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国家体育总局 | 湖南省政府门户网站 无障碍浏览 |

布置课外体育作业的尝试

湖南省体育局 发布时间:2001-11-15 10:47 【字体:

  为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我们在初95级全体学生中进行了布置课外体育作业的尝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 必要性
  1.1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地方把升学率的高低作为评价学校办得好坏的唯一标准,致使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只重视智育,轻视德育和体育,甚至把体育放在可有可无的位置上。要求学生从早到晚,从学校到家庭念书,念书,再念书;复习,复习,再复习。体育课和课外活动时间被挤占,学生的体育锻炼得不到保证,身体素质的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1.2 据九五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表明,我国学生的耐力、肺活量近十年趋于停滞,甚至有所下降,学生的近视率居高不下,而且是年级越高近视率越高,肥胖儿童和超体重儿童比例不断增加。专家分析认为,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学习负担过重,体育锻炼不够,体力劳动减少,缺乏营养知识。另外,我国学生在心理素质方面,也存在一些明显的弱点,意志比较薄弱,缺乏抗挫折的能力,缺乏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等等。以上这些问题,早引起了国家领导的重视。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中小学校要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也明确规定“体育课是学生毕业,升学考试科目”,这足以反映党和国家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高度重视。
  1.3 我们认为给学生布置课外体育作业的意义重大。它既可以锻炼学生的身体,增强学生的体质,使他们掌握一定的体育技术和技能为终身体育服务,又可以使学生从繁重的学习压力中解脱出来,起到劳逸结合的作用,还可以培养学生不怕困难,持之以恒,自觉刻苦的良好思想品德,既贯彻了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党的教育方针,又完全符合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发展趋势。
  2 可行性
  我连续担任长沙市一中初92级(92—95年)和初95级(95—98年)两届学生体育教学工作。六年时间,我担任的两个年级的体育工作有很多相似之处。如场地器材,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单班分男女进行教学,参加体育中考等。也有许多不同之处,如学生学习压力越来越大,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其次,择校生95级多于92级,肥胖儿童和体能差者后者也高于前者,重智育、轻德育和体育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针对这些情况,初95级体育备课组的几位教师,凭着自己对体育事业的热爱与执着,发现新问题,研究新情况,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基础上,抓好课间操和每周一次的课外体育锻炼,开展小型多样的体育竞赛活动以全面增强学生的体质,发展体育能力,为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而努力。为达到这个目的,我们采取了许多相应的具体措施,其中布置课外体育作业,是我们的重要举措。此措施无论是从学习体育的基本技能和技术动作的需要出发,从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培养终身体育的目标出发,还是从发展学生体育特长,提高体能差生的身体素质出发都有积极意义。
[SITESERVER_PAGE]  3 作法与措施
  3.1 布置课外体育作业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目前学校每周只有两节体育课,而教学内容较多,学生在课堂上完全掌握所学知识与技能,是有很多困难的。因此,我们根据教材内容,布置了一些与教材有关的适量的模仿和辅助性练习,以帮助学生掌握和提高运动技术与技能,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如篮球投篮、排球垫球和传球的模仿性练习,跑步的辅助性练习等。
  有些教材由于场地器材冲突,我们在教完一两节课后,布置学生在家练习,然后·再进行考核。如技巧中的肩肘倒立,单肩后滚翻等,可以在床上或地毯上完成,所以大部分学生都能在家练习,并且完成较好。这既缓解了班级多,场地少,课程安排集中,教学任务难完成的矛盾,又使课堂教学得以延续至课外,达到了课内外相结合的目的。
  3.2 布置课外体育作业与体育《达标》相结合
  学生的身体素质各有不同,有些学生进校时体育不能“达标”,有些学生速度好,力量差,有些学生爆发力好,耐力差,使“达标”不能达到理想的等级。根据这些情况,我们要求单项不能“达标”的学生课外练习自己的弱项。如女生800米或男生1000米不能“达标”的学生每周在家练习2—3次耐久跑,50米不“达标”的学生每周练习2—3次快速跑。根据女生腰腹上肢力量差,初中男生引体向上难达标的特点,要求学生每天在家练习仰卧起坐、俯卧撑等发展腰腹和上肢力量,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了均衡发展,也使达标率和优秀率得到了大幅度提高。(效果见表1)
    表1 本人所教两后学生体育达标率及优秀率比较 

 

达标率

优秀率

初九二级

初九五级

初九二级

初九五级

初一

98.5%

99%

30%

35.7%

初二

99.2%

99.6%

35%

39.4%

初三

100%

100%

42%

55.5%

  3.3 布置课外体育作业与体育中考相结合
  湖南省从九五年开始正式执行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并把体育考试成绩记人升学成绩总分,这引起了老师、家长及学生的高度重视。借此机会,我们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全面提高素质,结合中考体育内容,我们布置了一些简单易行、花时少效果好的项目让学生在家练习,如:掷实心球的模仿练习、原地高抬腿跑、下蹲、跳绳、弓步跳、纵跳摸高、立定跳远、立卧撑、压腿、拉肩等,要求每人每天选3—4项进行练习,两周轮换一次,次数自定,各尽所能。
[SITESERVER_PAGE]  为了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临场考试经验,我们根据中考体育项目和形式,利用两个半天时间,对学生进行了两次体育模拟考试,使问题和缺点得到了及时解决,正式考试时70%的学生成绩有提高。(效果见表2)
    表2 本校两后学生毕业升学体育考试成绩比较 

 

初九二级(572人)

初九五级(635人)

两届百分
比差异

人数

比率

人数

比率

满分30分

16人

2.8%

81人

12.8%

+10%

28-29分

43人

7.5%

225人

35.4%

+28%

21-27分

423人

74%

320人

50.4%

-23.6%

20分以下

90人

15.7%

9人

1.4%

-14.3%

  3.4 布置课外体育作业与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相结合
  由于各人的兴趣爱好不同,有些学生不喜欢运动,加上学习任务重,整天看书和做作业,导致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下降。为此,我们建议各班组织一些活动小组,如篮球队、足球队等,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一些小型体育竞赛,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互相配合、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和良好风尚。
  我们还要求学生将自己每天所练习的项目和次数用表格方式进行记录,家长签字后,每两周交体育教师批阅一次,对完成好的学生及时表扬和鼓励,对没有完成和弄虚作假的学生进行批评督促。每学期末将学生的体育成绩和达标情况进行比较,要求自我总结,找出成绩提高或退步原因,必要时写出书面体会和认识,借以激发学生自觉锻炼身体的热情和责任心,促使他们养成持之以恒,不怕困难和艰苦的良好思想品德。
  据调查反映,大部分学生能利用晚自习的休息时间完成体育锻炼任务,每天占用10—15分钟时间,对学习没有影响,反而起到了积极性休息的作用,促进了文化学习效果的提高和视力的恢复。学生的家庭体育锻炼也带动了部分学生家长参加体育锻炼,推动了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对提高全民素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4 效果与体会
  经过三年的努力实践,初九五级学生自觉锻炼身体蔚然成风,各班学生自发组织的体育活动小组增加,课间操和课外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质量有所提高。由于我们积极与年级组班主任配合,而且采取行之有效的评比竞赛活动,初95级10个班的课间操集合队伍的快、静、齐是历届毕业班中最好的,学生身体素质提高显著。体育中考成绩也有较大幅度提高。
  从表1可以看出,本人所教初92级和95级学生的达标率较高,初三时都达100%,但初95级学生初三时的优秀率高达55.5%,比92级高13.5%,比当年全校的平均优秀率高20%以上。从两届学生参加毕业升学体育考试的成绩看(两届考试的项目和评分标准相同),92级平均成绩为24.5分,95级的平均成绩为26.96分,比92级高2.46分。从表2的数据分析,95级的高分比率明显高于92级,低分比率明显低于92级。这说明差异和效果都是显著的。
  这使我深深体会到①体育教学单靠每周两节体育课时间让学生掌握运动技术、技能,达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目的是远远不够的,②我们除努力上好两节体育课外,给学生布置一定量的课外体育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和提高已掌握的运动技术和技能。③布置课外体育作业既督促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培养他们自觉锻炼身体,不怕困难,持之以恒的良好思想品德,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促使中学素质教育的不断完善,又利用文化课作业休息时间,完成体育作业,达到劳逸结合目的。④布置课外体育作业不但不会增加学生负担,反而有助于学生的文化课学习,但要注意适量,难度适中,有娱乐性,真正让学生自觉乐意地完成他们的课外体育作业。

  本文作者 卿亮 长沙市一中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布置课外体育作业的尝试

10093356