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国家体育总局 | 湖南省政府门户网站 无障碍浏览 |

书写激情飞扬的人生——汉寿县体育局局长黄劲风写实

湖南省体育局 发布时间:2008-08-04 21:29 【字体:

  “永不放弃、永不言败、永争第一”。这是汉寿县体育局局长黄劲风同志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自2003年3月调至县体育局工作以来,他满怀着对汉寿体育事业的一颗赤子之心,在体育园地里勤奋耕耘,默默奉献,负重拼搏,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永不放弃”的真谛。
  在黄劲风同志的带领下,汉寿体育事业的发展突飞猛进,连连取得骄人成绩。竞技体育连续取得省市第一的显赫成绩。打造出水上运动和摔跤两大品牌基地,五年时间获得省以上金牌80余枚,其中在省十运会上以29枚金牌高居全省县级排名第一,书写了汉寿竞技体育新篇章。群众体育及其他工作也全面发展,因地制宜打造出“湖南传统龙舟之乡”等品牌。夺取了泛洞庭湖龙舟争霸赛前六名及全国第三届传统龙舟大赛冠军、湖南省第四届农民运动会龙舟赛冠军等桂冠。投资400多万元的县青少年活动中心和“雪炭工程”项目得到各级领导的支持和赞誉。汉寿体育这块蛋糕,在以黄劲风同志为首的汉寿体育人的共同努力下,正日益做大做强,成为誉满三湘、独具地域特色的一张汉寿“名片”。黄劲风同志本人也多次被省、市、县各级评为先进工作者、省二等体育功臣、市三等体育功臣等荣誉称号。
  一、义无反顾,把真情融入汉寿体育事业
  黄劲风同志自小热爱体育事业。在大学期间,就是个十足的体育爱好者,尤其精通乒乓球、羽毛球、篮球、象棋等项目。参加工作后,繁忙工作之余,他一直坚持着这份对体育的钟情,也结识、陶冶了周围一批人。上世纪90年代,他出任汉寿县老干局副局长,负责老年体协工作,有了发挥自身特长的地方。几年时间里,他把各类老干体育赛事办得热火朝天,赢得不少老干部的交口称赞。但此时他心中还是有一些遗憾,那就是他感觉自己还未能真正全身心投入体育事业之中。
  2003年是黄劲风同志人生及事业的转折点,也是一个崭新的起点。因为他在老干局负责的各项工作,特别是老年体育工作成绩突出,表现出高超的组织能力,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有目共睹,因此在科局换届之时,他被调到县体育局工作,担任局党组书记兼局长。最初的欣喜过后,摆在眼前的这个乱摊子却是他始料不及的。那时老体育场刚改建成休闲广场,体育局失出赖以立足的地方,20多名干部挤在体育场内一栋陈旧的两层小楼里,基本工资都难以保证。因经济困窘,全省著名的赛艇教练邹琪无奈辞别,另外几位骨干教练也被广东、长沙等地运动队相中准备挖走。一时之间,全局士气低落、举步维难。
[SITESERVER_PAGE]  如何走出低谷?一向崇尚体育精神的黄劲风面对困难没有低头。借债,竟然成了他到体育局后做的第一件事。他团结党组一班人,东挪西借了3万多元,补发了拖欠几个月的工资。记不清有多少次,他上省里,到市里,找县里,向领导汇报工作,向朋友请求援助,不怕挨冷脸遭白眼,不怕磨嘴皮破脚皮。“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黄劲风同志的努力下,局里的骨干及其他工作人员逐渐稳定下来,汉寿体育大船重新启航。
  在稳住阵脚之后,黄劲风同志开始考虑怎样把汉寿体育事业发展壮大起来,那时,县委、县政府提出“项目立县、品牌兴县”主战略,要求各行各业要创品牌。在经过反复调查研究及深思熟虑之后,他提出了要树立汉寿体育的品牌,即竞技体育要打造皮划赛艇及摔跤两大品牌,群众体育要打造农村龙舟及城镇全民健身月两大品牌。要举全局之力,创立升级这四大品牌。
  二、负重奋进,以赤诚打造汉寿体育品牌
  在任体育局长的五年时间里,黄劲风同志默默奉献着自己的忠心与赤诚。放眼全县,努力争取各界力量,形成工作合力。一是争取领导支持。他坚持向各级领导多请示、勤汇报,努力争取领导对体育工作的重视与支持,帮助解决体育事业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几年来,水上基地建设、教练员工资上卡、青少年活动中心建设和打造体育品牌等重大问题都在各级领导重视和支持下得到妥善解决。二是争取部门协作。黄劲风同志与党组一班人,坚持与教育局、老干局、财政局等部门多联系、多沟通,形成了一种坦诚交流,团结互助的和谐氛围,如对县教育局举办的体育赛事,黄劲风同志在人手不够的情况下,亲自上阵担任裁判、赢得了教育系统同事及广大教师尊重。每年的老干部体育赛事,都与老干局通力合作,取得双赢结果。三是争取学校合作。县体校的学生基本上来源于县内各学校,为充分调动各个学校的积极性,黄劲风同志不懈努力,起草下发了《关于青少年业余训练工作奖励办法》,全县先后有1名校领导获得“全国先进体育工作者”光荣称号,17名教师被评为省、市级优秀体育教育工作者,30多位体育教师和21所学校受到县委、县政府表彰奖励。黄劲风同志的真诚与努力也换来有关学校的紧密合作。如县水上运动基地和摔跤基地分别设在县二中和县一职中,两所学校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给予了特别关照,并针对优秀运动员出台了减免学费等一系列优惠政策。三是争取社会支持。黄劲风同志一向的工作理念就是用奖牌说话,用真心感人,在他的奔走努力下,县龙鸿建筑公司、县自来水公司、县移动公司和正阳化工厂等单位和企业纷纷主动提出赞助汉寿体育事业,许多学生家长也先后把子女送到体校就读,为打造汉寿体育品牌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后备力量。
[SITESERVER_PAGE]  立足本局,坚持以人为本,积极挖掘内部潜力。一是靠“傻子”精神鼓舞人。他一贯诚恳做事,老实做人,不装腔作势以权压人。单位困难时,自己借钱来贴,单位经济情况好转后,也从不大手大脚,始终保持清廉作风。他尤其注重以身作则,舍小家顾大家。有一件事至今仍令大家感动不已。今年6月,全国第三届传统龙舟大赛在沅陵举行,黄劲风再次带队前往,而此时,他的老母亲不慎跌倒骨折,躺在医院人事不醒,独生子处于高考填报志愿的关键时期。首次参加全国性大赛的汉寿龙舟又让他感到责任重大,他做通了妻子的工作,自己一心扑在赛事上。近一个月时间里,在别人家长为孩子高考一事四处奔走时,他却头顶烈日为队员们摇旗助威。这一次,汉寿龙舟“满江红”夺取了全国传统龙舟大赛冠军。而这年高考,由于他无暇指导儿子填报志愿,尽管孩子考分超过了一本线10多分,但录取学校并不理想,成为他心中永久的遗憾。黄劲风同志这种“傻子”精神深深鼓舞了全局工作人员。二是依靠民主管理,提倡和谐团结,对全局的重大工作坚持民主决策,举手表决。2003年,体育局经济形势特别紧张,水上运动基地面临着生存与发展的问题,按照新的全省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管理办法,省级后备人才基地必须有自己的训练、生活场所。在这两难时刻,黄劲风同志把表决权交给大家,由全体干部职工投票决定是否修建水上运动基地综合楼,最后大家一致投票要求修建。事后证明,这种民主决策的方式是完全正确的,既办成了大事,又团结了全局职工。三是靠真心解难留住人才,政治上优先考虑青年骨干,经济上优先照顾最辛苦的一线教练。如县体校原来只有4个工资入卡名额,全部优先给了一线的教练员。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硬是从牙缝中省下钱来,按时足额给每位教练员补助了岗位津贴。
  在黄劲风同志的精心运作下,汉寿体育这支生力军被打造成响当当的水乡铁军,四大品牌,大放光彩。水上运动基地综合大楼修建起来,从此县体校有了自己真正的家,五年时间里,水上项目共夺取各类金牌二百余枚,特别是在省九运会上勇夺19枚金牌,位列全省之首.连续四年被评为全县优秀后备人才基地,现有训练运动员近百人。摔跤项目有了丰足的生源和稳定的训练基地,士气大振,多次在省常年赛中名列前茅,培养的优秀运动员廖蓉连夺五城会及全国十运会桂冠.农村龙舟运动焕发勃勃生机,04、05年连续两年举办影响深远的湿地龙舟赛,多次夺得全国及省、市龙舟赛冠军,获得“湖南传统龙舟之乡”的美誉,传统龙舟的影响逐步扩展到全国各地。城镇全民健身月活动深入民心,规模空前的万人长跑赛及万人万米健步行活动极大的激发了人民群众的健身热情,城镇掀起了一浪高过一浪的全民健身热潮。汉寿体育在人们心目中,已不再是弱势的代名词。
[SITESERVER_PAGE]  三、目标高远,用心血浇灌汉寿体育之花
  天道酬勤,在以黄劲风同志为首的汉寿体育人的努力下,汉寿体育工作面貌日新月异,振奋人心。从2003年起连续4年,汉寿体育局被评为全市唯一“红旗单位”;2005年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但黄劲风同志并没有满足,在他心中,有一个更远大的目标,那就是要当好汉寿体育工作的辛勤园丁,把汉寿体育带到一个更新更高的台阶,争取让龙阳体育之花香飘三湘,誉满神州。
  具体来说,首先是要让竞技体育插上腾飞的翅膀。要把水上运动后备人才基地打造成全国知名的基地,要培养出全运会甚至奥运会冠军,要把摔跤基地打造成省级基地,多出冠军运动员。其次要创建中国传统龙舟之乡。要在引导、规范好汉寿传统龙舟运动的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勤于走出去对外交流,让更多的人能真正领略汉寿传统龙舟的别样魅力,并以此为桥梁,服务于汉寿经济社会发展。最后一个心愿,就是修建好新的汉寿体育中心,让广大群众有一个宽敞舒心的健身、锻炼场所。
  在汉寿体育事业这方充满生机和梦想的舞台上,黄劲风同志用真心与赤诚,用成绩与荣誉,全心全意书写着他激情飞扬、无怨无悔的人生。
  (汉寿县体育局 温勇军)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书写激情飞扬的人生——汉寿县体育局局长黄劲风写实

10087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