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业余训练是竞技体育发展的基石。如何坚持科学发展观,保持竞技体育全面、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重要的一点就是切实做好青少年业余训练工作。近年来,湖南省坚持竞技体育“精品工程”战略,统筹兼顾,协调发展,青少年业余训练出现了蓬勃发展的新气象,取得新成效。主要呈现四大特点:
做好“一把手”工程
“一把手工程”是今年湖南省体工会的一个关键词,这是指青少年业余训练是各级体育部门的“一把手”工程。湖南省政府领导指出:“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是一项长期性、基础性的工作,没有青少年体育工作的蓬勃开展,就没有体育事业的春天。湖南的竞技体育发展到今天,再提高非常艰难,这中间有许多制约因素,其中非常关键的一条,就是我省的后备人才匮乏,精品项目断档。因此,要把青少年体育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建立严格的责任制,明确目标,强化管理,不断提高我省青少年体育训练水平。”湖南各级体育部门按照省政府关于建立青少年业余训练“一把手”工程的要求,制定实施细则。体育系统党政“一把手”要名正言顺地抓体育后备人才的选拔、培养、输送;不仅体育部门要抓实抓好业余训练,而且要争取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支持、扶持体育运动后备队伍建设。
湖南省体育系统“一把手”都十分重视青少年业余训练。长沙市体育局长一把手从2000年上任伊始,就坚持解放思想,下放权力,开放市场,将市体校按灵巧性、体能型、市场类项目,分解为5个独立的训练管理单位,充分调动干部、教练员积极性,实施比赛成绩与工资奖励挂钩,奖勤罚懒,取得实效。2002年第九届省运会,金牌、总分均列全省第一。五城会后,立即召集体育发展战略研讨会,进行新一轮部署。运用科学发展观,提出长沙高水平运动带动战略思维,以提升运动训练及人才培养的层次和目标为主体,实行资源优先、优化配置,通过竞技体育的重点突破,带动促进体育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进行业余训练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实施省运会、城运会、输送率“三项目标”管理制,重奖训练,重奖输送,对所辖县市业余训练采取创建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制,对城区业余训练采取创建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制,立足省运,目标城运,为奥运会培养输送优秀的体育后备人才。其他市州体育局一把手,按照全省“精品工程”战略一盘棋的要求,根据各地实际,舍得花费精力、财力,投入到抓后备队伍建设上,狠抓后备人才基地建设,努力做到早出、快出、出好体育后备人才。张家界市一是将市、县两级体育局从合并单位独立出来,二是恢复市、县两级少年儿童体校,三是抓好体育彩票发行,从彩票收益金中每年提取数十万元用于体育后备队伍建设。省九运会上张家界市代表团夺得11枚金牌,实现重大突破。益阳市投入巨资成功承办省九运会,运动成绩也跻进全省前三名。该市安化县是全省业余训练的先进典型,体育局领导班子虽换了几届,但抓业余训练的传统没有丢。2003年成功举办了安化县羽毛球学校建校30周年庆典活动,把安化籍羽毛球奥运冠军、世界冠军全部邀请回家,国家、省、市体育局领导都请来,使羽毛球效应在安化再度升腾。
[SITESERVER_PAGE] 打造“一条龙”体制
湖南省体育部门认真实施确保重点项目,发挥重点优势,实现重点突破的“精品工程”战略。2003年底将省属高水平运动训练管理中心从原先的4个增至6个,包括体操、举重、羽毛球、游泳、跳水、网球、水上运动项目管理中心。将业余训练、竞赛组织、业务培训、检查评比、专项经费、器材下拨等工作职能,全部从青少年体育处划出,归口各项目管理中心负责,进一步加快专业与业余训练一条龙、管理一贯制的实施进程。湖南省体操中心最早实施专业、业余“一条龙”训练管理体制。为加速后备人才培养,完善全省一条龙训练体制,规范市场运作机制,促进体操类项目业余训练不断发展,保障省优秀运动队建设的人才需求,保持湖南体操项目优势地位,制定下发了(湖南省体操类项目业余训练暂行管理办法),对体操选材与训练、注册与竞赛、输送与交流、检查与培训、奖励与处罚等,做出了明确规定,使全省体操业余训练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责任分明,赏罚分明。湖南省举重运动管理中心实行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教练员全员聘任,能上能下,允许有成绩的市州基层业余教练员受聘出任省优秀运动队教练工作。省羽毛球运动管理中心热心扶持基层业余训练,经常指派优秀教练员辅导技术。2003年初,地处湖南最西北部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龙山县,新开设羽毛球训练项目,省羽毛球中心立即派遣曾培养输送唐九红、龚智超、龚睿娜等诸多奥运世界羽毛球冠军的启蒙教练,前往协助选材、训练近百天。各运动项目管理中心经常派教练员下到基层训练点,协助选材,辅助训练,每年还直接组织市州县教练员、裁判员的业务培训,增加青少年比赛次数,鼓励基层业余训练,补贴基层优秀后备苗子,提供器械设备,保障后备队伍稳定发展局势。
2003年,湖南省体育局将体育后备人才基地从原先的8所增加到36所,项目扩大到体操、举重、羽毛球、跳水、网球、摔跤、柔道、皮划艇、赛艇、蹦床、游泳、射击等12个重点项目,制定下发了《湖南省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管理办法》和《后备人才基地检查评估办法》,规定后备人才基地由当地人民政府申报,省体育行政部门审批,地方体育行政部门管属,具有较高训练水平,实行集约化管理,为“精品工程”项目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单列训练机构。每年地方政府投入每所后备人才基地训练经费不少于15万元。对后备人才基地的管理,凡属省运动管理中心的项目人才基地,其经费下拨、检查评估,均由各运动管理中心具体调控。
[SITESERVER_PAGE] 加大“一连串”投入
2002年,湖南省委、省政府颁布(关于加强体育工作的意见),指明以竞技体育为重点、增强体育发展活力和后劲的方向,提出加速建设和重点扶持体育人才培训基地,有条件的市州可以设立体育后备人才专项资金的要求,指示教育行政部门应支持有条件的市州建立具备九年制义务教育的体育特色学校,纳入教育序列。随后,湘西自治州、邵阳市、张家界市、娄底市、怀化市、郴州市等均以党委、政府的名义下发加强体育工作的意见或决定。从方针、政策、措施、精神等给予青少年业余训练极大的关注和倾斜。娄底市提出“以在奥运会、重大国际比赛和全运会上取得优异成绩为目标,坚持‘确保拳头项目、发挥重点优势、挖掘潜力、开设新项目、实现重点突破’的思路,形成以新化县‘全国举重高水平人才训练基地’和市体校‘全省摔跤、柔道后备人才训练基地’为龙头,各县市区体校、各训练网点发挥特色、相互补充的新格局,大力培养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怀化市委、市政府提出重点建设皮划艇、游泳、射击3大支柱项目,确保田径、举重、摔跤3个骨干项目,积极发展跆拳道、体操、网球3个辅助项目,每个县市重点抓好1—2个项目。要求各市县区加强业余体校建设,教育部门以管理运动员文化学习为主,体育部门以管理运动员运动训练为主,财政、编制、体育等部门保证业余体校“五有”,即有场地校舍、有教练员、有运动员、有经费、有训练时间。邵阳、永州等市政府以训练为重点,以竞赛为杠杆,以输送为目标,加大检查评比、表彰嘉奖力度,积极推进青少年业余训练事业发展。
湖南省财政部门极力支持青少年体育业余训练,2003年起每年在原预算资金的基础上增拨体育后备人才培训专项资金150万元。各市州也加大对青少年业余训练经费投入,而且将投入时机由原来大赛当年投入改变为大赛周期年年投入、提前投入、专业化投入。长沙市政府从2004年开始每年给业余训练经费500万元;株洲市从2003年开始每年给业余训练专项费用为200万元;郴州市从2003年开始每年20万元,所辖每个县、市、区政府给业余训练拨款每年5万元;张家界市政府给市体校增加4个教练员编制,并从2003年开始每年拨训练竞赛费20万元,给市体校训练费40万元;娄底市将市体校升格为副处级单位,每年市财政预算业余训练经费40万元;怀化市规定业余体校运动员每人每天训练伙食补助费标准由原来的2.8元提高到5元,市委、市政府从2003年起每年各拨3万元用于青少年业余训练。湖南省最小的一个少数民族县古丈县,县政府每月按期拨给县体校举重业余训练补贴费6000元,从1994年起至今每年照拨。承担省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的14个市州和11个县区市人民政府,每年投入业余训练不少于15万元。安化县羽毛球人才基地2003年建设多功能电化教学室,添置电脑录象设备,县财政就投入18万元。湘潭市体育局2002年投入科研设备费用就达5万元。株洲市体育局2004年一次就给体育科研科下拨科研经费8万元。
[SITESERVER_PAGE] 结成“一家亲”关系
合理配置资源,兼顾各方利益,调动各方积极性,共同服务奥运争光、全运争荣目标,是举省体制的核心。湖南省各市州体育训练竞赛部门,发扬礼贤下士、以诚相待、求真务实的传统,调理业余训练与文化教学、业余训练与专业选材之间的关系,争取各级领导重视,动员社会各方支持,努力结成“一家亲”关系,共同完成后备人才的选拔、培训、输送任务。湖南省教育部门2002年恢复全省高考体育特招加分政策,给省定重点奥运会项目开绿灯,如体操、羽毛球、田径、游泳、射击、网球等,并将继续扩大重点加分项目,从政策上给予青少年业余训练支撑;2002年株洲市教育局和体育局联合下发《进一步加强体教结合,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的意见》,对体育后备人才在选拔、升学、转学、学籍管理、成绩考评等方面实施政策优惠,规定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每年按注册备案的体育苗子,以县(市)每生每年800—1000元,市区每生每年按1000—1500元拨给学校办学经费,对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试点学校在基建投入、训练设备等给予重点保证;2003年起郴州市教育局争取“霍英东基金会”每年28万元投放全市青少年学生体育艺术活动;湘西自治州教育局参与、支持州运会的竞赛组织,关注、扶植体育后备人才成长;长沙市教育局对青少年业余训练,无论是财力、物力、人力都倾注了许多,与体育部门完全是“一家人”,每年中小学校接收体育特长生免交转校费就高达300万元;临湘市二中2003年承接省田径队参加全国运动会部分队伍培训任务;贺龙元帅家乡的桑植县电力集团有限公司提前体育人才投入,2003年开始每年给县射击后备人才基地资助1万元,目标盯住2008年北京奥运会。桑植县一中与县体校共同建设体育场馆,扩大训练人口。省九运会,企业、社会出资赞助市州体育代表团有11家,占78.5%。长沙市体操后备人才基地与绍兴海纳公司签订100万冠名协议,朝着业余训练社会化方向迈进了一大步。(湖南省体育局 田新顶 骆先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