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州体育局,各项目管理中心:
2004年全省青少年儿童竞赛自7月6日开始至8月28日结束,历时近两个月。在各有关部门的组织和各承办单位、参赛单位的通力合作下,取得了整个赛事的圆满成功,达到了预期目的。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04年全省14个市、州,36个省体育后备人才基地,55所县级重点校(班)以及部分学校代表队的运动员参加了羽毛球、网球、体操、举重、跳水、柔道、摔跤、田径、游泳、射击、皮划艇、赛艇、蹦床、排球、跆拳道、乒乓球、花样游泳等17个项目的比赛。据统计,报名参赛共有4181人,其中跳水89人、举重416人、蹦床82人、体操196人、羽毛球200人、网球123人、射击287人、柔道328人、游泳296人、乒乓球303人、摔跤499人、田径571人、赛艇172人、皮划艇205人、跆拳道260人、排球96人、花样游泳58人。据17个项目的名次得分统计,长沙市、株洲市、湘潭市、衡阳市、邵阳市、永州市总得分位置列前。长沙市获得8个、株洲市7个、益阳市5个、常德市4个、郴州市3个、湘潭市3个、邵阳市2个、娄底市2个、自治州2个项目运动队“体育道德风尚奖”;永州市、邵阳市、张家界市、怀化市、岳阳市各获得1个项目运动队“体育道德风尚奖”。
[SITESERVER_PAGE] 二、比赛特点:
(一)充分展现了我省业余训练人气旺、苗子多的喜人局面。一是各地积极组织队伍参赛,参赛人数大幅增加。以跳水、举重、蹦床、体操、羽毛球、网球、射击、柔道、游泳、乒乓球、摔跤、田径等12个项目统计,2003年参加比赛的人数2553人,2004年为3381人,净增828人。其中增幅较大的有摔跤、举重、羽毛球、射击、柔道、网球项目。长沙市组织了650名运动员,邵阳市组织了395名运动员参赛,全省有12个市、州参赛人数均在200人以上,充分体现了各地对常年比赛的重视。二是参赛运动员的运动技术水平较往年有较大的提高,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体育后备苗子。据统计,今年比赛中,举重有2人达到了健将标准,21人在7个级别达到了一级运动员标准,2人平5项省少年女子纪录,1人破2项省少年纪录;游泳项目有7人在7个项目上达到了一级运动员标准,2人破2项省青少年年龄组纪录,特别是在女子丙组项目上成绩突出,来势较好;射击有7人,6个队破省青少年纪录,平3项省青少年纪录,21人在四个枪种上达到了一级运动员标准;田径有4人破4项省青少年记录和分龄组纪录,有13人在7个项目上达到了一级运动员标准。举重男女6个组别43个级别总成绩中,今年超过去年的有33个级别,占79%。田径男女4个组别64个竞赛项目的个人和接力成绩中,今年超过去年的有43个项目,占67.2%。游泳男女4个组别4种游姿50个项目的个人和接力成绩中,今年超过去年的有33项,占64%。在摔跤、柔道、跆拳道等其他项目上运动员技战术水平、身体素质等都明显好于往年。花样游泳项目在开设几年后发展加快,来势较好,涌现出较多好的人才。观看比赛的省队领队和教练员都认为技术水平比往年有较大提高,运动员选材比往年都好。三是竞争更加激烈,各市、州的差距逐步缩小。首先团体总分分数更接近。据对各市、州今年比赛所获得团体总分统计,除长沙市、株洲市总分优势明显外,总分3-11名单位差距不大。各单位团体总分排列位置较去年发生了明显变化。其次,摔跤、柔道、跆拳道、射击等项目,金牌竞争异常激烈,群雄瓜分,一扫过去个别单位一花独秀的局面。
[SITESERVER_PAGE] (二)领导重视,“一把手”抓业余训练工程思想明确并初见成效。“一把手工程”是今年省体工会的一个关键词,这是要求各级体育部门的“一把手”必须要有60%精力抓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这是关系到湖南体育事业生存与发展的大问题。由于省十运会总则规定常年比赛的成绩与省十运会成绩捆绑在一起,加大了对全省业余训练的过程管理和调控,引起各市、州的高度关注。自今年体工会召开以来,各市、州体育局“一把手”都更加重视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一是各市、州体育局领导参与常年竞赛工作的热情较高,加大了重视的力度。在今年暑期比赛中,先后有衡阳、株洲、邵阳、娄底、郴州、益阳、常德、怀化、自治州、湘潭、张家界、永州、长沙、岳阳等市、州体育局的一把手亲自到各比赛现场督战,掌握赛况,鼓舞斗志。衡阳市体育局新任局长张亮,两个月内亲赴11个赛区观看比赛;省十运会东道主株洲市体育局申甲春局长到了10个赛区;娄底市体育局刘富华局长到了7个赛区;邵阳市体育局长莫石清、常德市体育局局长燕为志先后到了全省6个比赛现场;益阳市体育局长杨志勇在负责国家羽毛球参加雅典奥会赛前集训的紧张时刻仍到摔跤、赛艇、网球、皮划艇赛区看望运动员。怀化、张家界、郴州、长沙、岳阳市体育局局长都到了1-2个赛区。特别是衡阳、常德、娄底、郴州、怀化、岳阳、张家界、自治州、永州等这些市、州新上任的“一把手”,都把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工作当作局系统最主要的工作来抓,投入了很大精力,采取很多行之有效的措施抓好业余训练工作。另外,直接参加今年17个项目竞赛的55个县级重点校班和37所中、小学校代表队的县、市体育局、学校“一把手”,基本上都到赛区指挥队伍参赛。汉寿县、桃江县参加的4个项目比赛,局长黄劲峰、贺述阶每项比赛都亲自担任领队,挂帅参赛。二是市、州加大了对训练竞赛的投入。在参加今年全省青少年比赛中,各单位积极争取政府和社会的支持,保障运动队伍的参赛经费。据统计,湘潭市投入训练、参赛经费50万元、株洲市25万元、益阳市25.8万元、张家界市23万元、怀化市21万元、自治州19.5万元、邵阳18万元、娄底10万元、永州10万元、岳阳市10万元。特别是益阳市体育局,把竞赛工作推向市场,今年组成20支代表队参加了11个项目的比赛,各代表队都找到了企业赞助,冠名参赛,共筹集资金20.7万元,解决了竞赛经费不足的问题,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常德市体育局今年投入到业余训练中的经费达50万元,比去年增长50%,常德市业余训练呈现出了恢复性发展势头。
[SITESERVER_PAGE] (三)省级人才基地建设逐步成为我省业余训练的领头雁。围绕“奥运争光”计划,我省近年来实施“精品工程”战略,确保重点项目,发挥重点优势,实现重点突破。为了给“精品工程”项目培养更多的优秀后备人才,去年我省将体育后备人才基地从原先的8所增加到36所,涵盖了体操、举重、羽毛球、皮划艇、赛艇、蹦床、摔跤、柔道、游泳跳水、网球等12个重点项目。各市、州对所布局和创建的项目人才基地予以高度重视,不仅加强了对基地的经费投入,而且还加强了对人才基地体制改革和有效的管理,使人才基地步入一个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从今年参赛情况来看,全省36所人才基地均参加了比赛,参赛人数1456人占参赛总人数的35.5%。从比赛结果来看,12个重点项目中,羽毛球、举重、体操、赛艇、皮划艇总分前3名,柔道、射击总分前两名均为人才基地获得;跳水、赛艇、摔政、游泳、网球项目人才基地总分成绩名次均列前4位。永州市举重人才基地在今年的举重比赛中共获得了22枚金牌、20枚银牌、16枚铜牌和总分711分的优异成绩,长沙市体操后备人才基地在体操比赛中获得23枚金牌和总分670分,优势明显。安化羽毛球基地以300分的成绩位居羽毛球比赛总分第一名。通过人才基地的建设,我省所布局的36所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已逐步成为全省各市、州该项目的训练中心和人才输送中心,人才基地已成为我省业余训练的领头雁。
(四)精心组织,措施得力。今年的全省青少年比赛,在各有关部门的组织和承办单位的配合下,确保了比赛顺利完成。首先,各项目管理中心在中心领导的高度重视下,精心安排、严密组织,确保比赛的顺利和运动员水平的发挥。特别是新成立的水上、游泳跳水、网球项目运动管理中心主要领导亲自坐阵,使项目竞赛组织工作实现了平稳过渡。第二,今年常年比赛工作能顺利完成还得益于各承办单位领导高度重视、健全的组织机构、得力的安全保卫工作、出色的后勤保障工作以及良好的宣传工作。怀化市体育局近年来第一次承接全省性比赛,他们一切为参赛运动队着想,克服特大暴风雨造成的洪涝灾害影响,补贴6万元用于大会的食宿,给参赛运动员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竞赛环境,受到各参赛队的一致好评。常德市鼎城区近年来首次承接排球、柔道两项青少年赛事,区委、区政府领导亲自挂帅,体育部门全力以赴,抓好后勤接待保障工作和宣传报道工作,做到赛事家喻户晓,电视报道做到了本级一天一报道、市级一赛二报道、省台一赛一次综合报道的良好宣传氛围。永顺县县委书记、县长多次听取县体育局关于全省体操比赛筹备情况专题汇报,协调解决筹备工作的具体问题。郴州市承办举重比赛,赛前成立了以市政府副市长为主任的筹备领导班子,按照竞赛的要求,严格分工、责任到人,圆满地完成了各项赛事任务。娄底市采取体育局牵头,民营企业出资共同组织的形式,较好地完成了乒乓球竞赛组织工作。湘潭市体育局承接田径、羽毛球、跳水三项比赛,千方百计先后投资近30万元,维修比赛场地。
[SITESERVER_PAGE] (五)密切了与教育部门的关系,促进了“体教结合”。
业余训练依托学校,走“休教结合’的路子是增强业余训练活力、提高训练效益、为国家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的一项重要改革措施,各单位进行了有效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邵阳市在开展业余训练时,积极走“体教结合”的路子,选择新邵八中和隆回一中、武冈二中等几所学校为重点来落实青少年业余训练。尤其是新邵八中,以积极的态度承担了跆拳道项目的训练,一年多时间,跆拳道项目从无到有,从有队伍到有成绩,今年比赛获得了5枚银牌、3枚铜牌,总分59分的好成绩。湘潭市遵照“钵教结合、市县结合、体企结合的原则,先后组织了湘乡东山学校、湘乡市一中、湘潭市江声中学直接参加了全省射击、田径、跆拳道、乒乓球等项目比赛;株洲市攸县体育局积极与攸县三中合办皮划艇队,实行“三集中”,今年比赛取得总分第四名的好成绩。汉寿县体育局与汉寿二中合办皮划艇、赛艇队,与县一职中合办摔跤、柔道项目,在今年的青少年比赛中,一举夺得金牌16枚、银牌12枚、铜牌12枚,汉寿县教育局、县二中、县一职中受到了县政府的通报表扬,达到了责任共担、利益共享的“双赢”目的。江永县一中、茶陵县一中、桂阳县三中、嘉禾县一中、保靖县一中等县重点中学积极开展举重项目业余训练并单独组队参赛,拓宽了湖南举重项目的发展空间。
三、存在问题:
纵观今年全省青少年竞赛,突出暴露了以下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并须引起各单位高度重视。
1、青少年竞赛经费严重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基层参赛单位经费负担压力不断增加,不利于各地全面组织、选拔运动员参赛。
2、裁判员队伍有待加强,专业素质有待提高。摔跤、跆拳道、柔道等项目骨干裁判严重缺乏,影响竞赛质量。部分项目裁判员过于集中在某一单位或某一地区,不利于公平、公正竞赛。
3、摔跤、柔道、皮划艇、赛艇项目人才基地个别单位,今年常年比赛成绩总分未进入该项目团体总分前六名。有关单位须在选材质量、训练水平、经费投入等工作上进一步加大对基地的领导和管理。
[SITESERVER_PAGE] 4、个别代表队队伍管理不严,思想道德素质不强,出现一些违反大会规定的赛风、赛纪问题:一是跆拳道比赛,个别队教练员对裁判的判决有看法,在赛场出口伤人,严重影响大会秩序;二是摔跤比赛,个别队运动员与驻地食堂人员发生冲突,影响很坏;三是在举重比赛中,个别代表队个别教练员出现私下交易搞假比赛,因认为对方“不守信誉”而出现教练员上场阻止对方运动员比赛而使比赛中断的违犯竞赛纪律现象;个别教练员在比赛中当众大骂裁判长,语言污秽、态度恶劣,造成很坏的影响。希望各市、县单位,特别是问题所在单位,深刻认识,加强队伍管理,强调业余训练、体育竞赛对培养运动员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的重要性,加强对参赛代表队的赛风赛纪教育,把全省青少年竞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四、经综合评议,授予下列单位为2004年全省青少年儿童竞赛优秀赛区:
常德市鼎城赛区:柔道、排球
怀化市赛区:跆拳道
湘西自治州永顺县赛区:体操
郴州市赛区:举重
湘潭市赛区:田径、羽毛球、跳水
娄底市赛区:乒乓球
岳阳市赛区:游泳
株洲市赛区:摔跤
益阳市资阳区赛区:网球
[SITESERVER_PAGE] 五、要求:
(一)进一步积极提高全省体育后备人才的训练水平、成才质量。目前,我省在训的业余体校运动员队伍,除部分关系到2008年奥运会和2009年十一届全运会外,更主要地是关系到2012年奥运会和2013年第十二届全运会队伍人才问题。这些运动员近两年正是加强培养、提高水平的最佳时期,抓得好,能为我省竞技体育、精品工程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纵观今年整个赛事,全省业余训练在训人口和参赛人数不断增加,运动水平较去年也有较大提高。但是,本项目前六名之间、项目之间、地市之间的水平差异还很大,整体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希望各市、州体校、省人才基地单位采取积极措施,加强投入,有效地提高在训运动员的训练水平和选材、成才质量。特别是游泳、皮划艇、赛艇、田径、摔跤、柔道、跆拳道、射击等项目,是我省竞技体育新的金牌增长点,后备人才培养要在系统性、基础性多下功夫,为省优秀运动队培养众多的高质量、高水平的优秀后备人才,实现重点突破
(二)进一步加强对全省体育后备人才的管理,切实做到确保省队,有序交流。目前,经过各市、州各级体校的共同努力,业余训练、后备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的状态十分喜人,为省优秀运动队准备可众多的选拔人才。但是,也已引起了外省市的高度注意。在今年青少年比赛期间和赛后,不断有外省市教练员到湖南以不正当的手段招收运动员,田径、射击、摔跤、柔道等项目都有反映。省体育局已就此下发了通知,希望引起各单位、各项目教练员的高度重视,全省在训的体育后备人才的输送与交流,必须严格按“湖南省体育后备人才管理办法”和各项目管理中心的有关具体要求执行,确保向我省优秀运动队的输送人数和输送质量。符合向外交流条件的,必须严格按“有序交流”原则进行,违者将严格按省十运会纪律规定进行处理。
附件:1.2004年全省青少年儿童竞赛成绩统计表
2.2004年全省青少年儿童竞赛参赛人数统计表
3.省人才基地参加2004年全省青少年儿童竞赛情况一览表
湖南省体育局(章)
二00四年九月二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