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国家体育总局 | 湖南省政府门户网站 无障碍浏览 |

“健康株洲”大手笔 将河东体育场改造成体育公园

湖南省体育局 发布时间:2013-01-24 11:04 【字体:

——倡导全民健身;至2017年,力争每个行政村都有篮球场

  要不是记者提醒,六旬老人张幸之还没发现,家里人都成了“体育健将”了:老伴迷上了广场舞,女儿喜欢打羽毛球,女婿常参加自行车比赛,连10岁的外孙都跟在一群大孩子后面“玩篮球”。而在5年前,家里只有张幸之喜欢体育锻炼,打打太极拳。
  “全市的体育活动氛围好啊,大家都受到感染,跟风搞锻炼了。”张幸之笑着说。这正与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打造“健康株洲”不谋而合。去年,我市体育事业硕果累累:连续两届获得湖南省大众体育运动会团体总分第一;城区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191平方米,高于全国标准;民间体育协会(俱乐部)发展到了43个,活动100多次;眭禄、李玄旭在伦敦奥运会获得1银1铜,取得历史性突破。
  1.完善健身设施 打造“健康株洲”
  家住天元区大岭社区的陈志伟非常喜欢篮球,以前想打球,都得骑自行车到很远的地方才行。而最近,他发现社区里突然冒出一个篮球场。“我还以为是社区修建的,一打听,才知道体育局工作人员修建的。”
  每到傍晚,只要不下雨,新闻路旁的一些健身器材上,总会有老人和孩子在做运动。“我们小区设施不够,现在好了,可以出来运动一下了。”居民高兴地说。
  市体育局局长郑剑说,该局每年都在完善公共体育设施,在各个社区及公共场所,建设全民健身广场和全民健身路径工程。“去年我们安排了22套全民健身器材,全市全年建设农民体育健身工程56套,1个农民体育健身广场。”
  郑剑说,在体育场地建设方面,我市城区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191平方米,已高于全国文明城市1.08平方米的标准;城区经常参加文体活动人数比例69.85%,比全国文明城市60%的标准高出近十个百分点。
  “生活水平提高了,身体健康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倡导全民健身,打造‘健康株洲’,能切实提高市民的幸福感。”郑剑说。
  2.优化组织体系 倡导全民健身
  天元区的谢强从小很想学武术,迫于学业压力未能成行,如今他大学毕业了。“开始不知道去哪里学,只能看书看视频,再模仿。现在好了,原来株洲还有个武术协会,各个区都还有分会。”谢强说,现在下班后,他常常和一群武术爱好者在神农城广场,打拳聊天,周末还参加更大的武术大聚会。“有时还会有一些教学,会员可以免费听课。”
  协会正是市体育局推动创办的民间体育协会组织。市体育局体育总会秘书长阎军说,今年新成立了排舞协会、轮滑协会、民间龙舟龙灯协会、风筝协会、气排球协会、桥牌俱乐部。截至目前,已组建各项协会、俱乐部43个。
  “协会都是骨干力量,会在体育项目上发挥巨大的作用。”阎军说,每个协会每年都是自发组织2至3次集体活动,吸引新会员加入,也提高着这个项目的水平。“我们还培训了5800名社会指导员,他们将会给各个体育项目的爱好者进行指导,促进全民健身。”
  3.提升竞技水平 展现健儿风貌
  去年,株洲健将在伦敦奥运会等大赛上屡创佳绩。我市优秀运动员眭禄、李玄旭参加伦敦奥运会体操和游泳比赛,获得1银1铜,取得了我市运动员参赛奥运会的历史最好成绩,为我国、我省、我市争得了荣誉。
  李玄旭还夺得了全国游泳冠军赛暨伦敦奥运会选拔赛两枚金牌,屈瑞阳获全国体操锦标赛暨伦敦奥运会选拔赛跳马金牌,杨家兴获全国青年体操锦标赛跳马金牌。
  在湖南省第四届大众体育运动会上,我市运动员大放光彩。“弘扬了株洲‘火车头’精神,不畏强手、继2008年首夺团体总分第一后,以1206分的团体总分蝉联全省第一。”郑剑说,这显示了我市群众体育的深厚基础,得到了市委书记陈君文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
  赛事众多,丰富市民体育生活。市体育局去年举办了市第三届健身广场舞大赛、首届风筝文化节、首届航模表演大赛、“两型看株洲、健步神农湖”市直机关健步行竞赛活动、长株潭男篮对抗赛、长株潭羽毛球对抗赛等近20次大型群众体育活动。
[SITESERVER_PAGE]  数字体育  
  1.“盘活”体育中心
  2012年市体育中心经营开发收入422万元。其中场租收入可达到328万元,较前年(317万元)增长约3.47%。
  2012年,市体育中心先后承接了张学友演唱会、网络歌手演唱会、车博会、家博会、房交会、马戏巡演、WBO洲际拳王争霸赛等一系列大型活动。
  2.体彩销售额1.77亿
  2012年,全市体彩销售额达1.77亿元,较去年增长16%。全市新增网点40家,体彩销售网点进一步优化。
  3.3场最高水平比赛
  中国排球联赛(2011-2012)八一男排主场比赛在市体育中心举行。八一株洲男排夺得联赛亚军。比赛门票免费向市民发放,央视全程报道宣传。
  2012年中美男篮对抗赛于3月26日、27日晚举行,是我市一年一度的篮球顶尖赛事,比赛吸引了1.4万多名观众观看。
  12月21日,市体育局承办2012中国株洲WBO世界拳击组织洲际拳王争霸赛,央视体育频道现场录播,7000多名观众观看了我市历年来承办的最高规格、最高水平、最为精彩的世界四大黄金赛事。
[SITESERVER_PAGE]【相关新闻】
  全力办好市十二届运动会
  将河东体育场改造成体育公园  
  继2012年株洲体育事业取得突破发展后,市体育局在2013年以及今后5年将如何发展公共体育事业,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完善公共体育设施?在打造“健康株洲”中将如何运筹帷幄,实现大作为?昨日,记者就此对市体育局局长郑剑进行了专访。
  □关键词:2013
  “希望市民在家门口就能展开健身活动。”郑剑说,市体育局将继续实施好“三边工程”,即建设好群众身边的健身场地,健全群众身边的体育组织网络,开展群众身边经常性的体育活动,打造“十分钟健身圈”。
  “全力办好市十二届运动会。”郑剑说,这是一场体育盛会,将会有近3000人参与,分为青少年组和大众组,参赛项目达10多个。
  目前,河东体育场年久失修,按照规划将整体改造为体育公园。我市将稳步推进河东体育场改造,协助湘江集团加快启动该项目,力争将改造后的体育公园打造为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和业余训练基地。
  □关键词:今后5年
  郑剑说,全市体育事业未来五年发展的总体目标为: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体育产业三驾马车并驾齐驱、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将株洲市打造成我省体育强市、全国知名体育品牌城市。力争全市经常性参加体育锻炼人口突破55%。充分利用现有的现代化高水平体育场馆设施,每年承接2-3场大型国际、国内体育赛事。
  郑剑说,我市将打造竞技体育精品工程,继续扶持游泳、射击、体操、蹦床、羽毛球等传统项目,培育网球、跆拳道等潜力项目。
  此外,郑剑说,市体育局将力争人均体育设施场地面积由目前的1.191平方米提高到2017年的1.30平方米,城市社区和农村村镇的公共体育设施条件明显改善:加大社区体育设施建设力度,利用体育彩票公益金,使有条件的社区建成1个公用篮球场、1条健身路径和1个室内健身场所;大力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以村为重点对象,建设篮球场、乒乓球台等经济适用的健身设施,至2017年力争每个行政村都有一个篮球场。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健康株洲”大手笔 将河东体育场改造成体育公园

10086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