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国家体育总局 | 湖南省政府门户网站 无障碍浏览 |

学校体育 岳云中学体育简史

湖南省体育局 发布时间:2011-08-18 16:02 【字体:

易桂森

  岳云中学原名南路公学,1908年(宣统元年)由旅省湘南人士何炳麟、刘光前、唐瞻云、邓国勋等14人,筹集私款数千元,开始创办。1912年奉令改为湖南第二公学。1914年复遵令改为岳云中学。校址设长沙市经武门口,抗日战争时期迁衡山白果。1944年日军犯长、衡,又迁安化蓝田镇(今属涟源)。抗战胜利后,定校址于天下名山南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为衡山县第一中学。
  岳云为湖南私立中学创办较早之学校。校长何炳麟数十年运筹谋划,苦心孤诣,惨淡经营,不畏险阻,日夜为办好学校而奔波。后来又获得校友之大力支持,学校办得蒸蒸日上,毕业学生之质量,为全省中学中之佼佼者。现国内外许多名流学者专家,出自岳云者不乏其人。岳云学生不但成绩优良,特别是体育活动开展得好。自创办以来,学校领导一贯提倡体育,以增强学生体质,同时培养了不少体育人才,在我省各中等学校中,堪称首屈一指。
  何炳麟校长常以“体育救国”之口号,鼓励学生参加体育锻炼。他说,“国家之强弱,赖乎国民之健全,国民之健全,恃乎体育之普及”,因而岳云学生之体育活动的开展,是以普及为主,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
  一 体育行政机构
  学校行政机构中,设体育部与教务、训导两处平行的权力机构。体育部设主任一人,主管全校一切体育事宜,有职有权。每周体育课两小时,按三段教学法教授,有教学计划,并有全年和全期的课外体育活动实施计划。学生会设体育股,各班设体育委员。在体育部领导下,分工负责,协助体育部,推行学校课外体育活动实施计划。学校明文规定:学生凡体育不及格者,不得升级和毕业。运动员在省级以上运动会取得优良成绩者,免缴下学期学费,以资鼓励。
[SITESERVER_PAGE]  二 优秀体育教师
  何校长为了搞好学校体育工作,聘请体育教师非常慎重,非行家不聘。在20世纪20年代初期,学校聘任的体育教师有朱宜三、张家勋、朱恩德、李高珍、宋绍乾等,均系国内各大学体育系科毕业生及国内体育界知名的健将。以后即由本校体育科毕业,成绩优良的校友邝书枢、杨一南、胡国春、李珍等任教,都是事业心很强的教师。特别是杨一南,在岳云任教体育,几十年如一日,一心扑在体育事业上,茹苦含辛,起早摸黑,不分节假日,终日不离操坪,成绩斐然,深受师生爱戴,诚可为体育教师的楷模。
  三 课外体育实施
  1.清晨运动:每晨全校学生分田径运动与晨操,自由报名参加。参加田径运动者,5时起床,跑步赴协操坪,在教师领导下练习。参加晨操者,5:30起床,在学校操坪集合,按一定位置排列,由教师领操。冬季即改为晨跑,由学校操坪集合出发,跑至协操坪,绕场一周,然后跑回,全程约1500公尺。后迁南岳,改为沿马路跑至汽车站折回学校,距离长短,仍不相上下。清晨运动,检查学生出勤很严,由值日体育教师负责,无故缺席者,作自由旷课一小时论。缺席满18次者,即为体育不及格。
  2.课外运动:学校规定每日下午第二节课后,为课外体育活动时间,强调学生都上操场,教室寝室同时落锁不得留人。体育部按学生自己的爱好特长,编为各种运动队。除球类外,一般15人为一队,每队有正副队长各一人。队长负责技术指导,副队长负责出勤检查及领送器材。并各有指定的场地,进行运动,互不相扰。体育教师全部出动,作巡回指导。故每当课余之后,运动场上,龙腾虎跃,生气勃勃,而又秩序井然。迁南岳后,场地设备日益扩大,有400公尺跑道的田径场与足球场,还有游泳池、体操场,专用排球场四个,篮球场11个。其时的课外体育活动,更开展得有声有色。出勤检查亦严,与清晨运动一样,无故缺席者,作自由旷课一小时处理。
[SITESERVER_PAGE]  3.代表队训练:体育部选拔在校运动会中涌现出来的各项优秀运动员,组成各种代表队,代表学校对外比赛。每周定时在体育教师指导下,进行训练。各队员须准时到场,不得缺席,否则警告。青年体育教师,必须以身作则,与代表队员一同练习,并规定各种球类代表队,每星期与他校作一次友谊比赛,以便联络感情,提高球艺。对外比赛时,学校对队员有戒条数则,必须严格遵守。违犯者,严重处罚,直至开除队员资格。戒条如下:
  ①不得违犯运动道德,有野蛮之举。
  ②不得违抗裁判员之命令。若裁判有错,由队长和颜悦色,请求更正,不得有反抗辱骂之事。
  ③他校队员,任何野蛮无理,不得以无理报答之。
  ④本队队员有运动错误,或因此而失败者,不得横眉怒目,或出言不逊,任意斥责。
  ⑤胜负非所计,当始终努力,勇往直前。
  ⑥胜不骄,败不馁,保持谦虚态度。
  ⑦对他校之优胜者,当表示钦佩赞美,不得存心嫉妒。
  ⑧不得夸耀个人之技能与锦标之获得。
  4.体格检查:学校于每学期开学后两三周内,由体育部、校医室联合举行全校学生体格检查一次。结束后,做出年龄、身高、体重比较表,以备查考。如发现体质弱者,加强体育锻炼,其体格姿势不佳者,用医疗体操矫正之。患慢性疾病者,设法治疗;如有特殊疾病者,令其休学治疗,候痊愈后,方能复学。
[SITESERVER_PAGE]  5.体育考试:学校体育考试项目,规定下列几种:
  A.径赛:100公尺、800公尺、低栏。
  B.田赛:跳高、跳远、三级跳远、标枪、铁饼、铁球。
  C.器械:双杠、单杠。
  D.球类:篮球投篮。
  每人于初入学时,选定一项自己成绩较好或爱好者,作为考试项目,自认定后,每期不得更改,但每期考试测验成绩,须较上期稍优,方能及格。
  四 学校运动会
  学校运动会自1917年起,除抗日战争年代几度迁校,限于条件未能举行外,基本上每年举行一次,有时每期举行。每届校运动会举行时,都很隆重,全校师生均投入这一工作。校长及其他领导人始终主持大会。第一、二、三届,只有一些简单的竞走与跳跃及各种游戏体操项目。1920年举行第四届校运动会时,由曾参加远东运动会之健将朱恩德主持,各种运动项目,均依照远东运动会规定,裁判规则亦采用远东运动会规则,为我省学校中第一次新式运动会。第十一、十二两届,因办有体育专科,人才极盛,成绩最佳。第十五届以后,在杨一南主持下,规模渐大,参加人数更广泛。其最大特点是,规定每个学生至少参加一项,至多参加四项比赛。按身高、体重分组。高中分甲、乙二组,初中分甲、乙、丙、丁四组进行比赛。比赛时如点名两次不到者,以旷课论。三次不到者,加重处罚。每届运动会必须请长沙市各中等学校体育教员参加裁判工作。事先准备充足,组织严密,在比赛进行中,自始至终,秩序良好,成绩颇佳。
[SITESERVER_PAGE]  五 创办体育科
  校长何炳麟因感国民体质孱弱,体育师资奇缺,拟创办体育科。在初创时期,困难重重,政府无专款,场地设备缺少,师资来源困难等等。但经何校长东奔西走,各方乞援,终于将体育专修科办起来了。学制两年毕业。1922年8月,开始招收第一班学生杨一南、马祥波等20余人,毕业时13人。1924年8月,招收第二班学生李珍、雷光华等30余人,1926年7月毕业。后因“马日事变”奉令停办。岳云开创体育科,虽只招生两班学生毕业人数约40人,但对我省中学体育师资的培养及以后中学体育活动的开展,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特别是训练了一批优秀运动员,曾代表我省参加华中、全国及远东运动会,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为我省争光不少。现将体专的师资场地课程等情况分述如下:
  1.师资:1922年招收第一班学生时,朱恩德任主任,次年聘请体育专家金兆均任主任。并罗致国内体育界名流陈奎生、祝家声、蒋湘青、蔡泽萌、曹慧和等来校任教。又聘请湘雅医学院戴子思教授讲授生理卫生、人体解剖学、肌肉学、急救法等课程。由于当时大多数体育教师必须兼教音乐,又聘请名音乐教师郑其年教声乐、乐理、弹琴等课程。
  2.场地:当时因限于经济来源与校址居城市中心,无隙地可辟运动场等困难,故体育场地与器材设备是很简陋的。校门前有一块长约80公尺、宽40公尺的操坪,内有篮、排球共用球场两个。单双杠各两副,跳高跳远沙坑各一个,另有健身房一座(内有篮、排球共用球场一块,单双杠、吊环、跳箱、木马各一个)。布垫六块,肋木八架。体育科宿舍下,有水泥地一块,专供练习滑旱冰之用。同时协操坪当时虽未辟为运动场,然广阔平坦,离校又近,即利用为足、垒、棒球及中长跑、投掷等项目上课及练习之用。此外中学部学生宿舍前有小操坪一块,内有篮、排球场,
供中学生之用。
[SITESERVER_PAGE]  3.课程:由于教员系陆续延聘来校的,所以开设课程,也因人而设,并侧重术科。课程一律为必修,考试甚严,不及格者不得毕业。学科有体育学、体育史、体育教学法、裁判法、人体解剖学、生理学、运动生理、肌肉学、按摩术、急救法;音乐有声乐、乐理、弹琴等。术科有田径、器械体操、垫上运动、球类(篮、排、足、网、垒、棒球)、舞蹈等。一般是上午上学科,下午上术科,早晨自由练习。
  六 人才培养
  从1914年的第三届至1948年的第十七届湖南全省运动会,每届均有岳云学生参加。特别是第六、七、八、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届省运会,岳云运动员成绩突出,田径总分居全省第一,遥遥领先,无与匹敌。第十五届男子排球与第十六届男女排球均夺魁首,棒球屡得冠军,为我省盟主。第一届至第六届华中运动会,每届都有岳云学生参加,并为我省主要力量。1923年第一届华中运动会在武昌举行。岳云学生马祥波、邝书枢、胡国春、杨一南、朱恩奎等10余人参加,我省总分名列前茅,全省得总分65分,岳云学生占26分,马祥波独得四项冠军,为华中个人总分第一。1924年第二届华中运动会在长沙举行,我省田径居总分第一。岳云学生所得分数,较上次更多,马祥波又以22分,得个人总分第一。会后马祥波、邝书枢、胡国春等又代表华中出席第二届全运会。马祥波获跳高第一、标枪第二,邝书枢获十项全能第四。1925年第三届华中运动会举行于江西,岳云学生李珍、黄波、杨振瑛等均取得优异成绩。闭幕后,李珍、黄波被选送参加第七届远东运动会上海预选会。李珍获万公尺跑第三,黄波获400公尺第二,获出席菲律宾远东运动会资格。以上代表湖南出席华中运动会的健儿,大多系体育科学生。1934年第五届华中运动会又在武昌举行。岳云棒球队为我省捧杯,并和田赛选手伍骏、刘式乔、陈嘉实、左宗燧等十余人代表出席第六届全国运动会。
  岳云体育科还培养了一批优秀体育教师。如杨一南、朱恩奎、胡国春、卢政清、邝书枢、李珍等,均从事体育教学几十年。马祥波毕业后,任教中山大学。至于中学部毕业后,输送到高等院校学体育者,更不可胜数。岳云体育,猗欤盛哉,其功不朽。
  原载:《湖南体育史料》第二辑1983年6月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学校体育 岳云中学体育简史

1009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