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国家体育总局 | 湖南省政府门户网站 无障碍浏览 |

实行“三个转变”推动事业发展

湖南省体育局 发布时间:2004-06-29 09:39 【字体:

  近年来,我县体育工作在体育基础设施少、体育经费不足的情况下,努力实行“三个转变”,广泛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大力依托社会资源办体育,较好地推动了全县体育事业的向前发展。
  一、立足宗旨,体育工作由对本位负责向对人民大众负责转变
  全面促进和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和身体素质,始终是我们体育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和衡量标准。近几年来,我们改变过去体育工作单纯对本部门负责、对竞技成绩负责的局面,把工作重点转向为对社会公众负责,对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负责,以“健康第一”为理念,积极开展各项体育工作,把体育送给群众,把健康送给群众。我们重点抓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抓宣传。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和宣传标语、专栏等形式,大力宣传群众体育,倡导全民健身,广泛宣传体育法规,《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管理条例》等,营造浓厚的“体育健身”氛围。二是抓指导.先后帮助水电、国土、政府办等单位开辟了篮球场,协助文化局、贸发局、科技局等单位建立了乒乓球室。督促组织全县100多名社会体育指导员进行专业培训,形成社会化的群众体育网络。三是抓活动。积极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群众性体育活动:每年要组织开展全县性的大型体育活动5次以上,专项性体育活动常年不断,全县参加经常性体育健身运动的群众近10000人。体育健身、休闲逐渐成为我县城乡人民生活的重要内容,并作为社会活动新的兴奋点,在全县小康建设的大潮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SITESERVER_PAGE]  二、创新机制,体育工作由部门工程向社会系统工程转变
  我们坚持“体育社会办”的路子,改变过去体育局独家办体育的单一机制,做到办各种群众性赛事尽量不向国家伸手,向财政要钱,把体育作为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来抓,充分调动社会的积极性,利用社会资源发展体育事业。一是群众体育由企业、单位、社团组织、私营企业主等冠名赞助,全民健身热潮一浪高过一浪。相继进行了“邮电杯”、“康佳杯”、“农行杯”等几十个企业部门承担经费的“杯赛”,组队参加了省市举办的一系列大赛。群众体育市场已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过去是我们求企业主办,现在是企业找我们要承办,赞助金额也由几百、几千发展到现在的几万,形成了企业出名、群众健身、体育获利的三赢格局。仅2003年我们就募得企事业单位及私营业主各种赞助50余次,赞助金额近20万元,体育局通过这些活动创收8万多元。同时,我们加强与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的配合,在全县广泛开展国民体质监测工作,先后成立了篮球、足球,象棋,健身等15个体育协会,积极培训、发展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不断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的素质和技能。二是竞技体育坚持体教结合。体育局聘请了32名体育教师为体育局编外教练员,与体育局教练一道组织实施课余训练计划。目前,我县教体两家共同开设了武术、摔跤、排球、田径等10多个训练项目,试训队员200名,常年开展训练。在此基础上,我们将青少年业余训练逐步引向市场,积极吸纳社会力量开办竞赛和业余训练,调动和依托社会力量拓展业余训练范围。到目前为止,已有2家由社会出资独立创办的业余训练基地,在县体校指导下,两家训练基地开设了举重、摔跤、柔道、跆拳道、乒乓球等5个训练项目。此外,还面向社会招生,举办足球,游泳、武术、乒乓球等培训班,参训人数近千人。
  三、转变职能,体育工作由管专业向管市场转变
  我们坚持转变体育局工作职能,努力从过去办活动、管理体育专业的束缚中解脱出来,逐步培育我县体育市场,摸索管理体育市场的方法和经验。我们运用电视,电台、标语、展牌、印发资料,入户宣传等多种形式,大张旗鼓地为培育、管理市场营造氛围,共播放字幕标语3000多条次,张挂培育、管理市场标语200多条(幅),印发《体育法规》等宣传资料近万份,让人人知晓体育法规,从而积极参与、自觉维护。制定了《澧县全民健身工作实施方案》,把全民健身逐步纳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为适应发展,我们努力建立一支素质较高、作风过硬的体育队伍。聘请专业老师进行培训,不合格者不得上岗,先后五次派专业人员上省城,赴安化、到浏阳学习体育工作先进经验。通过这些工作,既提高了我们体育管理队伍的法制意识,也增强了他们管理市场的业务能力。
  (澧县体育局)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实行“三个转变”推动事业发展

10088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