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要突破“四缺”瓶颈,在全省范围内推广校园足球,全面实现全省200所以上中小学校开展足球活动、常年参加足球活动的青少年达到20万人的目标。
突破“四缺”瓶颈
省体育局青少年处处长杜利民表示,我省开展校园足球面临“四缺”,即缺政策、缺经费、缺场地、缺教练。
长沙市德馨园小学校长陈梅对此深有体会,她说:“目前,我们开展校园足球的政策保障不够。校园足球没有真正纳入中小学教学评估考核体系,足球特长生的升学问题有待解决。”长沙市校园足球布点小学有31所,而初中只有16所,不少布点小学的对应初中没有开展校园足球活动,一旦学生小学毕业升至初中,如何继续?虽然雅礼中学、麓山国际实验学校等学校招收足球特长生,但相对于众多足球少年来说只是杯水车薪。
国家体育总局每年都从体育彩票公益基金中拿出40万元给予校园足球布局城市。虽然长沙市财政配套支持40万元,但是开展校园足球仍然面临巨大的资金缺口。
场地的缺乏也是校园足球推广所面临的最严峻的问题。长塘里小学的足球场西向围墙存在安全隐患,孩子们被迫到邻近的长沙市十一中训练。所幸的是,长沙市教育局已专项拨款修缮、改造该校足球场。德馨园小学依托社会力量,建起2500平方米的人造草皮足球场,仍难以满足全校学生的运动需求。
足球教练短缺、待遇低、缺少专业培训,也是困扰校园足球一大问题。缺少教师编制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德馨园小学6名教练,只有1人属于在编教师。
杜利民表示,为了突破“四缺”瓶颈,我省将积极争取国家资金投入和省财政支持,各市州要将开展校园足球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同时,通过筹建校园足球发展基金,向社会募集资金。我省还要加大足球场馆建设的土地供应,确保足球训练基地、学校、社区足球场地的规划建设用地,制定出台扶持政策、奖励办法等,完善校园足球发展的相关政策体系。
校园足球布局全省
虽然面临诸多困难,我省校园足球依然迎难而上,呈现出蓬勃之势。“我们还要布局省级校园足球城市,在全省范围内广泛开展校园足球活动,全面实现全省200所以上中小学校开展足球活动、常年参加足球活动的青少年达到20万人的目标。”杜利民向记者勾勒出一幅湖南校园足球的美好蓝图。
[SITESERVER_PAGE] “我们将成立以省体育局副局长熊倪、省教育厅副厅长王键为组长的省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直接指导全省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的开展。”杜利民介绍,省级校园足球布局城市的申报工作已经启动。今年10月,我省将在各申报城市中评选出3至4个省级布局城市,以后每年将增加2至3个城市。申报省级校园足球活动的布局城市,开展校园足球活动的学校必须达到中学10所以上、小学16所以上。对于正式命名的省级布局城市,省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安排不少于10万元的专项经费资助,布局城市将按1比1的比例配套。
“目前,青少年足球人口持续缩减。我省必须改变青少年足球的精英培养模式,大力发展校园足球,让学生有效参与校园足球运动,让足球运动真正与学校教育融为一体,为湖南足球发展提供充实的后备人才。”杜利民表示,我省将全面推进校园足球布点学校的建设,加大足球教学内容的比例,在校学生每周应有不少于3小时足球活动时间,保证全校不少于50%的学生参加足球活动。同时,我省还将积极创建省级足球后备人才培养基地,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础上选拔培养优秀足球后备人才。
省运会增设小学生组
西班牙皇马青训营教练罗德里格斯认为,“西班牙队称雄欧洲和世界的关键,就在于西班牙非常重视青少年的培养,不同年龄段能够参加大量的赛事。”
如何让我省爱好足球的孩子有球踢?省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刘滨介绍,我省将搭建“贝贝杯”(11岁)、“萌芽杯”(13岁)、“幼苗杯”(15岁)、“希望杯”(17岁)等各年龄段的赛事平台,同时举办每年一度的省级和市级校园足球联赛。
省体育局副局长、省足球协会主席熊倪透露,省体育局准备在2014年第12届省运会足球项目上增设乙级组(即小学生组),并增加金牌数量。据悉,省运会青少年足球项目有望扩充为甲乙男女4个组别,每组前6名都给予金牌奖励,名次越高,奖励的金牌数越多,充分调动各市州开展校园足球的积极性。
“如此广泛的多层次竞赛,将像一支强大的催化剂,赋予我省校园足球勃勃生机与无限活力。”刘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