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国家体育总局 | 湖南省政府门户网站 无障碍浏览 |

坚持“精品工程”战略 狠抓“精品人才”培养

湖南省体育局 发布时间:2005-03-01 15:52 【字体:

图为永州市体育局长梁小冬作业余训练工作汇报

  “安化会议”六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了“大力改革高级,重点提高中级,巩固完善初级”的会议精神,立足永州山区实际,精心打造举重精品,以竞赛为杠杆,全面带动了全市业余训练工作。近几年来,我市举重项目共夺取8个世界冠军、15个全国冠军,向国家和省队输送优秀运动员28人。2004年,我市各在训项目齐头并进,奋发有为,参加省常年比赛共获金牌51枚,奖牌总分位置明显前移。“长丰·猎豹”杯全国女子举重锦标赛暨奥运会选拔赛和省业训工作会议在我市举办和召开,进一步推动了永州举重精品项目建设,揭开了永州业训工作新篇章。
[SITESERVER_PAGE]  一、选准目标,脚踏实地,全面制定永州体育人才培养规划
  业余训练是竞技体育的基础。没有业余训练工作的蓬勃开展,就没有竞技体育的辉煌,更没有各项体育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长期以来,永州经济发展滞后,财政对体育的投入相对较小,体育部门自身造血功能不强。基于上述实际情况,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通过周密调研,科学决策,确定了全市业训工作以围绕省运会选苗子、全运会争牌子、奥运会争位子为目标,以夺金得分为任务,以提升永州体育地位为准则,以带动竞技和群众体育协调发展为宗旨的“四位一体”的指导思想,明确了以举重为精品项目:游泳、跆拳道为重点项目,以田径、射击、摔跤、柔道、乒乓球、赛艇、水球、体操、跳水为一般项目的多级业训体系。在政策、资金、人力上全力保证精品项目,支持重点项目,兼顾一般项目。通过制定工作计划和各项实施细则,明确工作目标和工作职责,狠抓科技兴训和常规管理,做到了让精品更精、重点更重,一般不一般。目前,我市业余训练已走出低谷,开始爬坡,呈现出良性循环的良好发展态势。
  二、大力实施精品工程战略,加速高水平后备人才培养
  现在,我市举重精品项目建设已初显成效,连续数年在省常年比赛中获得团体冠军,培养了廖素萍、乐茂盛、王明娟等一批世界冠军和世界纪录保持者。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我市精品战略规划早、起步早、投入早,得益于精品创业人百折不挠的毅力和锲而不舍的追求。
  (一)坚持以基层重点班为基础打造品牌项目
  一是采取精播种、细耕耘的方式,加强基层重点班的建设。先在江永、宁远创建了两个重点班,集中人力、物力,保证重点班的师资力量、训练器械和训练规模。二是步步深入,把夯实基础的“探头”深入到基层中小学。利用重点班这一载体,分别在中小学开办了举重训练兴趣班和课外举重活动。在芝山、江华两县区实施了扩大举重基础训练的计划。全市三县一区现共有在训举重运动员250余人,30多所小学创办了举重兴趣培训班。
[SITESERVER_PAGE]  (二)坚持以人为本,刚柔结合打造品牌项目
  一是加强教练员队伍建设,提高工作积极性。采取全员聘任,论功取酬的分配制度,由基本工资、训练津贴、参赛奖金三项合成教练员工资,极大地提高了教练员的主观能动性。采取教案不定期检查,运动员身体素质三个月一周期定期检测,训练效果定期汇总小结等方法,加强了训练的针对性,实行了对教学效果的跟踪管理。二是加强运动员队伍管理,促进训练水平的提高。规定每位在训品牌项目运动员与其户籍所在县区体育局领导结成对子,由该领导对其提供学习、生活、训练上的全程服务,不遗余力帮助解决一切困难。运动员出境参赛和参赛归来,县区局长或县区主管领导亲自到场讲话。这些充满人情味的关怀,极大地温暖了运动员的情怀,鼓舞了运动员的斗志。
  (三)坚持以赛促训、赛训结合打造品牌项目
  一是保证竞赛的经常性、规则性、循环性。自1999年以来,我市一年一度的市级举重比赛已持续5年,参赛队由原来的3支发展到现在的9支,参赛队员由原来的70人左右增加到现在的近300人。这样的市级比赛虽然规模不大、规格不高,但为锻炼运动员竞技心态、提高竞技能力搭建了平台。二是引领运动员的眼光瞄向更广阔的天地。本着竞赛促训终究有一定的局限,为杜绝运动员坐井观天、妄自尊大。我们每年都调度数万元资金,积极组队参加全省、全国的重大比赛。赛后精心组织运动员观摩、研讨录相,做到取长补短。特别是去年,我市多方筹措资金,先后承办了全国女子举重锦标赛暨奥运会选拔赛和全国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女子举重锦标赛,举坛精英云集永州,同台献艺,给我市运动员提供了直观的、直接的学习机会,开阔了我市运动员的眼界。
  (四)坚持科学选材、科技兴体打造品牌项目
  世界竞技体育竞争的动态和趋势表明,金牌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重。举重作为我市的品牌项目,增强训练管理的科技含量是至关重要的。我们用新的发展观审时度势,加大科学选材、科技兴训的工作力度。一方面从2002年开始,不惜重金,每年定期聘请资深体育专家来永州授课和指导;另一方面先后投入20万元建立了科研所,配备专职人员,购进了先进的检测设备,建立了运动员人才库。
[SITESERVER_PAGE]  我市的业训工作经过漫长的发展历程,走出了停滞不前的发展低谷,现在,在集约化建设、精品工程建设、奥林匹克后备人才基地创建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其他兄弟市州相比,还表现出明显的后劲不足。存在的问题有:运动员伙食标准过低,地方财政困难,训练经费不足;体校师资引不进、留不住,招生就读困难,体教结合的阻力很大;教练员待遇偏低,人心不稳定,“孔雀东南飞”现象较为突出;场馆设施维修缺乏资金,依法维权缺乏力度,后备人才政策支撑较弱等等。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一定按照2004年全省业训工作会议精神,求真务实,扎实工作,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坚持“精品工程”战略,加速人才基地建设,努力培养高素质体育后备人才。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坚持“精品工程”战略 狠抓“精品人才”培养

10088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