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国家体育总局 | 湖南省政府门户网站 无障碍浏览 |

如何打造后备人才储备库

湖南省体育局 发布时间:2013-01-24 10:40 【字体:

  各地体校一方面招生困难,另一方面培养的后备人才受名额限制,输送到省专业队的有限,流失现象严重——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我省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出现了两种现象:高校开展的体育项目在中小学生根发芽,生机勃勃,培养的优秀苗子输送到全国各大高校,省专业队难以留住优秀后备人才;而高校不开展的项目如摔跤、柔道、举重、皮划艇等,中小学一般也不会开展。这些项目的业余训练,各地体校一方面招生困难,另一方面培养的后备人才受名额限制,输送到省专业队的很有限,流失现象严重。
  打通后备人才出路
  “造成这些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体育后备人才的出路没有理顺。”省体育局青少年处处长杜利民表示,运动员培养的淘汰率非常高,就像一座金字塔,参加业余训练的孩子就是塔基,最终能站上金字塔塔尖,成为在世界大赛中争金夺银的优秀运动员毕竟是少数。当培养的后备人才只有输送到省专业队的一根独木桥时,必然会制约后备人才培养和业余训练的发展。
  “我们必须转变发展观念,不要盲目扩大业余训练规模,要进一步提高业余训练的质量和效益,扩大后备人才的出路和渠道。”杜利民提出了充分发挥省体校的龙头作用,确保没能入选省专业队的学生能进入更高层次院校学习的思路。“要将全省优秀后备人才汇集在省体校,让更多的学生有出路,除了高精尖人才入选省专业队外,其他学生都能进入高校体育专业或体育高职院校读书,获得大专及以上文凭。”
  然而,作为衔接业余训练和省专业队的中间环节,省体校目前培养经费匮乏,师资力量和训练场地有限,有名无实,省专业队很难从中选拔人才。据介绍,由于受编制和名额限制,对于一些优秀后备人才,省专业队提出了“先进校后入队”的折衷办法。但是这些“先进校”的后备人才并没有进入省体校学习,而是跟随省专业队训练,因为省体校没有力量培养他们。
[SITESERVER_PAGE]  打造后备人才储备库
  如何打造体育后备人才的储备库,让省体校成为我省真正的业余训练龙头?
  杜利民介绍,省体育局正在规划做大做强省体校。“首先,要大幅增加后备人才培训经费,并将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其次,要进一步加强师资力量建设,通过不同方式充实教练员队伍,提高训练水平。再次,还要改造、完善训练场地和设施,确保各项训练的开展。同时,要加强文化教育,实现学生的业余训练和文化学习两条腿齐步走。”
  打铁还需自身硬。省体校只有具备了一流的训练设施、一流的教练员队伍、一流的训练水平,以及科学的教学理念和管理,才能够吸引全省优秀体育后备人才,成为我省体育人才储备库。
  为了扩大省体校的影响力,省体育局决定在2014年第十二届省运会将省体校列为单独参赛单位,实行与输送单位双向计分、计牌办法。杜利民表示,“省体校运动员在第十二届省运会上获得的总分和奖牌,同时计算在运动员的原输送单位身上,将极大提高各市州向省体校输送优秀苗子的积极性。”
  打通体育后备人才的出路,除了进专业队外,让更多的孩子有更多的选择;让更多的孩子跨进更高层次的校园,完成自己的学业,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只有这样,我省业余训练之路才会越走越宽,业余体校才会成为后备人才储蓄库。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如何打造后备人才储备库

10086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