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国家体育总局 | 湖南省政府门户网站 无障碍浏览 |

切实抓好“一把手”工程 大力培养高质量体育后备人才

湖南省体育局 发布时间:2005-01-11 11:37 【字体:

  这次全省业余训练工作会议开了三天。大家都对这次会议给予了肯定,表示回去以后要更好地开展工作。刚才,李舜同志所作的工作报告我都同意。现在,我讲三点意见。
  一、大力培养高质量后备人才是发展我省竞技体育的战略抉择
  1998年全省业余训练工作“安化会议”,号召全省向安化学习,树立起安化这面红旗,授予安化全省业余训练的红旗单位,提出了“大力改革高级、重点提高中级、巩固完善初级”的业余训练工作指导思想和体教结合、一校两制、人才基地建设等一整套工作方针政策和措施,为开拓湖南业余训练工作新局面指明了方向。“安化会议”的6年多来,同志们付出了巨大的心血,辛勤耕耘,培植了一大批优势体育项目,培养了一大批高质量的体育后备人才,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湖南竞技体育有今天的地位,最大的功劳要归功于长年奋斗在业余训练第一线的体育工作者,由于大家的不懈努力,为湖南争得了荣誉。那么,为什么要选择在这个时候召开这次会议呢?主要原因有三点:
  一是雅典奥运会给我们的深刻教训。雅典奥运会期间,大家都在关心、关注着“奥运湘军”的表现,但我们没有拿到金牌。雅典奥运会之后,我谈到了失去金牌的主要原因,就是我们现在的精品项目遇到了严竣的挑战,精品不精,有夺金的实力,没有夺金的优势。没有绝对的实力和优势,反映出我们培养的运动员存在着致命的问题。这次我到长沙考察,长沙的同志对我反映了一个问题,以前输送运动员进省专业队最起码是一级运动员,有的是准健将级才能进专业队,甚至进省体育运动学校。但现在不是这样,只要发现苗子好一点就招来了。人有了、多了,但质量不高,精品人才不多。
  二是从我省业余训练的形势来决定的。这些年来,我省业余训练领导重视了,规模扩大了,人口增多了,可是质量没有提高。现在举办一个全省举重比赛,就有500多人参加,体操比赛200多人参加,羽毛球比赛200多人参加,以前都只是几十、上百人参加。但是,没有发现几个高水平的后备人才。大家要清楚这样一个问题,现在,我省业余训练的问题,不是盲目扩大规模,而是要突出抓好质量的提升。就是要努力培养高素质的体育后备人才。
[SITESERVER_PAGE]  三是从我省业余训练发展的趋势来决定的。竞技体育是人才的竞争,也是高质量后备人才的竞争。要保持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进一步加强后备人才培养,这是基础性、长期性的艰巨工程,是关系到体育事业发展的大事情。湖南体育要继续保持全国优势地位,要求我们必须从发展战略的高度来对待后备人才培养的问题,在思想上要有一个新的认识,要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这也是这次会议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安化会议”可以说是发动、造声势,这些年来已经有了一个较大的发展,阶段性的任务完成了,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是培养出高质量的后备人才。狠抓高质量后备人才培养,作为新时期我省业余训练工作的一项战略抉择,必须抓紧、抓实、抓细、抓好。
  二、明确新时期业余训练工作的指导思想
  这次会议的主题,也是今后一个时期全省业余训练工作的主要思路,那就是“坚持精品工程战略,加速后备人才基地建设,努力培养高质量后备人才”。
  一是坚持“精品工程”战略决不能动摇。“精品工程”战略是经过湖南体育战线几代人艰苦奋斗得出的正确结论,是从湖南实际出发、符合湖南体育事业发展的一条振兴之路、光明之路。这次我看到一个材料,备战明年十运会,北京、上海、广东、山东、辽宁等省市都在加大投入,有的资金投入达到5个亿,而我们只有1200万元。从湖南的经济来看,不允许我们全面开花。所谓精品,就是集中有限的物力、财力、人力来搞几个重点项目,像体操、举重、羽毛球、跳水等。因此说,坚持精品工程战略是我们长期必走的路。现在各省都在学湖南,大家都在搞精品工程,大家都在对着湖南。如果我们的精品不精,整个精品工程就会慢慢失去光泽,因此,我们必须要保持“高、精、尖”的标准,才能保证“精品工程”的质量。同志们一定要认识到,坚持“精品工程”战略是不可能动摇的。
  二是加速人才基地建设。人才基地建设是实施“精品工程”战略的重大举措,要着力狠抓,加速发展。加速人才基地建设,要培养壮大精品项目,积极扶持重点项目;要在总量扩大的同时,特别注意项目结构的优化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要发挥人才基地的骨干龙头作用,通过精品项目链的延伸,催生精品项目集群。今年已经检查验收了共有34所人才基地。如果我们真正把这些人才基地建好了,我们的人才就有了。如果建不好、办不好人才基地,还只是停在口头上,不是实实在在的抓人才。这个人才基地建设就会落空。所以说,我们一定要把现有的34所人才基地建设好,要建成精品人才基地。
[SITESERVER_PAGE]  三是要建设高素质后备人才。现在我们投入这么多,大家都在抓,为什么人才上不去?分析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九十年代初中期,全省一大批业余体校的高素质人才都走了,我们很多的教练员都跑到外省去了。一大批优秀教练员走后,又带走了一批运动员。广东省在九运会上所得的金牌中,有不少是湖南人拿的。别人好的引不来,自己好的又走了。前几年看不出问题,现在无优秀后备人才的问题就凸显出来了。同志们,如果体育湘军没有荣誉,就没有我们体育人的地位。而我们各个市州也是一样,你们是体育湘军的一员,无论是益阳湘军、衡阳湘军、邵阳湘军、常德湘军、株州湘军、娄底湘军、张家界湘军、湘西自治州湘军、长沙湘军、岳阳湘军、郴州湘军、永州湘军、湘潭湘军、怀化湘军等都是一样,大家都是体育湘军。你们一定要为湖南培养一大批高质量的运动员,运动员要交流,必须经过省里批准。
  三、切实落实“一把手”工程,努力培养高素质体育后备人才
  各市州体育局长要把业训放在重中之重。领导重视了,实行了“一把手”负责制。省级后备人才基地要搞一把手负责制,一把手重视了,什么都能调动起来,如果一把手不重视,什么都没有用。因此,我们必须狠抓“一把手”工程。请诸位局长要亲自参与、亲自培养、亲自组织、亲自管理。对培养高素质后备人才,我再提四点要求:
  一是要努力当一名好的“一把手”。抓精品工程、抓精品项目、抓精品人才,是时代赋予我们体育战线每位领导同志的重任。在座的14位局长都是好的,但要争取当一名更好的。这个更好的一把手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能培养好的人才,培养高素质的后备人才。今天,我提议搞一个“一把手”工程,你们回去后,可以带1—2个教练员,要亲自抓1—2个苗子。看准、选准人才亲自去抓。这1—2个苗子必须是人才,不能随便张三、李四就可以了,起码要能在全国比赛拿冠军,这个任务到11届全运会上再检验。如果不这样下决心,只是泛泛而谈,那是没用的。不能委托你们的副手去抓,你们要亲自抓,以后还要检查的。要自己亲自做、自己亲自抓、自己亲自处理,亲自到底。每年给你们5万元钱,作为你们的后备人才专项局长基金。
[SITESERVER_PAGE]  二是要培养一批好的教练员。实施科学训练的关键在于教练员,培养优秀的教练员是我们的当务之急,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问题,大家要群策群力,想尽办法,集中智慧培养教练员。现在我们没有一批水平高的,起骨干作用的教练员,很多教练员都跑了。这个问题我今天再一次提出来,必须将教练员培养当成一个系统工程来抓。制定培训计划,拉到省里来培训,送到国家队去培训。培养优秀教练员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需要比培养运动员更长的周期。千里马易找,而伯乐难寻,也可能是几年出一个,甚至几十年出一个。譬如,省田径队的教练吴裕民同志搞了几十年,从小当运动员,后来做教练员,教练员做了三四十年,到六十岁退休时才培养出了张连标、于文革等优秀运动员,这是非常不容易的事。要通过多年的、长期的积累、通过多年的培训。要当好一名教练员,必须要有十分强烈地敬业精神,如果成天只想着自己的事,那肯定是做不出名堂来的,一定钻进去,一定要对事业执迷,执迷了才能钻得进去,钻进去了才能出成果。现代体育运动训练必须建立在科学基础上,不能霸蛮。如果没有科学的发展观、没有科学的思想、没有科学的方法、没有科学的措施,那是出不了人才的。搞好科学训练要坚持“五要素”:第一,计划要科学,第二,思想要领先,第三,基础要扎实,第四,手段要合理,第五,科研要先进。
  三是要有一套好的政策法规,依法治体,依法治训。体育政策法规很重要,我们以往长期忽视了这项工作。我将建议省体育局要成立一个政策法规处,进一步加强政策法规建设,研究体育政策法规,为依法治体、依法治训提供制度保障。比如说,1988年省财政厅和省体委确定的全省业余体校学生每天伙食补贴是2.8元,现在10多年过去了,还是那么多,甚至2.8元都没有落实。要进行专题研究,形成文件,从政府财政机制上予以保证,同时,要加大行政执法监督,确保各项政策落实。业余训练的其他一系列问题,都需要加强理论研究,得到政策支撑,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促进业余训练工作可持续发展。
  同志们,湖南的精品工程、业余训练、人才基地建设和高质量后备人才培养必须要有一个大的突破,同志们要继续努力,为巩固湖南体育的优势地位做出新的贡献。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切实抓好“一把手”工程 大力培养高质量体育后备人才

10088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