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国家体育总局 | 湖南省政府门户网站 无障碍浏览 |

基层体育科学发展的思考

湖南省体育局 发布时间:2009-09-27 16:01 【字体:

  基层体育泛指市、县、乡镇体育。基层体育主要职责任务是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高全民健康素质;组织青少年业余训练,培养输送体育后备人才;促进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保障体育事业发展。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体育是人民的事业。”坚持以人为本,发展基层体育事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推进体育与经济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文明进步的必然要求。
  面临的困难与问题
  体育服务体系建设滞后,服务功能不强。这主要表现在基层政府体育服务职能不强、体育协会引领会员和群众开展活动的实力和能力较弱、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规模小、水平低。这些问题的存在,使体育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的作用难以得到充分发挥。
  公共体育场馆建设欠账较多,体育设施基础薄弱。体育设施建设是体育事业发展的基础,是推进全民健身的阵地和载体。常德市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通过承办省八运会,公共体育场馆建设取得了历史性的跨越。但10多年过去了,现在总体来看,公共体育场馆还不能满足发展需求。
  业余训练基石不牢,竞技体育发展艰难。问题主要为:一是业余训练在区县(市)基石不牢,部分区、县业余体校开办训练项目少、规模小、成材率低,业余训练体系缺乏强有力的县级基础;二是市级体校教练员队伍编制严重偏少,专业水平和科学训练能力不高;三是训练机制不灵活,市县业余体校未形成强势引力,体教结合未形成整体合力;四是对如何确定项目布局、确立精品项目、选取主攻重点、实施科研促进计划等方向性、战略性问题的研究,缺乏前瞻性、科学性和精准度。
  体育产业水平不高,助推事业发展力量微弱。基层体育产业发展有其局限性,产业发展起步较晚,现阶段发展水平相对滞后,仍然是体育彩票“一票独撑”,场馆资源、竞赛资源等体育特有资源还十分稀缺,体育场馆设施没有得到有效开发和充分利用。
[SITESERVER_PAGE]  原因及对策思考
  要解决目前基层体育出现的一些新困难、新问题,必须牢固树立和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着眼推动体育事业科学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人民的体育价值观,坚持把事业和产业并举,基础建设和队伍建设并进,切实创新观念、转变职能、完善机制、强化管理,促进基层体育充满活力,快速协调发展。
  要创新发展观念,树立和落实以民为本、健康第一的体育观。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行政部门要把提高全民身体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方面,切实把体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并采取强有力措施推进实施,使体育与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科学定位基层体育发展目标,把提高全民健身素质作为第一要务,努力使健身设施建设成果惠及广大百姓。同时,积极发展基层竞技体育,培养拔尖人才。
  要创新投入机制,推动政府与社会投入多元化。首先要明确和发挥政府投入的主渠道作用,基层政府应将体育事业经费列入公共财政支出范围,列入专项预算,并应与地方财政收入同步增长;其次要积极引导机关、企事业单位加大经费投入;第三要动员和引导体育社团组织和社会各界人士积极捐助赞助体育事业;第四要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借助外来资本开发建设体育场馆设施,促进体育基础建设。
  要创新工作方式,实行管理、指导、服务并举。在基层体育部门工作职能上,逐步实现管办分离,群众性的比赛和活动交由社团组织为主主办,体育部门实行指导、服务和监管,使基层体育部门的独角戏走向社会各方力量参与的大合唱,使体育部门的“单边行动”走向体育部门与民间社团的大互动、社会各界的大联动,以此加快推进体育社会化进程。
  要创新训练竞技机制,整合资源建立“联合舰队”。在区县(市)及重点校积极发展一批市级业训基地,发展一批新的业训项目,扩大训练规模,夯实体育人才培养的根基,拓展竞技体育发展空间。深化“体教结合”的训练机制,在市、县两级层面进一步实行体育和教育部门的有机结合,整合双方优势,实现人才设施资源共享。
  要创新产业发展模式,积极推进多业发展。要充分利用国家的彩票政策,努力扩大体育彩票市场;同时,要采取多种办法,开发利用体育资源,积极拓展体育竞技表演、体育健身休闲、体育用品制造加工和营销等产业,不断壮大发展体育经济,为体育事业协调发展增强后劲。(作者:常德市体育局局长 燕为志)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基层体育科学发展的思考

10087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