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发展农村体育事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局于今年3月1日起,就我县农村体育工作采取访谈、抽样、走访、发调查表等方式进行了为期近两个月的调研。调研组深入到18个乡镇场和大部分村直接了解乡镇、村关于体育组织体系、体育场地建设、体育组织及群众体育意识和需求等情况。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东安县农村体育工作的现状
东安县面积2219平方公里,人口58.8万人,农村人口51.9万人,占88.3%,下辖18个乡镇场,503个行政村。全国群众体育先进乡镇1个,4个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县的农村体育工作取得长足的进步,组织机构进一步健全,县里成立了老年体育协会、农民体育协会等组织,部分乡镇场成立了相应的机构;场地建设不断加强,群众性体育活动日益活跃,秧歌、健身拳、功、操、舞和乒乓球、篮球赛等项目十分普及;人们的健身意识和健身的自觉性普遍增强,县里每年都要召开县级运动会,培养了近100名社会体育指导员,1/3以上活跃在广大农村,为科学指导农民健身活动,对部分乡镇的村进行体质测试。目前,我县体育人口已达到27万人,县城建设了7处全民健身路径,并开始向乡镇、村延伸,具体讲有以下几个方面特点:
1、认识较高。各级党委和政府重视,组织机构健全和部门企业大力支持是农村体育工作发展的前提。我县每年都要举办一次大型的运动会,以县委办、政府办的名义发文到各单位,并规定单位党政领导必须参加。由于党委、政府重视,领导亲自主持参加活动,企业参与赞助农村体育工作,一年一度的体育活动红红火火。
2、活动较多。以开展丰富多彩的竞赛活动作为推动体育工作的重要手段。一是举办全县性武术竞赛,带动农村体育工作活动的开展。为展示东安雄风,检验武术培训效果,我县经常举办各种武术竞赛。1992年,举办了全县武术散手擂台赛,县内8个武术馆校200多运动员参赛;1993年10月,举办了全县武术运动会,有各级领导、民兵、学生参加集体武术表演,并开展专业队散手比赛,共1700多人参加;1999年,东安县首届农民运动会开展了武术竞赛;2003年,举办全县首届武术操比赛,各机关单位、学校全部参加;2005年举办全县首届武术节暨武术比赛;全县各机关单位、学校、乡镇村武术爱好者6000多人参加了这次活动。通过这些竞赛活动,有力地推动了全县武术活动的开展。二是篮球、乒乓球比赛规模大,形成制度。2004年全县篮球比赛,分县直、乡镇两组,34个队进行了为期10天比赛;今年举办的篮球联赛,15个队将进行为期半年的比赛。2002年全县乒乓球比赛,在全县掀起乒乓球热潮。三是传统体育项目,形成了“一地一品”化。我县石期市、大江口、紫溪毗邻湘江,以游泳、龙舟为主导的体育活动,大庙口、水岭、新圩江历来有习武练功习惯,、这些乡镇以武术为主的体育活动常年开展。鹿马桥、端桥铺村村舞狮舞龙,井头圩、芦洪市、大盛、花桥的篮球竞赛活动很活跃。有力地推动了全县农村群众体育活动的开展。
[SITESERVER_PAGE] 3、队伍较强。狠抓组织建设和骨干队伍的培养,推动农村体育工作开展。现在,我县成立了篮球、乒乓球等13个单项体育协会,并积极开展活动,对活跃广大农民的文体生活起到了极大的推进作用。加大培养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培训体育骨干和积极分子,是做好农村体育工作的必要条件。几年来我县共培养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近100名,成为农村体育工作的骨干力量。
二、当前我县农村体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虽然我县农村体育事业取得了一些成就,甚至某些方面的做法堪称为“值得推广的经验”,但是,农村体育整体薄弱的局面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扭转,一些偏远山区的农村体育相对落后。归结起来,当前制约我县农村体育事业的主要的问题有:
1、农村体育意识淡薄,对体育工作的认识不够。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农民自身体育意识淡薄。由于我县自然环境差,农民居住较分散,较之城镇经济文化相对滞后,客观上限制了我县农村体育的发展,即使大部分富裕起来的乡村,由于无场地村民的空余时间基本上被看电视、打扑克和打麻将等活动占据,主动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淡薄。二是乡镇村对发展农民体育的认识不足。乡镇是国家最基层的行政规划单位,它不但是农民体育工作的重点,也担负着乡镇体育工作, 自身就是群众体育服务的综合体。而在实际工作中,将经济建设同体育建设对立起来,忽视了生产力诸要求中人是最重要、最活跃的因素,表现在对农民体育认识不足,指导不够,缺乏有力的政府支持,不能满足农民群众对体育的需求。
2、农村体育设施建设落后,远远不能满足广大群众健身需求。体育活动场地缺乏,而且场馆毁损挪用严重。重点调查的6个乡镇共拥各类体育场地33个,其中小运动场12个,篮球场12个,门球场9个,而这6个乡镇农业人口20.3万人,平均每个乡镇拥有200米跑道以上田径场仅为2个,平均拥有的篮球场2个,约每万人1.6个,多数乡镇和农村学校只有一个简易的篮球场或一个很不规则非标准体育场地,有的只有几张破烂不堪的室外水泥乒乓球台,真正在村委会和自然村有体育场地的可谓少之又少,而那些农村体育场地和设施相对集中的乡(镇)与机关学校和少数企业,大多都不对外开放,仅限于本单位职工及家属使用,少数民办经营性乒乓球台、台球近几年来因经济效益不佳,数量不断减少。不少体育器材和设施因年久失修,难以开展正常的体育活动,绝大部分的篮球场被毁损或改作它用(建房屋、分块成了晒谷场)。
[SITESERVER_PAGE] 3、农村体育工作经费投入严重不足。体育活动作为一种消费项目,资金必须得到基本保证,而我县几乎没有事业经费,只能保障体育行政部门人员的基本工资,如在财政拨款方面,每年不足1万元和除体育部门的办公经费,用于开展活动的资金就微乎其微;乡、村两级的资金就更为紧张,特别是在农业税税费改革后,大部分乡镇的可支配资金很少,甚至举债过日子,绝大多数村用在体育方面的资金更是寥寥无几。体育经费严重不足,制约了农村群体活动的开展;体育场地、设施少、质量差,无法满足体育活动和体育锻炼的需要。
4、体育组织机构还不够健全。虽然通过培训,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体育组织和队伍建设,但存在县城比乡镇好,乡镇比村组好的现象,尤其自1998年机构改革以后,农村基层体育逐渐萎缩。许多农村体育协会组织没有及时调整,滞后于改革和形势的发展,协会组织处于有名无实或名实皆无的状态。调查显示,全县乡镇基本都没有体育工作领导小组,但无专人管理,造成乡镇村体育活动无专人抓、无专人指导的局面,特别是村组一级的体育组织几乎是空白,与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极不适应,农村体育组织建设与领导是否好爱有着直接关系,凡爱好体育活动的乡镇领导,既有体育组织又有专人管理,在场地设施建设、经费的投入上就好,群众性体育活动就能得到较快的发展。不爱好体育活动的乡镇领导,体育组织形同虚设,处于无组织状态。
5、农村青壮年外出打工多,开展活动和比赛缺乏主力军。由于我县属丘林农业大县,人多地少矛盾较突出,农村青壮年纷纷外出打工,使农村体育骨干力量流失,留守在农村的多是“386199”(妇人、儿童和老人)人员,虽有健身要求,却感到力不从心,难以形成体育运动氛围。
三、加快农村体育发展的对策
针对当前农村体育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在今后一段很长的时期内,农村体育要花大功夫、下大投入,实现大发展。
1、要提高思想认识。一要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高度,提高各级领导的思想认识,将发展农村体育提到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十一五”规划,与经济工作同安排、同检查。二要以增强“精神文明”的高度,提高农民主体的思想认识,破除赌博陋习,积极自觉参加体育活动。三要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加强农村体育的领导,全县各级成立农村体育工作领导小组,有规划、有方案、有活动。县里要将农村体育发展纳入新农村建设的硬指标狠抓落实。
[SITESERVER_PAGE] 2、要明确工作思路。思想决定出路,农村体育要有长足发展,必须坚持“体育发展,发展体育”原则,做到四个带动、四个结合,即领导参与带动群众,学校普及带动农村,竞技比赛带动群体,财政投入带动民间,努力实现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相结合,体育普及与体育提高相结合,体育建设与体育管理相结合,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相结合,形成良性互动,相辅相成,促进发展。
3、要加大设施投入。农村体育发展不起来,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体育设施缺乏。按照《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关于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意见》,切实加大体育设施建设投入。各级财政每年要有一定的农村体育发展资金预算,并执行到位。要大力鼓励和扶持民间投资办体育,积极引导各类企业及社会群众支持农村体育事业,通过多方努力,为农村体育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4、要合理规划活动。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农村体育活动。一是结合农村习俗开展活动。二是结合群众爱好,开展参与度高的体育活动,如腰鼓、秧歌、武术、拔河、篮球、乒乓球、老年门球等体育活动。三是结合体育比赛,提高体育水平。认真组织开展好本地大型体育运动会和单项比赛,既能激发广大农民的体育健身热情,给群众提供亲身参与的机会,又能起到示范作用,提高他们的运动水平。四是结合体育试点,以点带面,推进农村体育的发展。应从县情出发,量力而行,选好试点,逐步推进,重点应放在乡镇条件好的村。目前应借助现有的基层组织,建立和发展农村体育活动点,以点带面,分层推进。在政治、经济、文化先发展起来的富裕乡镇大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为广大农村体育发展起“示范”龙头作用。
5、要加强队伍建设。一要强化管理队伍建设,重点在乡镇及学校体育工作要有专人管。建议将乡镇文化辅导站改为文体指导站,学校设立专职的副职来抓。二要强化体育协会建设。县里要完善农民体育协会及各乡镇体育协会,各乡镇成立相应的协会组织,村要有体育协会小组,做到体育工作有专人抓。从而形成良性互动,协调发展。三是要强化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调动体育教师的积极性。
(东安县体育局副局长 唐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