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国家体育总局 | 湖南省政府门户网站 无障碍浏览 |

长沙青少年健儿闪耀“体教融合”大舞台

湖南省体育局 发布时间:2023-11-16 10:17 【字体: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赵紫名

  11月15日晚,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以下简称“学青会”)在广西南宁闭幕,作为面向全国青年和学生运动员最高规格的综合性体育赛事,学青会是青少年运动员们的“练兵场”,也是体教融合的“大舞台”,更是我国体育人才成长的摇篮。

  本次学青会,长沙派出近300名运动员参加公开组的比赛。比赛中,长沙青少年体育健儿们无惧挑战、努力拼搏,取得10金8银8铜共26枚奖牌,超额完成赛前制定的目标。此外,在校园组中学组的比赛中,长沙市部分体育强校的青少年运动员代表湖南省参加了8个项目的比赛,也取得了6金4银4铜的优异成绩。

  青春赛场屡传佳音

  首届学生(青年)运动会,由原全国学生运动会和全国青年运动会两大赛事合并而成,比赛分为公开组和校园组两部分,共设有39个大项51个分项805个小项,其中公开组设435个小项,校园组设370个小项。湖南省共派出三支代表队参加本届学青会,分别为参加校园组的湖南省代表队,参加公开组的长沙市代表队、岳阳市代表队。

  学青会是我国竞赛级别和竞技水平最高的青少年体育盛会,其中不少项目的竞争之激烈,与其他国际国内大赛不相上下。从10月27日李炜在跆拳道女子57kg级项目上为长沙市代表队夺得首金后,我市青年运动员屡传佳音,尤其是11月2日至3日这两天,长沙市代表队在射击、自行车、田径项目上连续登上领奖台,一共斩获3金2银1铜。

  随着各个项目比赛全部展开,长沙队又陆续在举重、摔跤、射击、羽毛球、击剑等项目上,争金夺银。14日下午在中国式摔跤和男子U18篮球项目上拿到1金1银,长沙市代表队最终的成绩定格为10金8银8铜,共26枚奖牌。

  “整体来说,我们这一次的成绩还是相当不错的,已经超额完成了赛前定下的5到6枚金牌的任务。”市体育局局长苏敏芳说。

  除了公开组,校园组中由长沙部分高中学生出战的项目,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这其中,由南雅中学和长郡滨江中学、弘益高级中学三所学校学生组成的湖南省羽毛球队,在中学组男女团体赛中双双夺冠,此外他们还包揽了女双的冠亚军,以及女单亚军、混双第三的好成绩。

  传统项目薪火相传

  本届学青会项目设置全面对标全运会、奥运会。在公开组的比赛中,长沙的体育健儿们在举重、射击、摔跤、羽毛球等项目上接过省市前辈们的接力棒,全力以赴延续优势。

  举重一直是湖南的传统优势项目之一,培养出过杨霞、王明娟、龙清泉、向艳梅、侯志慧、谌利军等多位奥运冠军。本次学青会举重比赛,长沙队共派出17人参赛。在总共18个项目中,长沙队最终拿到2金1银3铜,不管参赛人数还是最终成绩,长沙队都是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而且从比赛后的表态来看,长沙队多名队员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像拿到女子49公斤级冠军的胡玉婷和拿到男子73公斤级冠军的向绪亮,都说自己在训练中举起过更重的重量。通过这一次学青会的历练,他们也有了冲击国家队和更高水平赛事的自信和勇气。

  11月2日、3日,长沙队先后在男子10米气手枪团体决赛和女子10米气手枪团体决赛中斩获金牌和银牌。到6日和7日,又在飞碟女子双向个人赛和飞碟比赛双向混合团体中拿到银牌和金牌。整个学青会射击项目,长沙市共获得2金、2银、2个第四、3个第六、2个第七、1个第八,体现了很好的人才储备。

  在摔跤赛场,长沙队共有18人参赛。在男子古典式摔跤130公斤级的比赛中,20岁的江文豪一路碾压对手轻松夺冠。近几年,江文豪如火箭般蹿升,由长沙市贺龙体育运动学校培养输送进省队,随后再入选国家队,开始在国内外赛场崭露头角。江文豪的出现,为湖南国际摔跤开辟了新局面,霸气十足的他也表示自己的目标是拿下奥运冠军。

  在中国式摔跤比赛中,长沙队也有收获,16岁的雷红梅一路过关斩将,拿到女子48公斤级的冠军,17岁的毛琳余则在女子44公斤级上摘得一枚银牌。

  羽毛球项目上,长沙队面对各路好手敢打敢拼,最终在女团和混双两个项目上夺得两枚银牌,实属不易。

  新兴项目力求突破

  在传统项目上保持,在新兴项目上突破。本次学青会,长沙队在击剑、马术等项目上带来不少惊喜,也彰显了全市在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上的广度、深度。

  11月9日晚的女子花剑团体赛中,由李依瞳、徐梓怡、张沐阳、南紫嘉组成的长沙队发挥出色,最终在决赛中以45比33战胜南京队,斩获一枚意料之外的金牌。这枚金牌,对于开展击剑运动还不久的长沙市来说非常难得。

  近年来,依靠社会俱乐部的带动,击剑开始大规模走进校园,击剑运动在长沙乃至湖南快速发展起来,不少好苗子开始冒尖,省市击剑协会也着手组建了省市击剑队。本次学青会长沙队教练、奥运会亚军获得者叶冲就表示,会根据湖南和长沙提供的支持与平台,继续提升湖南省、长沙市的击剑水平。

  同样依靠社会力量带动取得突破的还有马术项目。去年8月,湖南超级马力马术俱乐部成立,作为一家以竞技马术方向为主的俱乐部,不少长沙的青少年从这里接触到专业马术的训练以及比赛。就读于长沙玮希国际学校的陈钰涵今年14岁,在俱乐部专业教练的指导下,于今年7月在中国马术协会青少年U系列赛(江苏苏州站)最高级别110cm挑战赛上获得季军,创造了湖南青少年选手在全国马术场地障碍比赛中的最好成绩。

  同样在7月,俱乐部与长沙市马术运动协会一同组建长沙市青少年马术队,参加了在上海举行的学青会马术场地障碍预赛。比赛中,长沙小骑手们表现出色,以团体第二名的成绩晋级决赛阶段的比赛,长沙马术首次登上了全国大型综合运动会的舞台,创造了新历史。

  “我们在马术这一块的市场、人才、资源,相较于那些发达地区是比较落后的,这一年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也是蛮惊喜的。”长沙市马术运动协会会长陈旭迪表示。

  体教融合开出新花

  2020年,《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出台,为中国青少年体育发展翻开了崭新篇章。而长沙市近年来在大力推动青少年体育工作创新发展,深化体教融合,支持社会力量参与等方面,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形成了具有长沙特色的发展模式。

  以本届学青会为例,代表长沙出战公开组男子篮球U18组比赛的球员,来自于长沙市两所传统篮球强校:长沙市明德中学和湖南省地质中学。整个球队以高一高二的学生球员为班底,一路杀进最后的决赛,创造了长沙市U18男子篮球项目在全国大赛中的历史最好成绩,展示了湖南校园体育的活力与风貌。

  无独有偶,以雅礼中学女篮为班底的湖南省女队,在中学组女篮比赛中,斩获亚军;以麓山国际实验学校男足为班底的湖南省男队,在中学组男足比赛中获得第三名……

  今年8月25日,市体育局和市教育局联合发布《长沙市青少年竞技体育人才基地(2023—2026年)名单》,全市共有120家中小学校入围,涵盖多个竞技项目。而近年来长沙市参加省级以上比赛,很多队伍都是从基地校择优选拔队员,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效果。

  与此同时,市体育局持续推动各级体育后备人才基地、体育传统项目学校、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资源整合,将训练搬进学校、体育俱乐部,探索队伍共建共管,丰富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路径,有效扩大了参与业余训练的人口。

  “这次学青会,展示了我市体教融合的发展成果,也督促我们在深化体教融合的路上继续创新。接下来,我们会继续坚持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体魄与人格并重;汇集多方力量,从体校、学校、社会俱乐部中发掘、培养‘好苗子’,为湖南省、为国家做好体育人才储备工作。”苏敏芳说。

  公开组长沙市代表队奖牌汇总

  金牌10枚

  跆拳道女子57公斤级李炜

  男子团体气手枪贺奥杰、李沐坤、周旺波

  公路自行车男子个人计时赛赵明旭

  男子跳远吴健

  举重女子49公斤级胡玉婷

  射击飞碟双向混合团体李梦宇、张豪

  男子古典式摔跤130公斤级江文豪

  女子花剑团体赛李依瞳、南紫嘉、徐梓怡、张沐阳

  举重男子73公斤级向绪亮

  中国式摔跤女子48公斤级雷红梅

  银牌8枚

  10米女子气手枪团体杨铭、杨雨芹、罗思雨

  射击飞碟女子双向个人李梦宇

  举重女子64公斤级蒋艳芳

  羽毛球女子团体赛张齐欢、高钰晴、张惋晴、谭可萱、向珂仪、詹青云

  羽毛球混合双打毛哲、刘圆圆

  花样游泳双人杨子箬、周瑜

  中国式摔跤女子44公斤级毛琳余

  男子篮球U18组巢博轩、冯钰茗、何驭程、黄陈瑞、黄滩钧、蒋奇宏、李淼、刘思源、罗子轩、秦聪、谭杰文、王钧皓、王裕熙、王亮博、肖俊恺、杨晟灏

  铜牌8枚

  女子三级跳远李艺

  举重女子45公斤级欧吕亭

  举重女子71公斤级覃丽容

  举重男子55公斤级瞿宏诚

  跆拳道女子46公斤级崔雨微

  跆拳道女子49公斤级吴琪

  蹦床男子个人网上熊宇权

  国际式摔跤女子自由跤57公斤级刘菡蕊

  校园组长沙市牵头学校奖牌汇总

  金牌6枚

  中学组羽毛球女子团体吴依婷、唐思果、王宇融、王雅琪、陈怡霏

  中学组羽毛球男子团体余羲贝、康卓悦、童浩然、袁璁颢、邓昊轩

  中学组羽毛球女子双打吴依婷、陈怡霏

  中学组武术套路男子对练左添翼、王政和

  中学组双人街舞啦啦操李文瀚、杨崇喆

  中学组五人操汤欣怡、闵奥淇、袁腾卿、陈丹韵、吴蕊

  银牌4枚

  中学组羽毛球女子单打王雅琪

  中学组羽毛球女子双打王宇融、王雅琪

  中学组女子篮球周静仪、唐薇、孙琦越、张博雅、徐紫奇、戴雅轩、李怡霖、王姝心、符钰皙、胡瑞燕、薛珺予、赵纹悦、邓雨婷、邹奕彤、郝海伦娜、陈怡莹

  中学组男子自选枪术王政和

  铜牌4枚

  中学组羽毛球混合双打袁璁颢、陈怡霏

  中学组双人花球啦啦操甘甜、舒闻悦

  中学组男子单人操徐昱成

  中学组男子足球任谨豪、刘涛、刘锦琼、孙利俊雄、孙铭、宋俊慷、张靖霖、徐嘉晖、曾庆洵、曾豪格、李阳、杨尚宇、杨钧奥、毛鹏、王昊泽、王柯璇、王熠、田驰逸、罗勃延、肖康达、胡靖峰、谢翔宇、马子路、鲍锦荣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长沙青少年健儿闪耀“体教融合”大舞台

32406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