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国家体育总局 | 湖南省政府门户网站 无障碍浏览 |

打造体育品牌 建设强势体育

湖南省体育局 发布时间:2010-01-07 10:45 【字体:

  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体育特别是基层体育,还是弱势的代名词,打造体育品牌,让人们逐步认同及重视体育运动,是现阶段建设强势体育的一种好方法。近些年来,汉寿体育紧扣打造体育品牌战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充分认识打造体育品牌的重大意义
  什么是体育品牌?体育品牌,实际上是体育精神、竞技实力、知名度、普及程度的综合反应。最通俗的说,就是要有不同于别人的东西,要在各方面体育竞赛中脱颖而出,高人一筹。在基层体育部门,体育品牌就是一块响当当的金字招牌,是吸引人的关注、支持和投入的金石。
  当今世界,体育成为国家和地区综合实力和民族兴盛的标志,是激发民族热情和爱国精神的动力。每次的奥林匹克运动会,总能吸引各国各民族的视线。每当中国运动员夺得金牌,热泪盈眶时,每当中国运动员走向领奖台,升起国旗奏响国歌时,哪一个中国人不为之动容、为之激动。越是发达的国家和地区,越是体育兴盛,越是爱国精神强烈,越有民族自豪感,越有进取意识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因此,打造体育品牌,首要的意义是能激发这种进取向上、自强不息、敢为人先的精神,这种精神对我们的各行各业都有推动作用。其次,体育品牌的建设还在于能带动地方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一次体育盛会的举行,总能带动举办体育项目的地区经济和社会事业的繁荣,以至于申办体育运动会成为国与国、地区与地区间最热门的话题、最激烈的竞争。北京靠主办奥运会成为国际知名大都市,长沙市靠举办第五届城市运动会推动了市容市貌及市民素质的一个整体的提升,常德市靠主办省八运会奠定了“全国文明卫生城市”的基础。有基础的体育强县也要利用自身资源,搞好筹划,着力创品牌,推出体育品牌,吸引世人眼光,让更多的有识之士关注体育、支持体育。如果能通过体育品牌的推出而吸引项目、吸引资金,那么体育将是对“品牌兴县”主战略最有力的回报,也是对经济最有用的“反哺”。
  汉寿体育具有良好的基础。但体育工作不进则退,不立则废,不能在已有的功劳簿上睡大觉。汉寿体育这些年来就是动员全县各个方面的力量,根据“品牌兴县”主战略,围绕打造体育品牌,造就体育强县,用昌盛的体育事业,带动社会其他事业的发展,吸引人们对体育的关注。
[SITESERVER_PAGE]  二、汉寿县打造体育品牌的情况
  近年来,汉寿体育紧紧围绕“品牌兴县”战略,全力打造地方体育品牌。竞技体育连续取得了“全省三强、常德老大”的显赫成绩,打造出水上运动和摔跤两大品牌基地。2003年以来,全县在各类体育赛事中共获金牌200余枚,其中在省十运会上以29枚金牌位居全省县级排名第一。在2005年全国十运会上,汉寿健儿廖蓉勇夺女子摔跤金牌。群众体育及其他工作也全面发展,根据地域特色打造出“湖南传统龙舟之乡”等品牌,夺取了全国第三届传统龙舟大赛冠军及全国第四届农民运动会龙舟赛冠军等佳绩。投资近500万元的县青少年活动中心及“雪炭工程”项目得到各级领导的关注和称赞。汉寿体育现象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汉寿体育已成为誉满三湘、独具特色的“汉寿名片”,省市新闻媒体也多次进行报道。2003年我县酉港镇被评为“全国体育工作先进乡镇”,2004年至2006年县水上运动人才基地三次被评为全省一类人才基地,2003年至2008年体育局连续六年年度考核全市第一,2005年、2008年我县连续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
  第一、抓难点,努力打造竞技体育品牌。
  一是建好品牌基地。一直以来,汉寿的业余体育训练条件非常艰苦,设施相当简陋。为彻底改变这一状况,2003年,汉寿采取争取市县投资、体育局干部职工集资、建筑商带资等方式,投资20万元建成了有真正院落和校舍的青少年业余体校,并以此为依托建立了全县水上运动人才基地,设有赛艇、皮划艇两个项目。该基地通过一系列管理措施的落实,已逐步得到发展壮大。在2006年举行的省十运会上,来自该基地运动员一举夺得19枚金牌。此后,还着手修建了荡桨池、下水码头及食堂、浴室、厕所等配套设施,力争建成国家级的水上运动后备人才基地。同时,采取由县体校提供训练器材、县职中提供训练场馆的方式创建了摔跤、柔道基地。二是加强师资力量。在县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为办好摔跤基地,我局与县教育部门多次磋商,敲定了基地创办细节,建立了科学规范的双重管理制度,有效形成了管理工作的合力。县体校选派优秀的退役运动员任主教练,与职工老师一道教学、训练。通过一系列管理措施的落实和多年辛苦的打磨,摔跤基地逐步得到发展壮大,成效逐步显现。在近几年的全省常规赛上,汉寿摔跤运动员共夺得金牌30多枚,金牌总数位居全省前列。目前在省队集训的汉寿籍摔跤运动员达到20人。三是力争平衡发展。两大基地的做大做强,撑起了汉寿竞技体育的新天地,也带动了其他项目的新发展。目前,汉寿田径、体操、射击、举重等体育项目发展来势看好,且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汉寿业余体育训练已出现“重点出击、全面开花”的可喜局面。
[SITESERVER_PAGE]  第二、抓重点,精心打造群众体育品牌。
  首先,打造传统龙舟品牌,引导我县这一深受群众喜爱运动项目走向正轨。汉寿地处西洞庭之滨,是典型的水乡泽国,自古人们就爱好龙舟。随着社会发展,农民群众有了发展龙舟运动、展示自己激情的强烈愿望。近几年来,我们遵循民意,逐步稳妥地在广大湖区恢复此项运动,让其重新焕发出应有的活力。2004、2005连续举办西洞湖湿地龙舟赛,观众达20万人以上,场面火爆,吸引了中央、省市媒体记者近百人采访报道赛事盛况。2008、2009年又连续举办两届机关龙舟赛,受到广大干部的欢迎。打造传统龙舟品牌不仅活跃了群众文体生活,激发了民众情感,提高了群众素质,还展示了汉寿形象,促进了经济发展。此期间,汉寿龙舟还不断走出县境,参加各级龙舟大赛。从2006年的泛洞庭湖龙舟争霸赛囊括前六名,再到2007年全国第三届传统龙舟大赛夺冠,一次次让外界领略汉寿龙舟风采。另外,汉寿龙舟裁判、教练及器材等方面的技术人员加强与外界的交流。近来,国家体育总局在逐步了解汉寿传统龙舟基础上,也慢慢认可汉寿龙舟各方面技术人员。2008年,共批准了四名国家级龙舟裁判员,这在全国也是绝无仅有的。同时,多次安排汉寿裁判在国际国内赛场执法,使汉寿裁判领略各种龙舟风采,学习了先进龙舟及裁判技术。2006年12月,汉寿喜获“湖南传统龙舟之乡”的称号。 
  其次,城镇全民健身活动得到加强。近几年,汉寿推出全民健身月这一城镇健身品牌,采取集中开展活动的方式,来推动更多群众加入体育健身行列。从2003年壮观的城区万人长跑赛到2004及2005年的保龄球、羽毛球、乒乓球赛,再到去年的“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系列活动及今年的庆祝建国60周年“爱我汉寿”全民健身系列活动,参加的群众每年都在增加,品牌效应不断显现,真正起到了以点带面,推动全民健身的效果。
  最后,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我们服从全县工作大局,打造农村体育品牌。近几年,在自身经济实力不强的情况下,投资20多万元在太子庙示范区、南湖新农村示范区、罐头嘴示范区及株木山栗山村等市县新农村示范点村建成农民健身路径,帮助组建了农民腰鼓队、篮球队等健身队伍。此外,还成功申报国家级农民健身工程项目落户汉寿。此项目全市仅有汉寿一家,项目资金为183万元,在全县61个村建设篮球场及乒乓球台。得到农民热烈欢迎。另外,还几次在新农村示范区举办新农村农民运动会,丰富了农民文化体育生活,提高了广大农民素质。
[SITESERVER_PAGE]  三、打造体育品牌 建设强势体育的几点思考
  第一、要加大体育工作的力度,共同创建集权品牌。
  体育工作不是体育局一家的事,尤其是打造体育品牌的工作,需要许多部门的配合,需要基层单位的响应,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要举社会之力共建强势体育。
  汉寿体育品牌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有知名度高的后备人才基地,二是传统龙舟,三是全民健身月。从这些年的经验来看,围绕体育品牌建设,我们需要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大投入,保证基本需求。体育是花钱的事业,需要资金支持。近年内,我们要把新体育场的建设纳入工作日程,要加强打造中国传统龙舟之乡的工作,要升级两大后备人才基地,这都需要大量经费,我们要广辟财源,安排专项体育经费,支持打造体育品牌。
  二是完善协作激励机制,调动方方面面办体育的积极性。体育、教育两个部门是打造体育品牌的主力部队,各个乡镇、各所中小学校是预备部队,县直各部门是援助部队,要打好“体育品牌”整体战,必须协调统一,有机整合,形成合力。①实行中小学校运动人才输送责任制,建立人才信息库。教育局和体育局要联合下文,给各乡镇和中小学校定立人才输送指标,每年必须上报一定数额的运动员名单,由教育局和体育局联合挑选和测试后,将初选合格的名单和基本资料存入人才信息库,以备不同项目的选择,使竞技项目有广泛的人才基础。②实行体教结合机制,提高运动员综合素质。凡现役运动员既要在专门的基地接受系统的项目训练,又要接受全日制课程教育,培养运动员综合素质。各有关中学要积极配合,全力支持。③全方位激励,调动打造体育品牌的积极性。要实行全方位奖励措施,对输送优秀运动员的单位和学校,对在各项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运动员所在单位和学校,对其他相关人员分别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另外,还要制定详细的运动员奖励措施,对不同档次的奖牌,分别予以不同档次的奖励。教育局、体育局的负责人要实行项目目标负责制,规定项目夺分夺牌指标,对项目教练实行工资资金与运动员比赛成绩挂钩,重点奖励金牌教练。通过以上激励机制的建立与完善,全方位启动品牌项目的内在活力。④建立优秀运动员流动机制,使品牌项目培养出品牌人才。将运动员输送到更高层次的专业队、体院和体校,培养造就金牌选手是县级体育提高竞技水平的有效选择。我们要注重选拔培养优秀运动员,一旦发现体育健将型的苗子,要马上与相关运动队伍联系,积极推荐,有条件的单位应优先录用有体育特长的人才。
[SITESERVER_PAGE]  三是加强考核,让体育品牌创建工作落到实处。年终的考评考核制度和方法是促进工作和事业有效开展的手段之一,对于体育工作,我们也要纳入各个单位年度岗位责任制目标考评考核的范围。体育考核的内容应该为:是否有领导分管、体育专干、专项经费、活动组织、人才输送等方面。年终,要由县委宣传部牵头,与教育局、体育局联合组成考核工作组,实行评分评级,对体育先进单位予以表彰,对落后单位予以警告,真正形成全民办体育的氛围。
  第二、加大全民健身活动力度,构筑雄厚的群众基础。
  体育运动是大众的运动,必须有全民参与,必须有浓厚的氛围衬托。我县群众性体育活动由来以久,龙舟赛在乡村开展得如火如荼,职工篮球赛在县城长盛不衰,体育局新建的青少年活动中心健身基地吸引了大批羽毛球、乒乓球爱好者。从2003年起,由县委、县政府倡导,由县体育局组织的全县性的全民健身月活动,至今已开展了7年时间。现在,我县已有全民健身的习惯和爱好,在此基础上,我们要乘势而上,围绕打造体育品牌县,加大全民健身活动开展的力度。首先,要精心策划积极有益的健身活动,用政府的力量推动全民健身。在城区,体育部门要积极组织好多种形式,不同规模的体育竞赛并多争取社会力量办赛事。在农村,乡镇党委、政府要把龙舟赛开展得既轰轰烈烈又规范有序;在学校,体育要有高标准,学生运动会要上档次;在机关,要组织干部职工开展体育健身活动,特别是近两年深受好评的机关龙舟赛要继续抓好,使那些大腹便便的“官老爷”形象有所改变,并为群众起示范带头作用。所有的健身活动都要精心策划、精心组织,做到既健体强身,又规范安全。其次,要开辟健身场所,让群众健身有一席之地。现在,许多机关、社区及新农村点都开辟了健身场地,添置了健身器材,美化了环境。如国税局、财政局、政协宿舍院内,健身场所欢声笑语,充满了活力。我们有条件的地方也要开辟这样的健身场所,让人们有健身休闲的环境,有消耗多余能量、改变身体形状的条件。再次,要努力营造全民健身的氛围。机关、学校要提供体育普及健身书籍和光碟,开辟健身专栏,组织体育知识讲座。要加强全民体质监测活动,并使之成为今后工作、生活的重要内容。总之,要采取一些有效的途径,让体育与健身、长寿相关的观念深植人心,使群众的体育意识不断强化。
  (常德市汉寿县体育局 温勇军)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打造体育品牌 建设强势体育

10087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