面予以支持,并进一步开展技术支援,加快湘西自治州各类体育人才培养。

                  (办公室)本期责任编辑 张昀焕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省体育局考察湘西体育并提出支持湘西体育事业发展的措施

10089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